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40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结合应用胸腰骶固定矫形器支具固定90 d治疗胸腰椎(T10~L4)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临床疗效,并设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OVCF为对照组比较疗效.方法 整群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采用PVP治疗的112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OVCF患者的资料,其中PVP组(以下统称为A组)56例,PVP结合应用胸腰骶固定矫形器支具组(以下统称为B组)56例,男39例,女89例;年龄61~93岁,平均(78.6±11)岁.骨折节段:T1012例,T1124例,T1225例,L126例,L225例,L316例.受累节段椎体前缘平均压缩为66%(56%~78%).全部采用双侧椎弓根基底部穿刺入路手术.记录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术后及随访时复查DR了解骨水泥分布;比较术前1 d、术后3 d及末次随访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受累节段椎体前缘高度(anterior height,AH)及Cobb角、手术椎体再骨折及塌陷发生率、相邻节段椎体骨折发生率.结果 两组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随访3~12个月,术后3 d及末次随访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受累节段椎体前缘高度值(anterior height,AH)及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B组手术椎体再骨折再塌陷发生率分别为10.71%、0.00%,相邻节段椎体骨折发生率分别为12.5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组及B组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OVCF均可以有效缓解胸背痛、活动能力及功能障碍指数(ODI),部分恢复受累节段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角,但PVP结合应用胸腰骶固定矫形器支具有效预防手术椎体再骨折再塌陷及相邻节段椎体骨折,而A组则不能,故PVP结合应用胸腰骶固定矫形器支具治疗OVCF疗效与PVP相仿,但其在预防手术椎体再塌陷及相邻节段椎体骨折等并发症上有优势,适合治疗OVCF.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紫外线减毒弓形虫ZS1 株在小鼠体内的免疫保护性和细胞免疫反应。方法: 用波长为2537°A 的紫外线照射弓形虫ZS1株滋养体, 照射高度为5 cm , 照射时间60 m in。小鼠于免疫后45 d 用同株滋养体攻击感染, 攻击后4 d 剖杀, 与单免疫组、单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小鼠比较其脾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其亚群的变化。结果: 小鼠接种紫外线减毒弓形虫ZS1 株滋养体后能正常存活, 于接种后49 d 各组织未查见滋养体、包囊或假包囊; 免疫组攻击感染后存活时间较单感染组延长; 体外特异抗原刺激后, 可诱导免疫组及免疫攻击组强的脾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免疫攻击组CD4+ T细胞明显下降, CD4+ /CD8+ 比率倒置; 免疫组、免疫攻击组及感染组的NK细胞活性均明显增强。结论: 紫外线减毒弓形虫ZS1株滋养体疫苗能够诱导免疫小鼠产生一定的抗攻击感染保护力, 其中CD8+ T细胞和NK细胞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构建弓形虫棒状体蛋白(ROP1)基因重组质粒并在E.coli中表达。方法用RH株接种小鼠,收集腹水,纯化速殖子,抽提基因组DNA;据ROP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将上、下游引物分别引入EcoRI,BamHI酶切位点,用PCR技术从RH株基因组DNA中扩增编码ROP1的基因片段,插入pBV220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于氨苄阳性LB培养平板上筛选阳性克隆,酶切鉴定;经温度诱导在E.coli中表达,SDS-PAGE及免疫印迹分析。结果ROP1基因体外扩增产物大小与预期值相符,约756bp;构建成功pBV220-ROP1重组质粒;SDS-PAGE、免疫印迹显示特异蛋白条带的分子量约43kD,表达产量约占菌体蛋白13.23%。结论从弓形虫基因组DNA中获取ROP1基因,并成功构建pBV220-ROP1重组质粒,诱导表达ROP1非融合蛋白,为进一步分离纯化、用于对弓形虫侵入机制及免疫特性的研究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74.
目的 用 pc- ROP1重组质粒免疫小鼠 ,观察其对细胞因子 IFN-γ、IL - 2及 NO的影响。方法 碱裂解法大量制备 pc- ROP1质粒 DNA,经肌肉注射免疫 BAL B/ c小鼠 ,每只鼠注射 10 0μg,两周后同量加强免疫一次 ,以 pc DNA 3空质粒及生理盐水组为对照。分别于免疫后第 30天、5 0天、70天共三次用双夹心 EL ISA测定血清细胞因子 IFN-γ、IL - 2含量 ;酶法测定NO活性。结果 三次检测免疫组 IFN-γ、IL - 2及 NO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随着免疫时间的延长有增高趋势。结论  pc-ROP1重组质粒 DNA免疫小鼠 ,可刺激细胞因子 IFN-γ、IL - 2产生 ,NO分子的释放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uc.339经miR-95/K-RAS促进肾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机制.方法 收集76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应用RNA原位杂交技术检测uc.339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病理参数的相关性.CCK-8法检测肾癌细胞增殖活性;Annexin V/PI法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小室...  相似文献   
76.
张莉  张扬  郭虹 《中国民康医学》2023,(18):101-104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扩张型心肌病(DCM)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老年DCM致CHF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水平、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临床疗效、生命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I、LVEF和C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RP、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58/60),高于对照组的83.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等GQOLI-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盐酸山莨菪碱联合预防干预对行电子结肠镜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河北省中医院接受电子结肠镜检查的108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检查,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予以盐酸山莨菪碱和预防干预。比较两组检查前15 min生理指标和心理指标[以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进行评估]以及电子结肠镜检查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呼吸、心率等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SA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SAS评分(27.86±5.31)分低于对照组(35.01±5.8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VAS评分(3.56±1.25)分和电子结肠镜插入时间(3.22±1.56)min均低于对照组的(5.32±1.41)分、(5.16±2.0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电子结肠镜患者实施盐酸山莨菪碱联合预防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心理状况,促进检查顺利完成,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8.
乙肝肝衰竭治疗一直不理想,本文通过对38例乙肝肝衰竭病人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研究,认为乙肝肝衰竭的早中期患者内科综合疗法联合抗病毒治疗,并及时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能明显缓解症状,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液中的病毒栽量,缩短治疗时间,降低费用,因此,联合应用恩替卡韦及血浆置换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值得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9.
[目的]考察临床经验方剂经前三剂止痛方(JQF)对痛经模型大鼠子宫前列腺素和雌激素、孕激素的调节作用,探讨其治疗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复制大鼠痛经模型,以西药阿司匹林作对照药,实验各组给予不同剂量的JQF后,采用放免法对照考察药物对子宫组织前列腺素F2α(PGF2α)、前列腺素E2(PGE2)、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雌激素(E2)和孕激素(P)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JQF高剂量组PGF2α含量显著性下降(P<0.01),PGE2含量显著上升(P<0.01),PGF2α/PGE2减小;TXB2含量显著性下降(P<0.01),TXB2/6-keto-PGF1α值减小(P<0.01);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孕激素水平升高。[结论]JQF能够有效调节痛经模型大鼠子宫组织中前列腺素和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从而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降低子宫平滑肌紧张度,可能是其治疗痛经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0.
目的了解当前产妇首次分娩方式,为育龄妇女的生殖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904例产妇的首次分娩年龄分布、首次分娩方式及不同职业的首次分娩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首次分娩年龄集中在25~28岁之间;年龄愈大,选择剖宫产比例愈高;在教师、干部、工人3类不同职业产妇中,选择阴道分娩的比例均高于剖宫产。结论应加强育龄妇女的生殖保健和优生优育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