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4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89篇
医药卫生   2990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目的观察氢吗啡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硬膜外注射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将7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术毕硬膜外注射氢吗啡酮0.3 mg,研究组依次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及氢吗啡酮0.3 mg。2组术后均采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比较2组术后1 h(T1)、4 h(T2)、12 h(T3)、24 h(T4)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舒芬太尼消耗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静息和运动状态下T3、T4时点的VAS评分及Ramsa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T4时点Ramsay评分低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T2~T4时点HR及T1~T3时点MA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T2~T4时点HR低于T1时点,对照组T2~T4时点MAP低于T1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舒芬太尼消耗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氢吗啡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硬膜外注射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可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62.
氢溴酸右美沙芬是1950年瑞士研究人员通过改造吗啡结构,重新合成的右旋性吗啡衍生物[1]。氢溴酸右美沙芬是具有镇咳效果的非处方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其作用效果相较于可待因而言,持平或者较强[2]。常规剂量下,氢溴酸右美沙芬并不会引起不良反应,而长期、大剂量的服用氢溴酸右美沙芬可能会出现严重药物依赖症状。我院近期有一氢溴酸右美沙芬药物滥用案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在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2年11月至2005年10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糖尿病急性STEMI患者106例,于发病12h内行急诊PCI治疗,置入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记录术后1个月和12个月随访终点时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结果105例患者急诊PCI治疗获得成功。106支梗塞相关血管(IRA)的110处罪犯病变处置入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134枚,未发生与介入治疗有关的并发症。1个月随访终点时死亡4例(3.77%),发生急性心肌梗死1例,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4.72%;发生支架内血栓1例;血运重建1例。12个月随访终点时除1个月时死亡的4例外未再发生死亡病例,共发生心血管事件11例(10.38%),发生支架内血栓2例(1.89%),52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患者中发生支架内再狭窄6例(11.54%)。结论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在STEMI急诊PCI中应用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可以明显降低再狭窄率。  相似文献   
64.
目的对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的三种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比较和评价,为中重度直肠前突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120例中、重度直肠前突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40例)采用改良STARR手术,B组(40例)采用常规STARR手术,C组(40例)采用经阴道切开修补术。分别观察分析三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 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术后坠胀、住院时间等方面优于C组。A组在术后坠胀、吻合口裂开等方面优于B组,A组在远期疗效方面优于B组及C组。结论改良STARR手术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简便易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近、远期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前外侧入路双钢板治疗肱骨干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双钢板治疗25例肱骨干远端骨折患者。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25例骨折于术后5~7个月愈合。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疗效:优24例,良1例。结论前外侧入路双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固定牢靠,能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术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6.
刘宇  熊家玲  喻琴 《安徽医学》2015,36(10):1269-1271
目的:随访自贡市儿童身长在0~1岁发生“追赶生长”或者“生长减速”的情况。方法收集分析四川省自贡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中儿童健康体检资料。体格生长状况依据2000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儿童生长资料进行评价。结果547例儿童中1岁内177例(32.37%)的儿童身长发生追赶生长,244例(44.61%)的儿童身长发生生长减速。结论1岁内约2/3的儿童发生身长百分位线变化;儿童出生时的身长水平不完全决定生后生长状况。  相似文献   
67.
