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4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随着工业信息化进程的开展,核电厂生产运营相关活动产生的数字数据量非常巨大,其增长态势也越来越迅猛.核安全监督逐渐形成了以数字数据为基础的监督活动.群厂核安全监督效率面临着多电厂结构各异的海量数据难题.本文运用数据治理理论方法,在分析群厂核安全监督数据特点的基础上,对群厂核安全监督数据治理进行了研究;结合群厂核安全监督系...  相似文献   
32.
以大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JSM‐6490LV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大米中的黄曲霉菌。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正常大米胚坑干净,表面光滑,无菌丝;微黄大米胚坑内菌丝丰富,形成孢子,表面发现少量菌丝污染;微绿大米胚坑内充满菌丝和孢子,传播严重,表面被大量菌丝污染。检测加上预处理全过程耗时约20 min ,与传统方法相比,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可以满足现场快速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33.
目的寻求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的合成方法制备C18固相萃取材料。方法通过自组装法成功制备SiO_2@Ag复合粒子,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对所得的核-壳结构复合粒子进行表征。采用十八硫醇(C18)在SiO_2@Ag复合粒子表面进行自组装键合改性,得固相萃取材料SiO_2@Ag-C18,以苯并(a)芘为富集对象,对该填料进行了吸附性能研究,考察填料吸附-解吸循环20次的EDS表征及吸附性能稳定性。结果温度为32℃条件下,10 min达吸附平衡,最大吸附量为15.49 mg/g。结论采用条件温和、工艺简单的自组装方法成功制备了C18固相萃取材料,该萃取材料对苯系物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并且该填料组分和性能均非常稳定。  相似文献   
34.
为了解决水滑石型(LDH)吸附剂在污水处理中难回收的问题,采用双滴沉淀法将磁性Fe3O4颗粒与具有吸附性能的Ni-Mg-Al-LDH水滑石相结合,合成了Fe3O4@Ni-Mg-Al-LDH磁性水滑石复合吸附材料,利用SEM、XRD、FT-IR和氮气吸附脱附等表征对Fe3O4@Ni-Mg-Al-LDH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测试,并将其用于曙红Y染料废水处理。结果表明,Fe3O4@Ni-Mg-Al-LDH对曙红Y染料的吸附在20 min内较为迅速,120 min后吸附趋于平衡,且随着曙红Y初始浓度的升高,Fe3O4@Ni-Mg-Al-LDH对曙红Y染料的吸附量也逐渐增加,最大吸附量达到108.6 mg·g-1。同时,Fe3O4@Ni-Mg-Al-LDH对曙红Y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伪二级动...  相似文献   
35.
以粘胶长丝中出现的白点丝和白节丝作为研究对象,用JEOL公司的JSM-6490LV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表面形貌和截面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粘胶长丝生产中出现的白点丝,丝条弯曲并有少量杂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纺丝成型不好,其次是后处理工序处理不完全,导致金属化合物残留;白节丝成型良好,但是丝条中夹杂大量的杂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后处理工序处理不完全,导致大量金属化合物残留在丝条表面.从截面观察可见异常丝与正常粘胶长丝截面相同,没有异常变化.通过以上分析为生产过程的预测预控、有效地改进生产工艺提供科学依据,对化纤行业长丝生产的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36.
采用酸碱洗涤-溶剂萃取的方法对兰州窑街的页岩油中的氮类化合物进行了提取。产物经GC—MS进行了测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碱性氮的相对含量。结果显示,含氮化合物共检出87个。其中碱性氮化合物共有64个,主要分为吡啶、喹啉、苯胺3类。非碱性含氮化合物23个,主要分为吡咯、吲哚、咔唑3类。根据碱性氮的组成性质,分别考察了剂油比、不同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剂油比为3%、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为10min,脱氮效果最好,页岩油中碱氮脱除率可达到82.1%。  相似文献   
37.
刘治刚 《广西化工》2013,(11):24-26
主要研究以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TEOS(正硅酸乙酯)为硅源的二氧化硅介孔材料(MCM-41)作为药物盐酸吡格列酮输送体系的可能性,研究药物在这种介孔材料中的吸附/释放特性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法(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来表征吸附前后的介孔分子筛。将合成的分子筛用作吡格列酮药物的载体,实时检测制备药物在模拟胃液中的释放过程发现,在药物释放开始后的第1h内,吡格列酮释放速率非常快,1h后释放率达到17.93%,在9h后释放率达到37.88%,在释放34h后,释放率达到62.74%。  相似文献   
38.
发动机气门和气门座圈高温冲击磨损试验研究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9.
研究了木犀科两种不同属植物挥发物组成和相对含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紫丁香叶和迎春花叶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两种植物挥发油共有成分9种,包括青叶醇、5-乙烯基-2-降冰片烯、乙酸叶醇酯、芳樟醇、脱氢二氢-β-紫罗兰酮、檀香醇、3-十四烯、匙叶桉油烯醇、α-香柠檬醇,各占总相对含量的68.74%和80.0%.  相似文献   
40.
<正> 1 前言对于现代往复式发动机,气缸套扮演着极其重要而又复杂的角色。在温度、燃气压力和润滑条件急剧变化的情况下保持燃气密封的同时,缸套必须把一部分热负荷和机械负荷传递给机体。功率的不断提高,使得热负荷和机械负荷日益提高,而目前人们对洁净环境的渴望,又要求机油耗量日趋减少。苛刻的条件必然要强加于缸套等气缸各部件。根据这些要求,本文研究了气缸零部件的相互作用,并从目前产品要求的角度,简要阐述了缸套工艺发展的趋势,除使用寿命外,对产品的要求还有: a.散热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