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本文扼要地阐述了攀钢高炉投产以来炉料结构的演变。1970年7月至1978年2月为采用全钒钛烧结矿冶炼期,由于粘渣、泡沫渣等问题,高炉利用系数低,焦比高。1978年3月以来,采取钒钛烧结矿配加10—15%的普通块矿炉料结构,突破了生产设计水平.提出了进~步完善炉料结构的设想,当前应创造条件增加钒钛烧结矿富矿粉配入量到12%左右,减少块矿入炉。从长远考虑,有待白马矿的开发,生产酸性球团矿配高碱度钒钛烧结矿冶炼,将有利于改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33.
毫米波微带键合金丝互连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鸿飞  殷晓星  孙忠良 《电子学报》2003,31(Z1):2015-2017
本文应用神经网络方法、采用FDTD全波分析结果作为训练样本得到了毫米波微带键合金丝互连的参数模型.这个神经网络模型可以指导毫米波集成电路的设计,利用该模型可以得到不同拱高、微带间隙和频率时的电路散射参数.实验测试了键合金丝互连的散射参量并与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4.
混合填充复合材料热导率方程的推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颖颖  陈林  徐鸿飞  林俊  杜小泽 《化工学报》2015,66(Z1):359-364
混合填充复合材料的导热特性好于单一填充。根据碳纳米管与纳米片状石墨在高分子基材中的分布形态, 将碳纳米管与纳米片状石墨的"桥状搭接"结构作为等效基材, 未搭接的"游离态"碳纳米管作为填料, 利用串并联热阻模型和Maxwell-Garnett等效介质法建立了混合填充复合材料的导热模型, 并通过数量级分析对热导率方程进行了简化。结果表明, 在混合填料质量分数不变的情况下, 等效热导率随纳米片状石墨的增多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效应;在质量分数配比不变的情况下, 等效热导率随混合填料的质量分数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35.
顺序功能图SFC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介绍了顺序功能图SFC的一些主要特点,并与其它PLC编程语言进行比较,从而阐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  相似文献   
36.
为实现海上油气井侧钻和弃置等作业中套管的经济、高效回收,突破平台修井设施拔桩载荷能力限制,研制了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套管拔桩工具。通过理论分析与模拟试验对拔桩工具能力进行了研究,计算了工具的理论拔桩能力,建立了水泥胶结状态下可拔出套管长度与拔桩力、水泥胶结强度、待拔桩套管外径及套管自重等的关系模型,并开展了套管拔桩全尺寸模拟试验,验证了工具的拔桩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液压缸20 MPa额定工作压力下,工具可产生3 025.5 kN的拔桩力;以常用的?244.5 mm胶结套管为例,额定工作压力下的理论可拔出长度为2.772 m;室内全尺寸模拟试验条件下,拔出同样长度水泥胶结的同尺寸套管,理论计算结果与全尺寸拔桩模拟试验结果误差仅为7.13%,符合性良好。理论分析及全尺寸模拟试验验证了液压拔桩工具的可行性,所得结果可为工具现场应用提供理论及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7.
针对斜向旋转型三维隔震装置的变形及力学性能特点,介绍了该三维隔震装置的组成部件、变形机理和力学性能设计方法,建立其水平平动刚度模型、竖向力-位移滞回模型,确定了三维隔震装置的水平平动刚度、竖向压缩刚度和水平扭转刚度理论公式.采用300型三维隔震支座进行了竖向加载力学性能试验,拟静力试验结果表明,该三维隔震装置竖向变形形...  相似文献   
38.
通过对LF精炼炉炉渣料构成及精炼功能的研究,开发出成渣时间短,脱硫效率高,吸附夹杂能力强使用方便的新型合成渣,使得钢液在精炼炉中的各项冶金功能得以有效实现,确保了品种钢开发和质量提升的要求。  相似文献   
39.
本文通过对AmazonDynamo基础存储架构以及独特的EC2架构的分析认为,部分云计算安全问题正在得到缓解。但是,总体而言,云计算来自内外两个方面的安全问题仍然严峻,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予以面对。  相似文献   
40.
0.8m~3高炉冶炼高钛渣条件试验分为配矿、强化冶炼、富氧鼓风和基准期四个阶段,各试验阶段做到了炉况顺行,渣铁畅流,充分反映了钒钛矿冶炼的规律性。从各部位取样分析看出,铁的间接还原度较低,TiO_2到炉腹上部(温度约1150℃)开始还原。富氧鼓风阶段炉缸温度充足,渣铁温度较高,焦比略有降低,钛还原度和渣中TiC、TiN含量均低,因此生铁〔Si〕、〔Ti〕含量可进一步压低,从而改善钛渣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