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47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1篇
  1975年   6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本文对5例皮肤淀粉样变作了透射电镜的研究,共中包括限局性苔薄型、泛发性斑疹(或斑、丘疹)型各2例及皮肤异色型1例.全部病例中淀粉样蛋白微丝(AF)的表现非常相似,均为直、不分枝、不吻合的微丝.在表皮下部开始已可见到角朊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基底膜多少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在变性角阮细胞与真皮变性物质之间可见到过渡现象.上述结果表明AF来源于表皮细胞.在纤维母细胞内也见到AF,而有些AF团块周围有纤维母细胞包绕,表明AF与纤维母细胞有密切关系;在2例泛发型皮损的血管成份上也见到AF,因此提示此型AF部分可能来源于血清成分,但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2.
用胎儿胸腺细胞免疫BALB/C小鼠与P,X63Ag8.635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一组抗人白细胞分化抗原单克隆抗体(IncAb):HIT_1、HIT_2、HIT_8、HIT_4、HIT_(6-1)和HIT_(6-2)。HIT_1为IgG_3,HIT_4为IgM,其余4个mcAb均为IgG_1。HIT_1、2、3是一组特异性相似的mcAb,类似OKT_(10),识别一个43KD抗原分子。T_(10)抗原早期是作为T细胞标记进行研究,现  相似文献   
83.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Necrobiosis Lipoidica)(以下简称NL),是一少见皮肤病,1980年我们连续见到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4.
盼望已久的《皮肤组织病理学》(Lever著,第6版)终于1933年4月问世.Lever教授赠书一册,因此得以先睹为快,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5.
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皮肤科及病理科教授、国际皮肤病理学会主席、美国皮肤病理杂志主编Ackerman博士应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邀请来华讲学,于1984年5月14~17日在北京作了为期4天的讲座,其中主要内容为皮肤肿瘤病理学,此外还讲了接触性皮炎、单纯疤疹、多形红斑、红斑狼疮、硬皮病、Kagosi氏肉瘤、覃样肉芽肿等病的疾病组织病理学发展过程,受到参加听讲的22个省市300余名皮肤科及病理科医生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86.
1990年春季,我们应用复方适确得(Sicorten plus)和复方去炎松霜对照治疗阴囊湿疹各30例,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7.
蕈样肉芽肿(MF)与 Sézary 综合征(SS)均属于皮肤 T 细胞淋巴瘤(CTCL),晚期诊断并不困难,但早期往往与许多慢性良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皮肤病不易鉴别,长期  相似文献   
88.
在恶性淋巴瘤与假性淋巴瘤的淋巴结外病变中,皮肤是最常受侵犯的器官,虽然皮肤淋巴瘤在某些方面比较特殊,但仍属于淋巴瘤一类疾病。皮肤淋巴瘤是用来描述一类不同类型的恶性病,起源于淋巴样系统,而且原发及(或)主要侵犯皮肤。以往传统的名称如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病、组织细胞淋巴瘤或皮肤网状细胞肉瘤等都是假设这些疾病是起源于网织细胞(组织细胞)系统的基础上而命名的。增生肿瘤细胞的特性以及其与正常细胞共同具有的形态与功能特点对此类疾病的分类很有帮助。近年来,在证明血液及组织中间叶细胞  相似文献   
89.
树鼩系一种低等的灵长类动物,在种系发生上与人类近缘。用取自多菌型麻风病人的麻风菌经足垫5.0×10~4/足垫)及静脉(1.0×10~7)分别接种树鼩,同时用 CEW 系小鼠的足垫接种作对照。结果发现接种12个月后,AFB 均能在体温低的足垫内增殖,此时 AFB 住 CFW 系小鼠足垫中的增殖已由上升转为明显下降,而树鼩足垫中的菌量则明显上升,到接种后18个月菌量已高达2.44×10~9/克组织,足垫还呈轻度肿胀,病理险查见大片以巨噬细胞为主的肉芽肿,并有趋于泡沫化的巨噬细胞,含有大量的 AFB 及菌团。皮神经也受侵犯;在多种脏器组织中也能找到 AFB。对树鼩体内增殖的这种 AFB 正在鉴定中。  相似文献   
90.
本文报导应用西安杨森药厂制造的新产品达克宁散剂(其主要成分为(20%硝酸咪康唑),治疗白念病等178例,其中男103例,女75例,年龄3月—74岁。方法为用此散剂直接扑于白念病皮损上,一日2次。对体、股、手、足癣为先搽3%克霉唑霜,再搽此散剂,手指稍加按摩混合,每日2次,连用7—14天为一疗程。结果:皮损消退,查菌阴转,而治愈者169例(94.9%)。皮损消退70%以上,霉菌阴转或仍阳性达显效者8例(4.5%)。皮损消退30%以上,霉菌阴转或仍阳性好转者1例(0.6%)。本文认为对白念菌及难治性皮肤癣病提供了一种快速而有良效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