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医药卫生   9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肺炎支原体(简称MP)肺炎是学龄前儿童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因为肺炎支原体诱导呼吸道、肺部出现急性炎症。现阶段,MP肺炎的病理机制还不是非常明确,一般认为是免疫学发病机制,通过呼吸道上皮细胞吸附,肺炎支原体直接入侵。其发病率逐年上涨,且呈流行趋势。本文旨在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诊治进展。  相似文献   
102.
胶质瘤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恶性脑肿瘤。即使患者确诊后接受最好的治疗,许多胶质瘤患者在初次治疗后9个月内复发,患者的平均存活时间也仅为15个月。而且复发胶质瘤患的总生存期一般很短,如果没有接受有效的治疗,生存期很少超过3~5个月。面对如此凶恶的疾病,胶质瘤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却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03.
104.
术中微血管多普勒超声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影响颅内动脉瘤手术预后的因素较多,除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外,手术方法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我们在近期颅内动脉瘤手术中采用了微血管多普勒超声(microvascula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MDU)进行术中监测,以期探讨术中MDU对颅内动脉瘤手术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5.
面对神经外科学的飞速发展,常规教学手段已难以满足教学医院对神经外科进修医师的继续教育需要,将因特网上的专业资源引入教学不仅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也为神经外科医师今后网络继续教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6.
高原缺氧对断肢(指)再植影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原缺氧对断肢(指)再植具有一定的影响,是高原开展显微外科手术的棘手问题。我院于1989年~2002年行21例断肢(指)再植术,成活率仅54.8%,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9例,女2例,年龄21~46岁。手部致伤原因:电锯伤9例,电刨伤3例,机器绞压伤4例。受伤平面:断掌5例,断腕1例,断指15例(29指)。缺血时间1~26h。1.2手术方法(1)麻醉生效后,常规清创处理;(2)骨折端采用克氏针交叉、纵形固定;(3)肌腱修复:屈肌腱采用Kessler法,伸肌腱采用褥式缝合法;(4)血管重建:用6/0~11/0尼龙线两定…  相似文献   
107.
脑水肿广泛存在于神经外科患者,尤其是严重创伤性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如何有效缓解患者脑水肿、控制颅内压、保持充足的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已经成为目前治疗神经外科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增高患者的焦点。现在神经外科存在两个不同的观点,一个是以追求充足的CPP为目的,另一个是以降低颅内容积(即Lund concept,Lund概念)为目标。笔者综述了Lund概念的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08.
颅骨成形术与外伤性癫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9.
实验性脊髓损伤病理生理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普遍认为急性脊髓损伤包括原发和继发损伤两个阶段。1911年Allenn首先发现将犬脊髓致伤,然后消除伤后的脊髓出血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3年后他提出的脊髓损伤区的周边可能存在的某些生化因素继发了后续损伤。这一观点被扩展应用到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及脊髓缺血、创伤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0.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经目前“标准治疗”(即手术 放疗 全身化疗)后,恶性胶质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仍不足1年。临床及CT观察均证实,几乎所有的恶性胶质瘤术后均要复发,90%以上的复发位于原发灶的2cm以内。虽然目前立体定向放射外科,间质内放疗及超分割放疗等技术相继应用于临床,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但当肿瘤体积较大,界限不清,形状不规则时,仍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同时还有放射性脑损害的可能,加之对技术条件、设备要求高,临床推广应用有一定困难。而常规全身化疗由于血脑屏障的限制,多数化疗药物难以在颅内达到足够浓度,且毒副作用较严重,同时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