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1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针对华北岔30断块90℃高温、地层水矿化度18765.1 mg/L的特点,筛选得到了石油磺酸盐CDS-1与疏水缔合聚合物HNT201-3二元复合体系。0.05%CDS-1/HNT201-3二元复合体系与原油的界面张力可降到10^-2mN/m数量级;当HNT201-3浓度为1250mg/L时,复合体系的表观粘度为23.7 mPa.s。非均质岩心(模拟油层非均质变异系数和平均空气渗透率)驱油试验结果表明,注入驱油体系0.3PV、后续保护段塞0.1PV(聚合物HNT201-3浓度1250mg/L)时,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19.73%OOIP。  相似文献   
92.
为提高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剂评价物理模型的模拟程度,设计了一种裂缝宽度可调、基质和裂缝流量可分别计量的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物理模型。利用该模型开展了弱凝胶、预交联凝胶颗粒以及预交联凝胶颗粒-弱凝胶复合调剖体系对裂缝封堵能力评价实验以及复合调剖体系提高低渗透裂缝性岩心采收率驱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体系在裂缝中的封堵能力均随裂缝宽度的增加而减小,当裂缝宽度大于0.69 mm后,弱凝胶和预交联凝胶颗粒对裂缝基本不起有效封堵作用;随预交联凝胶颗粒浓度的降低,注入压力显著增加时对应的注入量增加、注入时间延长,最佳注入浓度为1000 mg/L;相同裂缝宽度下,复合调剖体系最高封堵压力值高于弱凝胶和预交联凝胶颗粒,且所需预交联凝胶颗粒的量相对较少。当复合调剖体系将裂缝完全封堵后,低渗透裂缝岩心的采收率由5.33%提高至45.58%,提高采收率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3.
在华北油田文120区块地层条件下(温度87℃、矿化度28291 mg/L),通过单管驱替实验,研究了起泡剂有效浓度、岩心渗透率、注入速度及压力对空气泡沫驱残余阻力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起泡剂有效浓度由0增至0.1%时,空气泡沫驱残余阻力系数由1增至3.1,继续增大起泡剂有效浓度,残余阻力系数增幅变缓,最终趋于稳定;随填砂模型渗透率增加,残余阻力系数先增加后降低,渗透率为178×10-3μm2时的残余阻力系数最大(3.5);注入速度由0.5增至3.0 m L/min时,残余阻力系数由2.1增至3.3后又降至2.6;压力由0增至15 MPa时,残余阻力系数由3.1增至3.6。  相似文献   
94.
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经下二门油田稠油驯化半年,从活性淤泥中分离得到一株75℃耐高温驱油功能菌HB,经16SrDNA鉴定其为嗜热芽孢杆菌(Thermophilic Bacillus)。考察了HB菌株的最佳正常条件及HB菌株采油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75℃培养条件下该菌在盐质量分数为0~3%,pH6.0~9.0,生长良好,其最适盐质量分数为1%,最适pH7.0。在最适生长条件下,油样1~#质量浓度为5 g/L、接种量为5%时,75℃、120r/min下培养10d,原油降解率可达33%,乳化指数EI为55%,表面张力从74.5mN/m降至41.2mN/m。经HB作用7d后,油样2~#、3~#中饱和烃所占相对比例降低,芳烃变化较小,非烃相对比例增加,说明HB对饱和烃具有降解作用,使得部分饱和烃转变为非烃;胶质沥青含量分别由28.0%、22.6%降为26.4%、19.9%;凝固点由29.4℃、28.1℃分别降为28.5℃、27.93℃。经HB作用20d后,1~#、2~#和3~#油样的黏度分别由735、682和274mPa·s降至509、467和103mPa·s。微生物作用后原油组分发生改变,降低了原油黏度,改善了原油的物性。  相似文献   
95.
