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7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32.
33.
目的对小切口单纯大汗腺破坏术治疗腋臭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潍坊市人民医院美容整形科200例门诊手术治疗的腋臭病例,从临床角度进行了分析。结果经过小切口单纯大汗腺破坏术后,96.55%腋臭患者臭味消失,所有患者局部臭味均能显著减轻。有并发症的病例经恰当的处理均得到较满意的效果。结论小切口单纯大汗腺破坏术是治疗腋臭的有效方法,该法创口小,瘢痕不明显,但预防和处理术后并发症是该手术成功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34.
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维拉帕米组、丹参滴丸组。分离双侧肾动脉并使用环扎缩窄术造成肾动脉狭窄,建立大鼠肾性高血压模型,于第8周以直接测压法测定各组大鼠在给药前及给药后0.5、1.0、2.0、4.0 h时左心室内压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力峰值(LVPP)下降百分率,平均动脉压(MAP)和脉压差(PP),观察丹参滴丸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结果 丹参滴丸组在给药2.0、4.0 h时dp/dtmax、LVPP下降百分率明显增大,MAP则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F=13.32~85.36,q=3.58~92.39,P〈0.05),PP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丹参滴丸能有效增大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dp/dtmax、LVPP下降百分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心肌收缩力影响心脏作功并降低MAP有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运动对缺血性心脏病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记录标准12导联ECG,分析平板运动试验前后未校正QT离散度(QTd)和心率校正QT离散度(QTcd)。结果运动试验阴性组(n=22)运动试验前后QT离散度无显著性差异(QTd:27.5±9.8ms对29.1±7.5ms,P>0.05;QTcd:32.7±9.4ms对37.9±10.8ms,P>0.05),而运动试验阳性组(n=21)运动试验前后QT离散度存在显著性差异(QTd:30.9±10.4ms对43.5±10.9ms,P<0.005;QTcd:34.7±12.2ms对59.9±15.0ms,P<0.001)。结论运动诱发的QT离散度增加可以作为心肌缺血的心电标志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治疗浸渍糜烂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9月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局部外用康复新液,对照组外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用药3、5、7 d后观察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平均起效时间为2.4 d,对照组平均起效时间为3.5 d;治疗组治愈率为86.49%,...  相似文献   
37.
IgA肾病义称为Berger病,其主要特征是反复发生肉眼血尿或蛋白尿伴或不伴镜下血尿,系膜IgA沉积或以kA沉积为主,其发病机制与免疫功能紊乱低下有关,由于该病目前无特殊有效的治疗,而中医药在调整免疫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现将笔者近年用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对于以蛋白尿、血尿为主要表现的IgAN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8.
39.
40.
目的 制备荆芥油-苦参素(OMT)阴道用脂质体温敏凝胶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征。方法 以泊洛沙姆407(P-407)和泊洛沙姆188(P-188)为凝胶基质,以凝胶的胶凝温度为考察指标对处方进行优化;复乳法制备OMT脂质体,冷溶法制备荆芥油-OMT阴道用脂质体温敏凝胶;采用HPLC法测定OMT的量,透析法研究荆芥油-OMT脂质体温敏凝胶的体外释放特性。结果 温敏凝胶基质最佳处方为18% P-407、5% P-188和0.2%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所制备的荆芥油-OMT阴道用脂质体温敏凝胶胶凝温度为(36.8±0.2)℃。体外释放结果显示,荆芥油-OMT阴道用脂质体温敏凝胶24 h内累积释放率为(58.89±0.34)%,48 h内累积释放率为(66.38±0.12)%,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结论 制得的荆芥油-OMT脂质体温敏凝胶具有温敏特性和缓释作用,能有效延缓药物在阴道中的释放速率,提高其在阴道中的滞留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