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利用图形分析方法对(2 1)维频散长波方程的旋转孤立波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了旋转孤立波相互作用产生的一些新的重要非线性现象.这就是,两个旋转孤立波的碰撞是完全非弹性的,它们碰撞之后可以合并成一个旋转孤立波或一个不旋转孤立波,同时可以发生波形转换及性质改变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发现,对非线性水波传播与相互作用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对非线性水波的控制与利用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2.
随着乳品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于天然保健饮料日益增长的需求,传统发酵奶酒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从传统 发酵奶酒发展概况、微生物组成、营养组分及保健功效与奶酒产品加工技术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发酵奶酒的研究方向和市场 营销等方面提出建议,为发酵奶酒的工业化生产及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以鼠伤寒沙门氏菌(CMCC50115)为宿主菌,采用双层平板的方法从污水中分离得到一株裂解性噬菌体,命名为ΦSHDA-1,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ΦSHDA-1 噬菌斑透亮且边缘清晰,无晕圈;透射电镜观察ΦSHDA-1 头部直径为(53±8) nm,尾部长(112±12) nm,属于长尾噬菌体科;最佳感染复数为0.000 01;一步生长曲线结果显示潜伏期为 25 min,爆发期为 30 min,平均裂解量为 36.52 PFU/cell;在 30~50 ℃和pH为2~10 条件下稳定;且裂解曲线表明,其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有良好的裂解效果。全基因组测序共得到6个重叠群,总长度为40 523 bp,GC含量为51%。通过Prokka注释,共得到59个编码序列,不含tRNA及rRNA,含有一个裂解酶基因,通过对开放阅读框与CARD 以及VFDB 进行分析,未发现携带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  相似文献   
64.
该研究以食源性混合病原菌生物被膜(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对混合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当添加0.25 mmol/L的EDTA时即可使混合菌生物被膜黏附率下降16.5%,检测AI-2分子活性和扫描电镜观察形态进一步证实了随着EDTA浓度的增加,黏附度逐渐减少;EDTA仅对处于黏附期(0~28 h)的混合菌生物被膜有抑制作用;添加二价金属离子(Mg~(2+)、Ca~(2+)、Fe~(2+))可增强混合菌生物被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5.
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红甜菜格瓦斯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表明,红甜菜格瓦斯最优发酵条件为红甜菜汁添加量9%、发酵剂(酵母菌与乳酸菌)接种量2.2%、发酵时间18h,在此条件下发酵所得的红甜菜格瓦斯感官评分达到90.1分.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对最佳发酵条件下所得的红甜...  相似文献   
66.
SDN技术采用数据转发和控制信令分离的技术,提升了网络建设和管理的效率。但是,由于SDN技术具有可编程特性,导致SDN网络设备更容易遭受网络攻击。为解决网络攻击导致故障决策机制的安全性低、决策效率低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网络特征的安全高效通信网故障决策机制。首先,根据网络环境特点,构建了故障管理平台架构。其次,基于故障管理平台架构,以保障故障决策机制的安全性和高效率为目标,设计了通信网故障决策机制。该机制包括创建安全的数据通信通道、监测告警数据、监测异常数据、启动故障定位和故障预测机制、启动故障恢复机制5个步骤。最后,在性能分析环节,从故障管理决策机制的安全和效率两个维度,验证了文章提出的故障决策机制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67.
传统白酒发酵过程中高级醇的合成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该研究从环境(氧化还原电位)和物质(游离氨基酸)两方面探讨清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高级醇合成规律。结果表明,高级醇主要在发酵前期产生,随发酵进行呈现先增加后下降再增加的规律。发酵前期的高含氧量可能是推动高级醇大量合成的主要原因。16种氨基酸在发酵前期含量普遍较低,随发酵进行含量逐渐增加。游离氨基酸与高级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异戊醇、正丁醇、正戊醇、苯乙醇和丙醇与游离氨基酸呈现显著相关性。基于以上,推断高级醇的合成前期主要通过合成代谢途径(Harris pathway),随着发酵的进行,游离氨基酸大量产生,高级醇的合成逐渐转向氨基酸降解途径(Ehrlich pathway)。  相似文献   
68.
基于PacBio SMRT测序技术对传统清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细菌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开展研究,进一步利用iCAMP模型探究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自组装机制。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细菌多样性随发酵过程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其中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醋酸菌属(Acetobacter)、片球菌属(Pediococcus)和魏斯氏菌属(Weissella)等为优势属,桥乳杆菌(L. pontis)、类消化乳杆菌(L. paralimentarius)、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和耐酸乳杆菌(L. acetotolerans)等为优势种。根据不同发酵时间细菌群落间差异,可将整个发酵过程分为阶段Ⅰ(0 d)、阶段Ⅱ(3~10 d)和阶段Ⅲ(12~28 d)。其中,苹果醋杆菌(A. malorum)、L. paralimentarius和L. pontis分别是阶段Ⅰ、Ⅱ和Ⅲ的差异菌种,且不同阶段差异菌种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同一发酵阶段差异菌种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此外,替换是细菌群落变化的主要过程,随机性过程中的漂移是驱动细菌群落自组装的最重要过程。同时,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69.
硫酯酶在脂肪酸合成中具有解除脂酰CoA的抑制及提高脂肪酸产量的作用。因谷氨酸棒杆菌具有脂肪酸合成潜力,故文章以具有脂酰CoA硫酯酶活性的基因NCgl1600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异源表达基因NCgl1600获得其表达产物硫酯酶TesB并研究其酶学性质。通过测定底物特异性发现其对C8脂肪酰基CoA底物活性最高,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8.0,金属离子Fe2+、Cu2+、Mn2+、Zn2+、Mg2+和K+对其酶活产生抑制作用,米氏常数Km为56.81 mmol/L。  相似文献   
70.
旨在为脂肪酸高产菌株的筛选和构建奠定理论基础,研究谷氨酸棒杆菌脂肪酸合成酶A(FasA)对大肠杆菌脂肪酸合成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分析了FasA的性质并构建过表达载体pXMJ19-fasA,转化至大肠杆菌进行表达,对表达诱导剂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浓度进行考察,并测定了异源表达后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重组菌株在IPTG浓度为1 mmol/L下诱导20 h,棕榈油酸和油酸产量分别达到1.735、2.325 mg/g,与对照菌株相比分别提高了53.95%和59.68%。研究结果说明FasA对大肠杆菌合成棕榈油酸和油酸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