采用硝酸镧、蓖麻油酸为原料, 利用复分解法制备了蓖麻油酸镧。以蓖麻油酸镧作为催化剂, 作用于全水发泡聚氨酯自结皮泡沫材料, 考察了蓖麻油酸镧对全水发泡聚氨酯自结皮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生物显微镜、电子万能试验机等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蓖麻油酸镧对全水发泡聚氨酯自结皮泡沫材料的影响作用明显, 稀土元素的加入使泡沫材料的体系结构发生变化。加入蓖麻油酸镧后可明显缩短泡沫的脱模时间, 改善了泡沫强度和表皮硬度, 对形成稳定良好的泡孔结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添加0.3份和0.6份的蓖麻油酸镧制取的泡沫泡孔形态较好。  相似文献   
96.
张阳  李华斌  何刚  陶冶  付红 《油田化学》2021,38(1):64-67
为改善文33块沙三上油藏开发中采用酸化解堵时低无效井所占比例较高,且普遍存在措施有效期较短、注水压力较快恢复至措施前的问题,室内将低浓度(0.05%)的降压增注剂XH207B(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注入天然岩心,研究孔隙水膜厚度和相对渗透率的变化规律,揭示降压增注剂对注入压力和渗透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降压增注剂处理后,岩心水膜厚度降低,两个岩心分别下降了67.90%和38.13%;同时,降压增注剂可以降低注入压力,提高岩心渗透率,两个岩心注入压力分别降低1.2%和4.9%,岩心渗透率分别提高1.3%和4.1%,达到降压增注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
接枝淀粉聚合物调剖体系的封堵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室内岩心实验考察接枝淀粉聚合物调剖体系在孔隙介质中的封堵性能,结果表明:①接枝淀粉聚合物调剖体系成胶前具有一定的流度控制能力;成胶后残余阻力系数较大,具有降低大孔道渗透率的能力;②体系的残余阻力系数随注入速度的增加而减小;③体系对岩心具有很高的封堵率,当注入0.45PV时封堵率就可达到90%以上,注入量越大,封堵率越高;④体系具有较高的堵塞强度。注入后的突破压力梯度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大;⑤体系的耐冲刷性好,经70PV注水冲刷后其封堵率仍保持在80%以上。油相驱替封堵率明显较低,最高只有39%,经70PV冲刷后已降至10%。接枝淀粉聚合物调剖体系具有堵水不堵油的特性。  相似文献   
98.
在模拟大庆油田条件(45℃)下,进行疏水缔合聚合物和工业产品甘油(丙三醇)的阻力系数(FR)和残余阻力系数(FRF)的测定以及人造岩心驱油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疏水缔合聚合物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分别大于14和8,均高于甘油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在人造岩心(渗透率Kg在0.9~1.3μm2)上的驱油实验结果显示,在水驱采收率的基础上,污水配制的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可以提高采收率16%~18%,比甘油驱采收率高6%~8%。  相似文献   
99.
三次采油指标预测及开发最优接替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随着我国大部分油田进入产量递减期,三次采油(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技术的大规模工业化推广工作日渐重要。由于存在“分区块开发”、“层位上返”、“产量接替”现象,而各个区块、层位的地层条件、开发现状和产能现状不相同,投资和成本参数也不相同,所以不同的投产顺序其整体的效益不同。在工业化大规模推广时,规划人员和决策层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优化决策各个区块的上产顺序,实现产能最优接替。针对以上问题,作者提出了一种简便预测三次采油指标的方法,研究了三次采油工业化过程中多区块产能接替的最优顺序问题,应用网络流规划方法建立了“成本最小”和“产量最大”二类动态优化模型,并进行了实例计算。本模型可以辅助规划人员及领导层对多区块的最优开发顺序进行决策。  相似文献   
100.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球团矿中各组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TFe,Al2O3,CaO,MgO,SiO2,P和S是球团矿中的7种主要成分,通常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劳动强度大,分析周期比较长。为更好地满足烧结生产的需要,更快更准地提供分析结果,我们将球团矿试样压片后,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进行分析,其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与化学分析法结果媲美,方法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