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47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71.
目的 研究靛蓝(indigo, IDG)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致人巨噬细胞(THP-1来源)炎症损伤的影响。方法 建立LPS诱导THP-1细胞炎症损伤模型,分别用0.4、4、40μmol/L的靛蓝作用于THP-1细胞炎症损伤模型1 h,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白介素(IL)-1β、IL-6、IL-8、IL-23p19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的mRNA表达的变化;ELISA实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IL-6、IL-8、IL-23p19和TNF-α的含量差异。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 Nrf2)和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 HO-1)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靛蓝能够显著抑制LPS诱导的细胞IL-1β、IL-6、IL-8、IL-23p19和TNF-α的转录水平(P<0.05)以及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IL-6、IL-8、IL-23p19和...  相似文献   
72.
目的对两个杂合突变导致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家系进行表型和基因突变分析, 并初步探讨其分子致病机制。方法采用凝固法检测两个先证者及其各自家系成员(3代9人和2代3人)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活性(Fg∶C), 免疫比浊法检测纤维蛋白原抗原(Fg∶Ag)。DNA直接测序法分析先证者FGA、FGB和FGG基因所有外显子和侧翼序列及家系成员相应的突变位点区域。通过凝血酶诱导进行纤维蛋白原聚集试验;用ClustalX-2、1-win软件分析突变位点的保守性;用Mutation Taster、PolyPhen-2、PROVEAN、SIFT和LRT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突变位点的致病性;用Swiss-pdb Viewer4.0.1分析突变前后蛋白质空间结构及分子作用力的变化。结果家系1先证者和家系2先证者Fg∶C明显下降(分别为1.28 g/L、0.98 g/L);家系1先证者Fg∶Ag正常(2.20 g/L), 家系2先证者Fg∶Ag降低(1.01 g/L)。基因分析发现, 家系1先证者的FGB基因第2号外显子存在c.293C>...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7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8例给予丹红注射液40mL/d,对照组84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检测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两组比较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黏度、红细胞就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改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更好的改善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益气解敏汤联合西医治疗肺脾气虚型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有效性及对免疫功能、炎症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 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80例肺脾气虚型AR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0例。西医组给予氯雷他定片,在此基础上中医组加用益气解敏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炎症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4(IL-4)、IL-25、人类软骨糖蛋白-39(YKL-40)、人β防御素-2(HBD-2)]、鼻结膜炎生命质量调查问卷(RQLQ)。结果 中医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高于西医组80.00%(P<0.05);中医组鼻痒、鼻塞、喷嚏、流清涕消失时间均短于西医组(P<0.05);与西医组相比,治疗后中医组喷嚏频作、鼻痒流涕、鼻塞不通、神疲气短、舌苔白滑、腹胀便溏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西医组相比,治疗后中...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血清H-FAB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1日至2014年2月20日之间住院的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72例。按照H-FABP高于及低于平均值分为A、B两组,其中A组共25例,B组共47例,观察记录心力衰竭组患者3个月不良心脏事件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既往年龄、性别、既往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史、既往药物治疗史、吸烟史、饮酒史等等基础资料分布均衡,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3个月后,H-FABP阳性组较H-FABP阴性组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心力衰竭加重、心源性休克等预后指标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ABP阳性组较H-FABP阴性组患者预后差,H-FABP有助于评价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近期预后,临床上应该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76.
背景 Framingham心血管评分是目前普遍应用的评估方法,可以预测高危人群10年的心血管病发生风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是目前国内外新提出的一种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炎性标志物。NLR与Framingham心血管风险等级的相关性及其对高危心血管疾病的预测价值尚不明确。目的 探究NLR和Framingham心血管风险等级的关系及其对高危心血管疾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门诊诊治及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68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河南省人民医院体检科健康体检的非高血压人群55例为对照组。根据Framingham心血管风险评分将观察组分为低危组66例、中危组53例、高危组49例。比较不同组纳入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Framingham心血管风险等级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对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预测价值。结果 四组体质指数(BMI)、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空腹血糖(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患病情况、药物〔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利尿剂〕使用情况、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NLR、同型半胱氨酸(HCY)、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NLR高于对照组,中危组NLR高于对照组和低危组,高危组NLR高于对照组、低危组、中危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收缩压、舒张压、TC、LDL-C、HDL-C、NLR、LVEF是Framingham心血管风险等级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NLR为2.86时,约登指数最大(为0.560),对应的灵敏度为0.796、特异度为0.764,ROC曲线下面积为0.836〔95%CI(0.775,0.897)〕。结论 NLR与Framingham心血管风险等级相关,其对高危心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7.
目的:对一个遗传性纤溶酶原(PLG)缺陷症家系进行表型和基因变异分析,探讨其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共3代4人)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溶酶原活性(PLG:A)、纤溶酶原抗原(PLG:Ag)、抗凝血酶活性(AT:A)、蛋白C活性(PC:A)及蛋白S活性(PS:A)等指标以明确诊断。用DNA直接测序法分析先证者PLG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侧翼序列、5’和3’非翻译区及家系成员相应的突变位点区域,用反向测序予以证实。应用ClustalX-2.1-win软件将突变氨基酸进行同源物种序列保守性分析;利用PolyPhen-2、PROVEAN、SIFT和MutationTaster 4个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突变氨基酸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用Swiss-PdbViewer软件对突变位点进行蛋白质模型和氨基酸相互作用分析。结果:先证者和其祖父、父亲PLG:A均降低为正常值的50%左右,PLG:Ag含量正常,结果分别为45%、95%,64%、94%和64%、104%;基因分析发现先证者PLG基因第15号外显子存在c.1858G>A杂合错义突变导致p.Ala601Thr;其祖父和父亲具有同样的基因突变。Ala601在其11个同源物种间高度保守;4个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结果一致,均为有害突变,可引起相应疾病。结论:该先证者的PLG基因第15号外显子存在c.1858G>A(p.Ala601Thr)杂合错义突变;祖孙三代均为Ala601Thr杂合子,突变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且与该家系PLG活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78.
目的了解我校师生结核病患病及诊治情况,为制定更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我校1989—2000年108例确诊结核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结果结核病中以肺结核为主(占90.7%).且以浸润型肺结核多见(占77.8%)。学生发病率(占80.6%)远高于教工。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2.6:1)。治疗有效率高达90%.临床治愈率90%。结论肺结核可防可治。在目前高度重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的同时.尤应注重肺结核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79.
角膜朗格汉斯细胞是树突状细胞存在于角膜上皮的一种不成熟形式 ,是角膜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它也存在着不同的亚型。其向心迁移与角膜移植免疫及各种类型角膜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0.
目的构建并制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重组腺病毒,观察VEGF基因转染对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的增殖和诱导为神经细胞能力的影响。方法将VEGF的基因亚克隆至穿梭载体;使用Padeasy-1腺病毒系统制备包含VEGF基因的腺病毒。得到的腺病毒感染MSCs,使用无血清诱导法使其向神经元细胞分化。鉴定诱导分化结果,评价VEGF基因转染对MSCs向神经元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结果成功制备出编码VEGF的腺病毒,病毒滴度为1×10^10v.g./L,以MOI=100感染MSCs,无血清诱导条件下VEGF基因转染的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结果与未转染的MSCs无明显差异。结论VEGF基因转染对MSCs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无明显影响,为下一步应用于临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