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6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吕绪庸 《西部皮革》2005,27(4):41-43
前面已将从源于建国前成都华西协合大学化学系皮革科目,延续到现在(2005年4N)四川大学生物质与皮革工程系的皮革教育史话写完。那么,在1949年10月1日建国后,第一家在大学设立皮革专业的是哪个大学呢?那是1953年我在中央轻工业部上海工业试验所(当时的科研所沿用前国民政府经济部的命名,都叫“工业试验所”)皮革研究室工作时才知道的。  相似文献   
92.
(续前篇)四、回忆在轻工业出版社参与编著译校皮革科技书籍41年的往事1958年春,我带着1957年底写完的《制革基本知识》书稿,到行业出书归口的轻工业出版社联系出版,我不认识社里的任何人,由工作人员引见了负责皮革图书出版的高级编辑段超人先生。她面容慈祥,平易近人,热情地接待了我并作长谈。她说自己刚从青岛调来,专业文学,对皮革科技不熟悉,在社里分工负责皮革图书的仅她一人,这就得依靠本专业广大编著译校者。我也如实谈了自己的专业与有关情况,时年29周岁。说明这部书稿是1957年底应市科协之邀,在市文化宫给在京4个制革厂的技工和部分…  相似文献   
93.
(续前篇) (五)陕西省立榆林工业职业学校制革科(1928-1954) 最初知道陕西省立榆林工业职业学校设有制革科这件事,是在1956年。那时我在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生产技术研究所皮革室工作,来了该校制革科1954年毕业的王梦华、王丕耀两人,在我室皮革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94.
制革业耗水量巨大,使用的能源也越来越多,任何减少水、能耗量的尝试都会为皮革加工过程带来经济效益。本文将一种新型的Cangilones转鼓用于皮革加工,这对制革厂来说具有重要的技术优势,并可节水节能。这种技术特点源于转鼓的设计,因为这种设计决定了皮在转鼓内的物理运动状态,在Cangilones转鼓中,皮的运动起因于重力和与皮一起产生的液体流动。因此,化学材料的渗透更好,使污水中的排放物大大减少。因而处理过程中只需要较低的液比,同时达到节约用水之目的。  相似文献   
95.
胶原酶是一种无毒、环境友好的生物催化剂。染色是皮革工业中一个重要的加工过程,其中会用到很多合成的染料。但是许多性能良好的染料不能被完全利用,用生物方法处理这些未完全利用的染料废液相当困难。因此,本文采用细菌胶原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以促进染料的充分吸收。对酶处理过程的主要因素,如pH值、反应温度和染色时间等对染料的吸收、染色的匀染度、色调亮度、染料渗透性和颜色坚牢度等进行了研究,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胶原酶的处理,革对染料的吸收高达99%。用反射率的测量定量表示酶处理后的色调变化,并与感官测定的数据进行比较。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经胶原酶处理过的皮,纤维基质分散良好。并发现,胶原酶的使用并未使皮革的强度发生大的改变,而且使许多综合性能,如柔软性等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6.
各位领导、同学们: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第二届张铨基金奖获奖的四位同学,向张铨先生以感激的心情深怀敬意,张铨基金奖对促进我国皮革科学和生产事业的发展,不断产生深远影响,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成为我国皮革界的“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97.
甲醛与三聚氰胺(меламин)缩合而成的树脂,可用于皮革的鞣制,已得到良好的结果。成革为白色,具有适当厚度,比单用甲醛鞣成的革耐热性好,收缩温度可达89℃(醛鞣革为60°—70℃)。三聚氰胺是一种弱硷,为白色菱形结晶,难溶  相似文献   
98.
糠醛鞣革     
甘蔗渣、玉米芯等这类农产品加工后的废料,以及栲胶厂浸提植物鞣料后的废渣都可以用来制取糠醛。它们中所含的糖份(戊糖)与稀酸作用,经水解、脱水和蒸溜即得糠醛。由于制备方法和生产设备比较简易,上述农产品废料的产量又很大,所以,在广东、黑龙江等省的一些人民公社办的工厂都能生产,资源是丰富的。糠醛具有鞣革性能。目前红矾供应暂时较缺,利用它来作为一种鞣剂,代用部分红矾,颇值得研究。此外,用它鞣革可省去加  相似文献   
99.
目前,国外一些制革化学家已经确认,二羧酸交联铬鞣法的出现,是近年来铬鞣工艺的一项重大发展。它不仅能有效地提高铬鞣剂的利用率,还能改善成革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0.
鉴于科学技术史对科技知识的普及、科学素质的提高、科学方法的阐明、科学精神的培养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更考虑到世界皮革工业的重心已加速向我国转移,而皮革工业的基础是制革业。我国皮革工业如何实现由目前的世界大国跃进为世界强国,应有赖于中国皮协倡议的“二次创业”的早日圆满完成,并着重“科技是关键、教育为基础”地开展工作。因此,本刊特辟《中国制革科技史》讲座专栏,由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吕绪庸教授、成都培根皮革科研所吕欣制革高工共同编写。本专栏的编写内容,请见绪言所述,总字数预计约5万字。欢迎读者对已刊内容提出修订、补充的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