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6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目的:比较CT灌注、MR灌注及MR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良恶性病变、肝硬化与正常肝脏的鉴别能力。方法:共50例进行DWI扫描、CT和MR灌注成像。包括:正常肝脏11例;肝硬化16例;肝脏恶性病变13例;肝脏良性病变10例。DWI扫描,计算各例肝脏或病灶的ADC值并进行组间比较。CT、MR灌注成像,以脾脏的峰值时间为界,分别计算脾脏峰值前后肝脏和病灶的曲线最大斜率,以脾脏峰值前后两个斜率的比值作为评估指标进行组间对比。记为SSr(ct)=SS前/SS后和SSr(mr)=SS前/SS后。结果:肝脏恶性病变、良性病变、肝硬化和正常肝脏4组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02±0.15)×10-3mm2/s、(2.21±0.74)×10-3mm2/s、(1.33±0.12)×10-3mm2/s、(1.50±0.11)×10-3mm2/s,除肝硬化和正常肝脏之间ADC值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所有P<0.05)。恶性病变ADC值明显低于其他组,良性病变ADC值明显高于其他组。恶性病变组SSr(ct)和SSr(mr)测量结果分别为1.52±0.60和1.79±0.35,良性病变组分别为1.26±0.41和1.19±0.36,正常肝脏组为0.72±0.26和0.66±0.24;肝硬化组为1.38±0.39和1.83±0.59。良恶性病变组之间、良恶性病变组分别与肝硬化组之间以及良性病变组和正常肝脏组之间,组间比较SSr(ct)和SSr(mr)都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肝硬化组,其测定的SSr(ct)和SSr(mr)结果与正常肝脏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良恶性病变组之间、良恶性病变组分别与肝硬化组之间以及良性病变组和正常肝脏组之间,以ADC值互相鉴别较CT和MR灌注测量更有优势。在肝硬化的诊断方面CT、MR灌注较DWI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螺旋CT及其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气管、支气管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81例经临床证实的不同原因致气道狭窄患者行MPR (CPR)、MinIP、VR、SSD及CTVE成像,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五种三维重建图像及轴位图像对气管支气管肿瘤、内膜结核、肿瘤侵犯以及外伤等所致气道改变的显示各有优势.结论多层螺旋CT轴位图像结合其多种方式三维重建,互补长短,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并给诊断带来更多的信息,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脊柱全长X线片对非矩形化腰椎骶化的诊断价值。方法:2008年8月~2009年7月共153例腰腿痛并颈部或胸背部不适的患者接受脊柱全长X线片检查,男84例,女69例,年龄14~82岁,平均47.9±13.7岁。观察其脊柱全长X线片,明确是否有腰椎X线平片难辨出的腰椎骶化。结果:共发现7例腰椎X线平片难辨出的非矩形化完全型腰椎骶化,男5例,女2例,年龄21~60岁,平均39.7±13.7岁。所有骶化的椎体均为正常S1椎体矩形化表现,下方椎间隙为正常S1/2椎间融合表现。合并颈肋2例,第12肋骨缺如4例。结论:脊柱全长X线片能确诊单纯腰椎X线平片难以明确的非矩形化腰椎骶化。  相似文献   
24.
单纯腰椎平片漏诊完全型骶椎腰化2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单纯腰椎平片难以鉴别腰椎骶化(sacralization,SZ)与骶椎腰化(lumbarization,LZ),但不会漏诊腰骶移行椎(lumbosacral transitional vertebrae,LSTV).1984年Castellvi依据腰椎平片将LSTV分为Ⅳ类,现临床仍广泛采用~([1]).  相似文献   
25.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36岁,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不适,异物感明显,自觉吞咽困难,伴憋气,颈部活动时有不适感,自己未扪及明显肿物,无压痛。查体:颈软,活动如常,气管居中,未见异常血管搏动,未见颈静脉充盈;颈部左下可触及一囊实性肿物,约5cm×4cm大小,边界不清楚,质软,无压痛,不随吞咽上下移动,不随伸舌而活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X线计算机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及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对鼻咽血管纤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术后病理证实的鼻咽血管纤维瘤36例,分析CT、MRI及DSA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符合率。结果:鼻咽血管纤维瘤的典型CT和MRI表现为鼻咽部软组织肿块,大部分边界清楚,密度或信号均匀,翼腭窝的扩大增宽,上颌窦后壁受压前移、塑形,但后壁骨质无破坏是其特征性表现,周围骨质的压迫塑形或吸收破坏,增强呈明显强化;CT、MRI诊断符合率分别达到94.4%和88.9%,DSA检查则可以了解病变的血供来源并可行术前超选择动脉内栓塞。结论:三种检查方法相结合,可对本病术前的定性、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等作出明确判断。  相似文献   
27.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CE-MRA) 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7例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分别完成3D CE-MRA(图像以VR、MIP、MPR 3种方法显示)和DSA检查,以DSA结果为依据,评价3D CE-MRA对颅内血管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77例中,62例有颅内动脉瘤共73个,3D CE-MRA共诊断65个,漏诊8个.无动脉瘤者15例,3D CE-MRA正确诊断8例,另7例误诊为动脉瘤.3D CE-MRA对动脉瘤的敏感度为89.0%(65/73),特异度为53.3%(8/15),准确度为82.9%[(65+8)/(73+15)].结论 3D CE-MRA对微小动脉瘤及周边部小动脉瘤的确诊率不高,对动脉分叉、动脉圆锥及该处小动脉瘤的诊断应谨慎.  相似文献   
28.
“和谐使命-2015”任务共到访8国9港,任务期间对所有任务中官兵、8国的华侨以及墨西哥、巴巴多斯、格林纳达和秘鲁4国的部分民众进行医疗服务,开展CT检查.本文旨在分析“和谐使命-2015”任务期间医院船CT工作情况,了解任务期间不同人群尤其是美洲4国部分民众的CT检查数量以及疾病检出情况,为未来执行相关任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磁共振T2加权图像(T2WI)对重度宫腔粘连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追踪观察T2WI检查提示重度宫腔粘连20例的宫腔镜诊断、宫腔镜手术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1)宫腔镜下诊断证实重度宫腔粘连19例,轻度宫腔粘连1例,T2WI诊断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符合率为95.0%(19/20)。(2)T2WI判定子宫结合带正常或轻度受累14例手术难度不大,术后妊娠5例;子宫结合带受累严重5例手术难度较大,术后均未妊娠。结论:T2WI可清晰显示宫腔粘连程度及结合带受累情况,有助于宫腔粘连的诊断、治疗方案制定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30.
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encephalotrigeminal angiomatosis)又称脑面血管瘤病或Sturge-Weber综合征(Sturge-Weber syndrome,SWS)、Sturge-Kalischer-Weber Syndrome以及Sturge-Kalischer-Weber-Dimitri disease等,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属脑血管畸形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病变部位为脑、眼睛及三叉神经分布区的颅面部皮肤[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