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激光二极管抽运的克尔透镜锁模Yb∶YAG激光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于海娟  李港  陈檬  张志刚  任峰 《中国激光》2005,32(7):878-880
为了实现激光二极管抽运的Yb∶YAG晶体克尔透镜锁模运转,采用波长在930nm的激光二极管单向抽运Yb∶YAG晶体,利用五镜谐振腔,在腔内没有插入硬光阑的情况下,实现了Yb∶YAG晶体的稳定克尔透镜锁模运转,得到输出功率为20mW的稳定锁模脉冲,其中心波长在1038nm,重复频率为94MHz,谱线半宽度大于9nm,理论上可以支持124fs的锁模脉冲。  相似文献   
22.
理论和实验研究了基于TO单管的绿光LD光纤耦合模块。采用Zemax光线追迹软件对该模块进行了光学设计,包括:绿光TO管的快慢轴准直透镜、缩束透镜组与光纤耦合消像差透镜组。将20支单管通过快慢轴空间合束耦合进入芯径400μm光纤,理论上获得98%以上的光纤耦合效率。实验中选取20支工作电流为1.5A,输出功率为1W的520nm绿光TO单管进行实验,通过快慢轴空间合束技术耦合进入芯径400μm、数值孔径0.22的光纤中,获得10.1W的输出功率,光纤耦合效率为84.2%。  相似文献   
23.
掺镱全光纤纳秒脉冲激光器发展迅猛,已经为诸多领域开辟了新的道路,特别是高平均功率、大脉冲能量的纳秒脉冲光纤激光器在激光清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多路光纤激光合束是实现高平均功率、大脉冲能量激光输出的主要手段,其结构复杂程度取决于单模块激光器的输出特性,提升单模块纳秒脉冲全光纤激光器输出特性对于激光清洗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总结了单模块掺镱全光纤纳秒脉冲激光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限制其功率和能量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首先,从主动调Q、被动调Q以及增益开关技术三个层面回顾了纳秒脉冲掺镱全光纤振荡器的研究进展;其次,从大脉冲能量、高平均功率、两者协同发展三个指标层面总结了纳秒脉冲掺镱全光纤放大器的研究现状;最后,从限制高指标掺镱全光纤激光器输出特性的因素出发,展望了其在未来功率和能量提升上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4.
吐玉克油田鲁2块为超深层稠油油田,油藏埋深达到2300m,地层原油粘度为526mPa·s。大量前期研究认为注水开发是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唯一可行的开发方式。利用CMG数值模拟软件和PIPESIM节点分析软件针对鲁2块前期注水现场试验,对相关的注水参数进行优化研究,重点通过对注入水温度、注水速度对地层原油温度场和粘度场的计算,优选了注水参数,研究表明注水温度在10—80℃之间时对油田开发效果影响不大,注入水温度采用常温水即可。  相似文献   
25.
为了研究半导体泵浦的Yb:YAG晶体被动锁模特性,分别采用光纤耦合输出激光器,半导体列阵和激光二级管作为泵浦源,利用直腔和五镜谐振腔,用半导体饱和吸收体(SESAM)作为被动锁模器件,对Yb:YAG晶体的被动锁模运转情况进行研究.实验中分别得到了谱线宽度为1.1nm,2nm和2.8nm的稳定锁模脉冲序列.最后得出结论,对于相同的SESAM,被动锁模脉宽主要受晶体内部的泵浦光功率密度和激光介质发射带宽两个因素的影响.对被动锁模激光器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6.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董永  戴庆涛  于海娟 《黑龙江电力》2001,23(5):333-335,340
根据目前电力系统实现综合自动化的现状、结合绥棱供电区变电站自动化的具体实际,从设计原则、系统结构、功能、技术指标等方面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作了介绍和分析,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7.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高功率、高光场均匀性的蓝紫光半导体激光器。采用光纤耦合技术,将28只输出功率为350mW的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激光,通过非球面透镜分别耦合进纤芯直径为400μm、数值孔径为0.22的光纤中,光纤经捆绑合束进行功率扩展后输出功率达8.1W。利用Zemax软件设计了复眼透镜组对激光光场进行整形匀化,仿真结果表明,光场均匀度从匀化前的48%提高到匀化后的86%,实验测量光场均匀度达到84.4%。为高精度3D打印技术提供了一种理想光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