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68篇
医药卫生   3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病毒性皮肤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黏膜病变,病毒可引起全身性传染性疾病,只有一小部分病毒以皮肤、黏膜病变为主.不同病毒对组织的亲嗜性有所差别,如疱疹病毒具有嗜神经及亲表皮性引起带状疱疹;而人乳头瘤病毒(HPV)具有嗜表皮性,引起多种疣;对全身器官和皮肤均有影响的如麻疹.病毒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RCM作为新兴的在体无创检测技术,对病毒性皮肤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本章节主要描述以扁平疣、传染性软疣和疱疹为主的病毒感染的RCM图像特点.  相似文献   
62.
报告1例病情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相平行的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男,65岁.全身泛发红斑、水疱1个月,加重15天.皮肤科检查:皮损泛发头面颈、躯干、四肢及会阴部,基本损害为正常皮肤或红斑基础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疱液为草黄色,散在红色糜烂面,尼氏征阴性,部分皮损表面敷以灰褐色痂片,以胸背部、四肢尤为严重.组织病理、直接免疫荧光、间接免疫荧光及盐裂皮肤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结果符合大疱性类天疱疮.入院后依据病情变化,先后给予3次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血常规,提示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随病情波动.  相似文献   
63.
患者 ,男 ,77岁。因全身皮疹伴剧烈瘙痒 4年 ,于 2 0 0 0年 5月 30日收住院。 4年前 ,患者不明原因地于足背出现黄豆大小水疱 ,疱壁破裂后局部出现瘙痒红斑、丘疹 ,皮疹渐泛发全身 ,躯干、四肢偶有米作者单位 :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 ,2 50 0 2 2粒大小水疱出现 ,因瘙痒剧烈搔抓明显。在外院曾做病理检查诊断为“湿疹” ,而多次以“湿疹”、“过敏性皮炎”常规治疗无效。发病期间除瘙痒影响睡眠外无其它异常。患者 4年半前因患“肺结核”口服利福平、异烟肼 ,静滴水杨酸钠治疗 4个月后临床痊愈 ,停药 1月后出现皮疹。既往无药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64.
红斑狼疮扁平苔藓重叠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斑狼疮 (LE)、扁平苔藓 (LP)重叠综合征临床少见且表现多样 ,我们近期诊治1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48岁。因全身皮疹伴瘙痒2个半月 ,门诊以“泛发性扁平苔藓”于2 0 0 0年 1月收入院。 2个月前患者双腋下、腰背、双小腿皮肤出现瘙痒性皮疹 ,在当地医院给泼尼松 5mgtid ,连续 3天 ,无效 ,半月后皮疹泛发躯干、四肢 ,给静滴胸腺肽、抗组胺治疗 1月无效。发病前半月患者曾因工作问题精神紧张 ,睡眠差。发病前后无光敏、关节痛、发热等不适。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可 ,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 :头皮、躯干、四肢、外…  相似文献   
65.
患者男,27岁。因面颈部、胸、双上肢反复出现坏死性丘疹6年,于2006年9月24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6年前无明显诱因双颊、前额、双上肢出现针尖及粟粒大小的毛囊样丘疹及脓疱,1~2d后疱壁破裂,逐渐出现坏死、结痂,病情反复发作,后波及胸部。发病以来,每遇感冒应用抗生素后,病情减轻。不伴有发热,纳差,腹泻,无心慌胸闷,咳嗽。既往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密切接触史。父母无类似病史,其妹有痤疮病史,已痊愈。[第一段]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T细胞受体γ(TCR-γ)基因重排在蕈样肉芽肿(MF)诊断中的意义,寻找一种较为敏感的基因诊断方法.方法 以TCR-γ基因的Vγ8、Vγ9、Vγ10、Vγ11、Jγ1-2为引物,利用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检测共50份标本的基因重排情况,其中30例MF患者的皮损标本33份,淋巴结标本2份;15例炎症性皮肤病患者的15份皮损标本.结果 30例MF患者的33份皮肤标本,共有29份检测到TCR-γ基因单克隆性重排的条带,总阳性率为88%.15份炎症性疾病皮肤标本中,共有5份检测到TCR-γ基因单克隆性重排的条带,阳性率为33%.结论 TCR-γ基因重排检测可以应用于MF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但只能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7.
患者男,36岁.因鼻尖部出现赘生物2年,于2007年12月来我院就诊.患者2年前不明原因鼻部出现一丘疹,逐渐增大,擦破易出血,未予诊治.患者自述发病前局部无任何感染,皮损未见有自行消退现象,否认有外伤史,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史.  相似文献   
68.
种痘样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是以皮肤水肿性红斑、水疱破溃遗留凹陷性瘢痕,同时伴有发热和肝脾肿大的一种罕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该病多见于儿童,与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相关.1现将我们诊断的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9.
患者男,60岁。因肩背部,手臂皮肤发硬,起丘疹1月余,于2005年7月就诊。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左肩部发现片状皮肤发硬,在其基础上有成簇皮色,或白色小丘疹,丘疹周围皮肤微发墨。皮损逐渐增多,累及背部及双前臂伸侧,部分丘疹融合,未进行任何治疗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70.
皮肤浆细胞增生症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51岁,双股内侧、双侧腋窝、腹股沟发生红褐色斑片、斑块10年,逐渐于双胭窝、双肘弯及腰背部也发生同样皮损,无自觉症状,进行性缓慢发展,无自动消退趋势.无药物过敏及其他慢性疾病史,无家族类似病史.体检:发育营养良好,肝、脾不肿大,右侧腹股沟可触及一个花生米大淋巴结,活动无压痛.其他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