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The initiation,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condyloma acuminatum(CA)bear a closerelation to the cellular i mmune function ofhost[1-3].The CD40and CD40ligands,a couple ofi mportant costi mulatory molecules of the specifici mmune systemin vivo,play an i mportant role inthe activation of Tlymphocytes and the secretionof effective cytokines.To obtaintheinformation a-bout the expression level and explore the clinicalsignificance of CD40and CD40L on peripheralblood mononuclear cells(PMBC…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白介素-2、白介素-12、干扰素-γ、白介素-4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尖锐湿疣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0例尖锐湿疣患者和20例正常人对照者外周血CD8+T细胞白介素-2、白介素-12、干扰素-γ、白介素-4的表达水平.结果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白介素-2、白介素-12、干扰素-γ阳性细胞百分比均显著下降(P<0.01);白介素-4+CD8+T细胞百分比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素-γ+/白介素-4+T细胞比值显著低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结论 尖锐湿疣患者Tc1细胞水平低下,Tc1/Tc2显著低于正常人对照.  相似文献   
13.
青霉素毒副反应少,抗菌作用强,疗效确切。我科于1995年5月~96年5月应用口服青霉素片治疗某些感染性皮肤病,观察了毒副反应及临床疗效。现将具体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某些感染性皮肤病,如:皮炎湿疹继发感染,带状疱疹继发感染,激光术后感染,足癣继发感染,脓疱疮等疾病,共计病例121例,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CXCR4在阴道念珠菌病小鼠模型阴道组织及腰引流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雌激素化阴道念珠菌病小鼠模型,雌性昆明小鼠(80只)随机分四组,A组(雌激素处理感染组)、B组(雌激素处理未感染组)、C组(未用雌激素处理感染组)、正常对照组(5只)。前三组又再分为接种白念珠菌后第2、4、7、14和21天组(各5只)。接种后不同时间点随机取小鼠阴道组织及腰淋巴结,以RT-PCR及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SDF-1及CXCR4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1)RT-PCR:与正常小鼠相比,雌激素(B组)对SDF-1及CXCR4 mRNA表达无影响。①小鼠阴道组织:与B组相比,A组小鼠接种后各时间点均见SDF-1 mRNA表达明显增加(F = 114.87,P < 0.01),第14天CXCR4 mRNA明显增加(t = 15.61,P < 0.01);与正常小鼠相比,C组小鼠接种后第2,4, 7天,SDF-1 mRNA明显增加;第4 ~ 21天CXCR4 mRNA均明显增加。②腰淋巴结:与B组相比,A组小鼠接种后第2天和7 ~ 21天SDF-1 mRNA明显增加(F = 865.62,P < 0.01),CXCR4 mRNA于各时间点表达均增加(F = 161.30,P < 0.01);与正常小鼠相比,C组小鼠接种后SDF-1 mRNA表达无明显改变(P > 0.05);CXCR4 mRNA于第7天和14天明显增加(P < 0.05)。(2)免疫组化:A组小鼠阴道黏膜中SDF-1及CXCR4表达在接种后第2天即开始增加,第7天时达高峰,第14天和21天开始下降,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感染组小鼠阴道黏膜及腰淋巴结中SDF-1及CXCR4的mRNA及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5.
先天梅毒43例临床分析及预防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43例先天梅毒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30天内的新生儿21例(48.84%);有临床表现22例,血清学检查.RPR阳性33例(76.74%),TPPA阳性43例(100%);青霉素治疗有效。先天梅毒就治原因各异,且临床表现多样化,应引起注意,以免漏诊、误诊;母亲妊娠梅毒早诊断、早治疗可减少或预防先天梅毒的发生;对孕产妇,加强健康教育,以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提高随访率。  相似文献   
16.
重症药疹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 5例重症药疹的死亡原因 ,提示 :合理用药 ,注意过敏史和皮疹的出现 ,对预防和减少重症药疹的发生十分重要 ;早期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抢救本病成败的关键 ,并应积极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患者张某男、57岁。因“反复胸闷、心慌、伴阵发性呼吸困难2年半,加重半年,于1990年5月18日入院。入院诊为心肌病,心功能不全Ⅲ级,高尿酸血症。给以强心:多巴酚丁胺、西地兰,地高辛;扩管:开搏通;利尿:双氢克尿噻,安体舒通;降尿酸:别嘌呤醇;及支持疗法等处理后,心衰逐渐控制,血尿酸下降。入院后1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尖锐湿疣(CA)复发与其皮损中-γIFN表达的关系,探讨CA的复发机制。方法根据CA患者治疗后的转归,将CA患者分为复发组(20例)和未复发组(22例)。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γ-IFNmRNA在复发组CA患者的复发疣体组织中的表达,并与未复发组CA患者和复发组CA患者的初发皮损组织中-γIFNmRNA的表达进行比较。结果 -γIFNmRNA阳性细胞数量在复发组CA患者的复发皮损组织和初发皮损组织中分别是1.3±0.1、6.5±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538,P<0.01);-γIFNmRNA阳性细胞数量在复发组CA患者的复发皮损组织和未复发组CA患者皮损组织中分别是1.3±0.1、6.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436,P<0.01);-γIFNmRNA阳性细胞数量在复发组CA患者的初发皮损组织和未复发组CA患者皮损组织中分别是6.5±0.1、6.7±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A复发患者皮损组织中-γIFNmRNA表达明显低下,提示CA的复发可能与其皮损组织中γ-IFN表达的降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细胞因子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检测尖锐湿疣(C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细胞因子IL-2,IL-12,IFN-γ和IL-4的水平,探讨其在C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60例CA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CD4+T细胞细胞因子IL-2,IL-12,IFN-γ,IL-4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CA患者外周血IL-2,IL-12,IFN-γ-CD4+T细胞百分率均显著下降(P<0.001);IL-4-CD4T细胞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h1/Th2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CA患者存在Th1/Th2平衡失调,这可能是CA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妊娠期疱疹样脓疱病的治疗仍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治疗的主要难点在于妊娠用药的局限性。口服激素、环孢素是推荐治疗IH的一线用药方案,在其他药物使用疗效不佳时可谨慎使用生物制剂。既往有使用TNF-α成功治疗IH的病例报道,本文报道的2例疱疹样脓疱病在常规治疗病情控制不佳时,使用了不同的TNF-α拮抗剂,患者的皮损均在分娩之前得到了控制,并分娩出健康新生儿,为IH的治疗提供参考,但更加安全、系统的治疗方案仍需要更多的病例去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