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9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最广泛使用的织物撕破强力测试法──埃尔门多夫试验,起初是为测定纸张的撕破强力而设计的,该方法具有试验时间短、所需样品少等优点。应用埃尔门多夫原理设计的试验仪通常具有一扇形摆锤,其上装有动夹钳,当扇形锤处在起始位置时,动夹钳与因定夹钳相邻。将试样布置于动、固定夹钳上,试样中间开一与试样边垂直的精确长度的切口,停留一段预测定时间,然后释放扇形锤。下落的扇形锤从预先开的切口处撕破试样,撕破试样消耗的能量使扇形锤摆动减速,即扇形锤摆动降低的高度等于撕破试样所需动能,能量=力×距离。因撕破长度能精确测定,…  相似文献   
44.
传统纺纱方法与现代纺纱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纺纱工序是纺织品生产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由于对纱线的质量要求逐渐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必须不断降低纺纱成本。 研究人员几十年来致力于制造可以替代环锭纺纱机的现代纺纱设备。环锭纺是生产短纤纱的主要方法,19世纪60年代其理论产量迅速提高,当锭速达到一个最大值,开始使用旋转式钢领,并开发出自动落纱系统和新钢丝圈。这些改进意味着环锭纺纱系统已达到其机械边界极限。  相似文献   
45.
引导炸弹和导弹用来精确打击目标的相同的技术目前用来帮助纺织厂商检测不同类型的织物上的疵点 ,这一精确的技术使 Elbit VisionSystems公司新研制的 I- Tex2 0 0 0型织物自动检验系统 ,以高达每分钟 30 0码的速度和超过人工检验员的良好检测准确率 ,检测不同类型的织物和其他纤维网上的疵点。I- Tex2 0 0 0是 EVS公司在过去 1 0年来研制的第三代 I- TEX自动检验系统 ,该技术的关键不是特制的摄像机 ,也不是在相同时间内能处理相当于 2 0 0 0台个人电脑处理数据的高速并行处理器 ,而是软件。该软件原先是为检测导弹和战斗机目标而设…  相似文献   
46.
一种评估纱线和织物外观的光学系统YA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十年来 ,纱线和织物外观性能测试都是检验人员将纱线制成分级用纱板 ,然后将它与标准样照相比对 ,因而带有主观性。该方法的缺点是样照都是环锭纺棉纱 ,目前的纺纱系统能生产比 A级标准样照外观更好的纱线。除外观得到改善外 ,根据这些环锭纱的标准样照来评价气流纺、喷气纺纱质量 ,就会产生偏差 ,因为每一种纺纱系统所生产的纱线的物理、外观性能是有差异的。另一个缺点是 :这样的评级易受检验人员主观的影响 ,因为许多因素能影响操作人员的判断。电容式均匀度试验仪所得到的各种 CV值 ,也是预测织物外观的一个可采用的途径 ,即纱线 CV…  相似文献   
47.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在快速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年来傅里叶红外光谱新技术在纺织品快速检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8.
快速洗涤附加系统可为染整厂在30分钟内测得实验室尺寸稳定性数据(缩率)。负责销售这种专利方法拥仪器的Raitech公司报道,试验结果与AATCC-135标准试验方法相一致。根据AATCC试验方法,测知结果最少需5小时,且不包括试验前后4小时的试样调理时间。CottonIncorporated的研究表明,厂商提供的缩率数据与用标准试验方法所得结果相符。通过对双罗纹针织物、斜纹机织物等的跟踪试验同AATCC试验方法对比,结果表明这是一件快速测定试验室织物尺寸稳定性(缩率)的新方法。所谓“快速反应”和“即刻服务”指的是工厂可以先开始生产,然…  相似文献   
49.
多糖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类生物活性大分子,因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近年来研究发现,通过硫酸化修饰,可以改善多糖的生物活性,使其具有其他天然多糖无法比拟的生物活性。本文对多糖的硫酸化修饰方法及其生物活性进行综述,为今后开展硫酸化多糖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拉曼光谱测度仪(Raman Spectroscopy Teste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扫描电镜(SEM)技术对纳米TiO2整理的毛织物表面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纳米TiO2整理到毛织物上,毛纤维表面形态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改变了毛纤维上原有的一些拉曼振动峰和纤维表面元素含量和化学价态,织物表面附着了一定量的纳米TiO2粒子,但织物中毛纤维表面的鳞片没有被破坏。这给研究纳米TiO2整理毛织物的功能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