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超滤分离美拉德反应产物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葡萄糖-醋酸铵模式为美拉德反应体系,样品经高温反应,超滤,冷冻干燥制得不同分子量段截留产物干粉,再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和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对各分子量段截留产物特性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00~200 kDa分子量段截留产物在420 nm处有最大吸收(0.349),同时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26.3%);各分子量段截留产物初始焓变温度都在120℃左右,300 kDa~0.22μm分子段截留产物表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赤藓糖美拉德反应制备焦糖色素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赤藓糖制备焦糖色素工艺进行优化,最终建立了保温温度(X1),保温时间(X2),赤藓糖液浓度(X3)及(NH4)2SO3含量(X4)四个因素的正交回归模型。从模型推知,当保温温度为130℃,保温时间为80min,赤藓糖液浓度600g/L,(NH4)2SO3含量(以NH4+重量计)为12%,此时最大色率为25222.66EBC,验证实验结果与模型值相符。  相似文献   
13.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微阱捕集(in-tube extraction,ITEX)、吹扫捕集(purge trapping,P&T)、静态顶空4?种不同顶空进样方式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含有57?种挥发性化合物的溶液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使用SPME可检出45?种化合物(PDMS/DVB萃取头),ITEX可检出41?种化合物,静态顶空可检出31?种化合物,P&T可检出20?种化合物。总体而言,ITEX更易检出醛类、烃类化合物(醛类定量限为20?ng/mL,烃类定量限为10?ng/mL),SPME对于醇类、酯类化合物更敏感(定量限均为20?ng/mL),P&T和静态顶空更适合于低沸点化合物的定量。食品基质对SPME和ITEX的影响较小,SPME与ITEX结合能够有效提高获得的食品香气指纹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本研究结果通过对比不同顶空进样技术的定量能力,并分析多种进样方式结合实现香气信息完整识别的可行性,为食品香气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热加工鲍鱼美拉德反应程度对产品品质影响较大,本文对鲍鱼热处理过程中美拉德反应中间产物5-羟甲基糠醛(5-HMF)的形成及其对鲍鱼褐变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新鲜鲍鱼通过不同加工温度和时间处理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其5-HMF含量变化,并同时测定了褐变强度、荧光强度、游离氨基酸和还原糖的变化。结果显示,经60、70℃加热2 h的鲍鱼5-HMF增加不明显,在90℃加热2 h,鲍鱼中5-HMF的含量从4.05 ng/g增加到17.56 ng/g,5-HMF的变化趋势与鲍鱼的褐变及荧光强度变化具有正相关性;还原糖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在80℃加热8 h,还原糖含量从1.25 mg/g减少到0.69 mg/g,游离氨基酸含量从18.14 mg/g减少到14.03 mg/g。因此,控制鲍鱼热加工过程中美拉德反应变化,可有效控制体系中有害物质的产生以及营养物质的损失,为提高热加工鲍鱼品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鲍鱼在不同预处理和贮藏条件下的品质变化,研究不同预熟制工艺和低温贮藏条件对其腹足脂质变化的影响。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新鲜鲍鱼样品的TBARS值为1.01 mg/kg,经4℃贮藏4 d、-18℃贮藏35 d、-80℃贮藏35 d后分别为4.12、4.31、3.40 mg/kg。而经80℃加热2 h预熟制处理鲍鱼的TBARS值为1.90 mg/kg,其在4℃贮藏4 d、-18℃贮藏35 d、-80℃贮藏35 d后分别为1.91、1.86、1.91 mg/kg,在贮藏过程中无明显变化。经预熟制处理的鲍鱼在-18℃冻藏21 d后的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五烯酸含量分别为9.78%和5.32%,明显高于直接冻藏(分别为8.76%和5.01%)的鲍鱼。因此,认为新鲜鲍鱼的脂质氧化主要发生在冻藏阶段,而预熟制工艺可以有效延缓冻藏过程中脂质氧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以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soluble epoxide hydrolase,s EH)为靶点的生理性抑制剂在治疗高血压、炎症、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以大西洋真鳕鱼多肽粉为原料,构建Hypogen药效团,结合分子对接法筛选含有色氨酸且抑制sEH活性的生物活性肽,通过固相合成技术制备生物活性肽序列,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sEH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利用最佳药效团模型(1号药效团)筛选出的四肽(PLLW)具备最优的Fit值(9.053)和LibDock评分(147.807),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506.66μmol/L。分子对接结果表明,PLLW通过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与生理性底物竞争结合sEH活性位点,起到抑制活性。本研究为食源性混合体系中sEH抑制剂的筛选及机制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为sEH抑制剂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一个合适的模型。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旨在将香菇风味油高内相乳作为涂层代替香菇风味油应用于空气油炸鱿鱼中,研究其对空气油炸鱿鱼制品品质的影响。质构和色泽分析表明,涂有香菇风味油高内相乳的空气油炸鱿鱼制品有适宜的质地(硬度为9,419.46 g,咀嚼性为7,131.27)和更好的色泽品质。对鱿鱼制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表明,在空气油炸10和15 min时涂高内相乳涂层的鱿鱼制品中挥发性化合物的总含量(404.91~544.65 µg/kg)均高于液体油涂层(381.132~472.28 µg/kg)。经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空气油炸时间和涂油条件对鱿鱼空气油炸过程中挥发性化合物的形成有交互作用。综上可知,高内相乳涂层相对于液体油涂层有利于改善空气油炸鱿鱼的品质特性,高内相乳涂层与液体油涂层对空气油炸鱿鱼制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的影响具有差异性,高内相乳能有效减缓鱿鱼制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糖对蚝油流变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哈克流变仪研究了蔗糖对蚝油体系的流变学性质,所用的糖浓度依次为5%、10%、15%和20%,温度分别为10、20、30、40、50℃。结果表明:蚝油中糖浓度5%、10%和15%的蚝油为假塑性流体,20%的蚝油为非宾汉塑性流体;随着温度的升高,蚝油的粘度逐渐下降,随着蚝油中糖浓度的增加,温度对粘度的影响减小;蚝油粘度与糖浓度的关系符合指数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