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前所采用的血清学检测布病的几种方法,其敏感性、特异性都有不足之处,容易漏诊和误诊,尤其对慢性布病,至今仍缺乏理想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2.
戊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及产儿死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了从分子水平探讨孕妇感染戊型肝炎病毒(HEV)后胎儿宫内感染和死亡原因。方法对17例患重症戊型肝炎的孕妇和娩出的18例新生儿,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母血和脐带血抗-HEVIgM/IgG,同时查新生儿肝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查肝内戊型肝炎病毒抗原(HEVAg),用地戈辛(DIG)探针标记HEVcDNA23qbp片段进行原位杂交查肝内HEVRNA。结果母血抗-HEV、IgM/IgG均阳性,脐带血仅抗-HEVIgG阳性,肝组织以变性、炎变为主,新生儿肝内HEVAg阳性率77%(10/13),HEV-RNA阳性率62%(8/13)。结论HEV存在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定量分析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者CD+ 3 、CD+ 4 、CD+ 8T淋巴细胞水平。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 (FCM) ,对 76例无症状抗 HIV阳性的静脉吸毒者 ,16 5例抗 HIV阴性的静脉吸毒者及 6 1名正常对照 ,分别检测CD+ 3 、CD+ 4 、CD+ 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CD+ 4 /CD+ 8比值。结果 HIV感染组与静脉吸毒组及正常对照组各项指标间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F =10 5 0 2、15 9 13、2 2 0 0 8,P均 <0 0 1) ;CD+ 4 细胞计数和CD+ 4 /CD+ 8比值表现为HIV感染组 <静脉吸毒组 <正常对照组 (q =18 4、2 4 6、11 1,P均 <0 0 1) ,CD+ 3 细胞计数呈现为HIV感染组 >健康对照组 >静脉吸毒组 (q=19 8、6 5、10 8,P均 <0 0 1) ,CD+ 8细胞计数表现为HIV感染组 >静脉吸毒组 >健康对照组 (q=2 7 2、2 4 9,P均 <0 0 1;q =3 4 8,P均 <0 0 5 )。结论 HIV感染和 /或静脉吸毒均可不同程度的导致CD+ 4 和CD+ 8细胞水平的改变 ,有关静脉吸毒合并HIV感染对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4.
本文报道使用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酶标法(简称ABC-ELISA法)检测布氏菌抗体,以提高对布病患者的检出率。用ABC-ELISA等五种方法检测了100名健康人及150名慢性布病患者的血清,结果表明ABC-ELISA法检测布氏菌病抗体有较高的敏感性,其血清滴度比2-MET高64倍,比Wright氏反应高8—32倍,比Coomb’s试验高4—16倍,比PPA-ELISA高4—8倍。其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四项试验(P<0.01),并有较强的特异性,是布病诊断中有发展前途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心赃瓣膜置换术后维、汉两民族在华法林维持剂量上的差异,以及年龄、性别、民族和瓣膜置换部位对华法林维持剂量的影响.方法2002年8月~2005年5月,共行心脏瓣膜置换术68例,其中汉族39例,维吾尔族29例,年龄14~73岁,平均(43.75±13.80)岁.瓣膜置换术后第1日晨开始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首剂2.5~5 mg,每日测定INR值,根据INR值调整华法林口服剂量,当INR值达到控制范围(1.5~2.0)时华法林改为维持剂量治疗.结果1.低强度抗凝期间,所有患者均无血栓栓塞事件发生,一般性出血事件3例,维、汉两民族出血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维吾尔族患者口服华法林维持剂量高于汉族患者(P≤0.05).3.年龄、性别和瓣膜置换部位对华法林维持剂量不发生影响(P>0.05);民族因素对华法林维持剂量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低强度抗凝是可行的,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制定维吾尔族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维持剂量标准.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民族间HLA-B27表达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代谢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检测HLA-B27不同型别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和对照群体骨代谢功能指标。结果:受检人群HLA-B27阳性检出率存在有民族差异(X^2=13.44,P〈0.01),汉族HIA-B27阳性检出率(44.15%)明显高于维吾尔族(27.17%)。0_和20_年龄段民族间存在有统计学差异(X2^2-段=10.61,P〈0.01;X20^2-段:7.46,P〈0.01),汉族HIA-B27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维族,40_和60_年龄段民族间无统计学差异(X40^2-段=0.28,P〉0.05;X60^2-段:0.68,P〉0.05)。HLA-B27+组AS确诊率明显高于HLA-B27-组(X^2强旋=44.34,P〈0.01;X^2汉族=25.91,P〈0.01);无论HIA-B27阳性与否,维族AS确诊率均显著高与汉族(XB27^2+=24,41,P〈0.01;XB^27-=6.21,P〈0.05)。在B27-对照组中,除CT外(t=2.99,P〈0,01),BGP和AKP均无统计学差异(t BGP=1.49,P〉0.05;r AKP=0.24,P〉0.05);在B27+对照组中,各项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t CT=1.85,t AKP=0.96,t BGP=1.43,P〈0.05),均表现为维族高于汉族;在B27-AS组中,各项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t CT=2.61,r AKP=3.91,t BGP=3.89,P〈0.01),维族CT和AKP水平低于汉族,而BGP明显高于汉族;在B27+AS组中,各项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r CT=4.14,P〈0.01;t AKP=2.42,P〈0.05;t BGP=2.71,P〈0,01),维吾尔族CT和BGP水平高于汉族,而AKP低于汉族。结论:民族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IA-B27抗原的表达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并与骨质损害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为临床深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37.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毒血症与抗体型别及肝功能损害的关系杨忠礼邹林樾马明睿徐恩杰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ELISA和肝功能试验同步检测按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制订的诊断标准,诊断的81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抗HCVIgM...  相似文献   
38.
39.
杨忠礼  邵红 《中国校医》1998,12(2):93-96
采用PCR等多种实验诊断方法,探讨了维汉族儿童青少年HBV/HCV重叠感染的血清学模式及临床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两民族均以抗HBs/抗HCV双阳性感染模式最常见,其比率分别为45.16%(14/31)和47.69%(31/65),且该感染模式HCVRNA阳性检出率和ALT异常率亦较高。提示若单项抗HBS阳性伴ALT轻中度升高,应进一步检测抗HCV和HCVRNA,以确证是否为HBV/HCV重叠感染。  相似文献   
40.
本文报告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了布鲁氏菌素皮内变态反应与血清学反应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Y=-21.86303+7.20668x_1+6.34513x_2)。结果表明:布鲁氏菌素皮内变态反应与SAT和Coomb's血清学反应均存在线性回归和相关关系(P<0.01),复相关系数(R_r.12)为0.83293(P<0.01),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56(r_1r.2)(P<0.01)和 0.5124(r_2r.1)(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