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4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将茂金属聚乙烯(mPE)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按不同比例与各种助剂及发泡剂进行混炼,经过压片、辐射和发泡制作成发泡材料试样,对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表面微观形态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加入mPE后,辐射交联聚乙烯(IXPE)发泡材料的袁观密度、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都有所增强;断裂伸长率随mPE添加量的变化而变化,总体呈现增强趋势;压缩永久变形试验表明,在LDPE/mPE用量比为40/40时,弹性复原率最佳;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加入mPE后IXPE发泡材料的表面微观形态。  相似文献   
42.
在常温常压、不添加任何催化剂的条件下,用电子束辐照法制备出纳米Fe3O4颗粒;通过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以及激光粒度仪等对辐照后产物的结构、形貌、粒径、光学特性以及分散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辐照后纳米Fe3O4颗粒以球形为主,通过谢乐公式计算出的纳米颗粒尺寸在20nm左右;采用复合分散剂聚仙梨醇、六偏磷酸钠和柠檬酸铵对纳米颗粒进行分散效果最佳,所得纳米颗粒粒径在8~18nm之间。  相似文献   
43.
合理利用不同类型的高硫炼焦煤资源以及提升其在炼焦配煤中的比例,其为实现炼焦过程中降本增效的有效手段。以工业实际生产炼焦配煤为基础,分别选取1种高硫焦煤和高硫肥煤,利用工业分析、黏结指数、胶质层指数、吉氏流动度、奥阿膨胀度等分析高硫煤与基础配煤中低硫煤的基本煤质特性,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红外光谱(FTIR)、核磁波谱(13C NMR)分析确定不同炼焦煤的硫赋存形态及碳结构参数,利用40 kg焦炉炼焦试验对比分析不同比例高硫煤的配入对配煤焦炭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硫焦煤和肥煤碳结构中的脂肪链长度较长,使得成焦过程中能够分解产生更多的含氢基团,软化熔融产生的胶质体的流动性好、塑性温区宽,能够与配煤中其他煤种进行更有效黏合。高硫焦煤和肥煤中硫化物、亚砜、砜等形态硫在炼焦过程中分解及与含氢组分结合生成的含硫气体随挥发分释放,单独炼焦脱硫率分别达到32.78%和42.61%。炼焦配煤中高挥发分、高流动度的高硫肥煤配入比例过高,成焦过程膨胀压力、焦炭收缩应力、焦炭孔隙率的增加,使焦炭强度出现下降。高硫焦煤和高硫肥煤分别以2%和3%配入炼焦配煤,得到焦炭的机械强度与...  相似文献   
44.
变矩器闭锁离合器充油特性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对变矩器闭锁离合器结合过程进行了动态分析 ,以获得良好的结合品质为目标 ,提出了变矩器闭锁离合器充油特性的设计方法 ,编制了计算机程序 ,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  相似文献   
45.
目前国内镁合金复杂铸件用型芯材料主要是树脂砂芯,用树脂砂造型生产的带复杂油路的镁合金铸件,油路直径较小、结构曲折蜿蜒,铸造合格率和生产率低、铸件清理时间长,主要原因是复杂型芯的成型和低温溃散性差,铸件铸后清理过程复杂、周期长,铸件出砂后油路内的树脂砂清理难度极大,型芯清理技术的效率不高,严重影响了批量产品的交付进度,通过改进油路清理工艺,在传统的物理清理基础上,结合镁合金表面处理工艺原理,增加化学清理,有效的解决了镁合金铸件油路粘砂严重、油路清理难、油路清理效率低下等问题,在减小了清理劳动量的同时又得到了更优质的油路质量。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解决现有包装食品自动识别方法存在的识别精度差、效率低等问题。方法:基于软包装食品自动识别系统,提出一种改进的YOLOv3模型用于软包装食品的自动识别。将Kmeans++算法引入模型中解决小目标不敏感问题,将Mish激活函数引入模型中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将注意力机制Senet引入模型中提高特征提取能力。通过试验分析了该识别模型的性能,验证了模型的优越性。结果:与常规识别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更准确、高效地实现软包装食品的自动识别,识别准确率为95.40%,识别效率为23.80帧/s,满足包装食品识别的需要。结论:通过对现有食品识别模型的优化,可以有效提高识别模型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