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业科学   49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华南籼稻稻米品质性状早晚季间变化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华南双季稻作区种植的常规稻品种大多数都是早晚兼用型品种 ,不少生产上应用的杂交组合也属早晚兼用型。早晚兼用型品种 (组合 )在早晚季种植时稻米品质会有所不同 ,普遍的经验认为晚季稻米的食味品质优于早季 ,但对于稻米蒸煮、外观、碾米、食味等具体品质指标在早晚季的变化尚缺乏深入的量化研究。本文采用国家优质稻谷标准GB/T17891-1999,测定并分析了9个华南籼稻品种 (组合 )在6个试点早晚两季种植的稻谷样品的品质指标 ,试图揭示华南籼稻品种 (组合 )早晚季品质变化的规律 ,讨论了新国标的可操作性。一、材料与方…  相似文献   
12.
丰八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泰国丝苗型优质籼稻新品种 ,2001年2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近年来在广东省有较大面积的示范种植。该品种表现出产量较高、米质优异、有香味、抗病、抗倒性强等特点 ,深受农民群众欢迎。华南双季稻区可早、晚季兼用 ,长江流域作二季晚籼种植 ,且适宜中上肥田种植 ,并适宜作抛秧栽培。一、产量表现该品种1998年各地试种约600hm2,综合表现熟期适中 ,耐肥抗倒 ,产量中上 ,一般单产375~400kg/667m2,高产田达500kg/667m2。1999年晚季参加广东省区试 ,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氮素浓度条件下诱导的硝酸还原酶活性,为水稻控释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个基因型的水稻样本(广恢128、长伦占、矮秀占、BG367、6827、七桂早)在不同生育期内用不同浓度的(0、20%、40%、60%)氮素条件诱导,检测硝酸还原酶活性,得出其变化趋势。[结果]结果表明:在4个不同浓度的(0%、20%、40%、60%)氮素条件诱导下,硝酸还原酶活性表现出一定的相似的规律性。在4种氮素条件诱导下,硝酸还原酶活性在分蘖期都表现为最强,随着生育期向后发展,硝酸还原酶活性逐渐降低,成熟期最弱。[结论]水稻对氮素的吸收与利用主要在生长发育的早期,因此对水稻施加有限的氮肥而要获得高产的最佳时期是在生长发育的早期。  相似文献   
14.
水稻脂肪含量近红外模型的创建及在航天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近红外分析仪,对59份航天水稻种子进行光谱扫描,并用国标化学法对其脂肪含量进行测定.通过近红外定标软件(WinISI III),采用多种计量数学处理方法和不同的回归统计方法进行定标曲线的开发和比较,建立并优化了水稻脂肪含量测定的近红外分析定标模型,其定标标准偏差(SEC)、交叉检验标准误差(SECV )和定标决定系数(RSQ)分别为0.0257 、0.0645、0.9939,应用该定标方程可快速测定水稻脂肪含量,对于航天育种稻种资源的快速鉴定及营养品质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开展种质资源抗锈病分子检测,对甘蔗筛选抗性资源和抗锈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已报道的褐锈病抗性位点Bru1和黄锈病抗性位点G1对中国甘蔗育种中的亲本资源和创新材料进行分析。在164份材料中共检测到‘粤糖07-913’、‘桂糖02-281’、‘赣南05-352’等23份带有Bru1抗性标记的材料,占参试材料的14%。在180份材料中共检测到‘粤糖96-86’、‘桂糖03-8’、‘赣南81-1035’等10份带有黄锈病抗性位点G1的材料,占参试材料的5.56%。‘粤糖96-86’、‘ROC16’、‘ROC22’等6份材料同时带有Bru1和G1位点,可能兼具褐锈病和黄锈病两种抗性。本研究结果可为选择优异抗锈病基因资源,开展杂交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广东南北生态区金银花绿原酸含量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广东北部(韶关)和南部(广州番禺)两个不同生态区的金银花花蕾和叶片绿原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金银花花蕾中的绿原酸含量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北部的金银花绿原酸含量高于南部;叶片中的绿原酸含量地区间差异不显著,没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17.
光强因子对甜糯玉米光合作用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解不同环境光强下鲜食型玉米光合作用特性的变化及其对产量的影响,比较不同鲜食型玉米品种间的差异,以糯玉米香白糯和超甜玉米粤甜3号为材料,采用人工遮光的方法模拟不同的光照强度,分别于苗期、灌浆期测定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ΦPSⅡ)、光合色素(Ch1 a,Ch1 b和Car)含量,并观测收获时的产量构成。结果表明,遮光使玉米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降低,但品种间差异不显著。两品种玉米叶片的Fv/Fm在苗期和灌浆期均随光强的减弱而增加,ΦPSⅡ在苗期随光照的减弱而增加,但在灌浆期随光强减弱是递减的;在相同光强环境下,苗期香白糯的Fv/Fm和ΦPSⅡ大于粤甜3号,灌浆期粤甜3号的Fv/Fm和ΦPSⅡ大于香白糯。环境光强减弱对甜糯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是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显著下降;甜、糯玉米均发生光抑制现象,且品种间、不同的生育期间弱光适应性有差异;弱光下穗长、行粒数、裸穗鲜质量显著下降是减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为了能够更加准确高效及时地对不同的水稻品种进行鉴定区分,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3个优质水稻品种(象牙香占、抗白软占、抗倒丝苗)进行了SSR分子标记鉴定。对分布于水稻不同染色体上的73对SSR引物进行筛选,有8对能够在3个试验品种中显示较好的多态性。这些有多态性的8对引物分布在5条不同的染色体上。其中单用引物RM551就可以将3个供试品种完全区分开。其它7对引物之间相互组合使用也可以对3个供试品种进行很好的区分。试验表明将SSR分子标记技术应用到水稻品种的鉴定区分是一种完全可行,且高效简洁的方法,可以应用到实践生产中。  相似文献   
19.
为了能够更加准确高效及时地对不同的水稻品种进行鉴定区分,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3个优质水稻品种(象牙香占、抗白软占、抗倒丝苗)进行了SSR分子标记鉴定。对分布于水稻不同染色体上的73对SSR引物进行筛选,有8对能够在3个试验品种中显示较好的多态性。这些有多态性的8对引物分布在5条不同的染色体上。其中单用引物RM551就可以将3个供试品种完全区分开。其它7对引物之间相互组合使用也可以对3个供试品种进行很好的区分。试验表明将SSR分子标记技术应用到水稻品种的鉴定区分是一种完全可行,且高效简洁的方法,可以应用到实践生产中。  相似文献   
20.
超甜玉米果穗形态和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采用杂种优势和Hayman分析方法,研究了超甜玉米商品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遗传特性,结果表明:超甜玉米秃顶长和行粒数易受双亲影响,加性效应起主导作用。含糖量和果皮厚度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而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对数都在3对以上,它们的狭义遗传力分别是53.0%和29.6%;其中控制含糖量的加性效应比显性效应更重要,而控制果皮厚度的显性效应比加性效应更为重要,同时有超显性现象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