目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单支病变和多支病变,只是粗略地反映了血管腔狭窄的程度和范围,无法反映血管壁病变的具体情况。本试验利用血管内超声检测左主干来阐述上述两类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特点。方法:129例冠心病患者被入选,分为单支病变组49例,多支病变组80例。所有患者在进行左冠状动脉系统的介入检查和治疗时,给予左主干的血管内超声检查,然后在每间隔1 mm的超声断面上测量血管外腔面积、内腔面积、斑块面积以及钙化角度,再将所有检测断面的相应数值相加,从而得到整个左主干的外腔容积、内腔容积、斑块体积和总的钙化负荷,最后比较在最小内腔面积的血管断面上以及整个左主干,各检测数据在两组间的差别。结果:左主干血管内、外腔和粥样斑块的定量血管内超声方面:无论在最小内腔面积(MLA)部位还是在整个左主干(除斑块面积、血管外腔外),单支病变组的血管外腔面积、血管内腔面积均显著大于多支病变组,斑块负荷均显著低于多支病变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01)。在MLA横断面上,单支病变组的斑块偏心指数显著高于多支病变组(0.46±0.18对0.33±0.22,P=0.001),即前者斑块的偏心程度显著低于后者。在粥样斑块的钙化方面:单支病变组钙化阳性率显著低于多支病变组,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其次,对钙化角度的定量分析显示,单支病变组患者MLA部位的钙化度数、左主干总钙化度数、最大钙化度数以及平均钙化度数均显著低于多支病变组,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单支和多支病变存在粥样硬化斑块病理结构的显著差异,表现为多支病变的患者斑块负荷更重,钙化几率和钙化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肾性骨病(renal osteodystrophy,ROD)患者应用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与小剂量骨化三醇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12例ROD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研究组应用HDF与小剂量骨化三醇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 throughput hemodialysis,HFHD)与大剂量骨化三醇进行联合治疗,两组规律治疗16周后,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SCr、BUN、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ROD症状评分的改变情况,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钙、磷、钙磷乘积、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iPTH)的改变情况,以及两组治疗前后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P)的改变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前BAP水平与对照组相较,不具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BAP水平与对照组相较,呈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SCr、BUN、ALB、ROD症状评分与对照组相较,均不具差异(P>0.05),但两组治疗后ROD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较,均呈明显差异(P<0.05),在研究组骨化三醇应用剂量与对照组呈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未因血钙偏高而停药。研究组治疗前血清钙、磷、钙磷乘积、iPTH水平与对照组相较,均不具差异(P>0.05),研究组、对照组治疗后血钙与治疗前相较,均有降低,但不具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磷降低明显,与对照组相较,呈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钙磷乘积、iPTH水平与对照组相较,均呈明显差异(P<0.05)。结论:ROD患者应用HDF、小剂量骨化三醇进行联合治疗,同应用HFHD、大剂量骨化三醇进行联合治疗对比,疗效相当,但前者能够降低骨化三醇对机体BAP、iPTH水平以及钙磷代谢的干扰,更适合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β-catenin和c-Myc在原发性口腔鳞癌(O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口腔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3-catenin和c-Myc的表达.结果 β-catenin在口腔鳞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异常表达率分别为56.92%、15.38%,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6),β-catenin异常表达增多与肿瘤大小(P=0.003)、局部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7).在口腔鳞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c-Myc的阳性表达率为64.62%,7.69%,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β-catenin在胞质的表达与c-Myc的表达呈正相关(rs =0.237,P=0.049).结论 c-Myc在口腔鳞癌中过表达,作为原癌基因促进肿瘤发生;β-catenin胞浆异常表达可能与口腔鳞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70.
目的:应用60℃NaOCl配合不同的冲洗技术对老年人离体牙根管进行冲洗,评估玷污层的清除效果。方法:将40颗取自老年人(60周岁以上)的完整上颌离体前牙,应用60℃NaOCl进行根管冲洗。按照不同的冲洗技术随机分为4组(n=10):侧方开口冲洗器组、被动超声组(PUI组)、EndoActivator组、对照组,并评估玷污层清除情况。结果:比较4组不同的冲洗技术对老年人根管玷污层的去除情况:EndoActivator组、PUI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优于侧方开口冲洗器组(P<0.05)。分别比较4组组内不同的根管水平玷污层的去除情况:各组根上1/3优于根中1/3,根中1/3优于根尖1/3(P<0.05)。结论:60℃3%NaOCl作为基础冲洗液,17%EDTA作为最终冲洗液,不使用任何冲洗设备与辅助被动超声或EndoActivator对老年人根管进行冲洗玷污层清除效果相似,且均优于侧方开口冲洗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