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业科学   3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连续施氮对半干旱地区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田间试验,连续4 a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黄绵土土壤中,随施氮量的增加,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连续4 a施氮105 kg/hm~2时,春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春小麦产量与生育期降水量呈极显著线性相关水平,说明生育期降水极显著影响春小麦产量水平,并与降水年型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73.
进境粮谷携带的有害生物种类多,疫情复杂,下脚料中更容易携带杂草种子等有害生物,如果处理方式不当会增加疫情传播风险。本文就目前下脚料无害化处理方式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结合监管工作和企业操作实际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进境粮谷下脚料无害化处理和监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为推动成都和资阳(以下简称“成资”)同城化率先突破,加速成资“八个同城化”。本文采取区位商和比较优势理论,分析成都和资阳两地农业优势,指出成资农业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体制机制、产业、农业科技和政策四方面提出推动成资农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加速推进成资现代农业全面融合和错位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75.
<正>怎样应对幼龄仔貂死亡率高是养貂户的困惑。每年仔貂的生产数量平均在7~8只,1周龄时有30%的仔貂死亡,到3周龄时存活率不到50%,有的貂场甚至出现全窝覆灭。是什么原因致使仔貂成活率低?笔者做了一番调查,归纳出以下几种主要情况,望能给养殖户以启示。1母性差所有貂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新留种的母貂支撑整个貂场的繁殖,新留种的母貂中只有少数母貂母性温和,护仔性强。每年换新母貂、新品  相似文献   
76.
77.
台湾渔业部门的延绳钓冷冻渔船采用漂流延绳钓法捕捞热带海域的金枪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这类渔船中,小型的配备船员18人,每天使用2200个钓钩捕鱼;中型的配备22名船员,使用3000个钓钩;大型的有船员28人,使用4000个钓钩。  相似文献   
78.
捕鱼电筒     
日本一家公司研制成功一种供捕鱼用的小型光纤电筒, 这种电筒由45根光学纤维组成,可发出200多点微光,很象水中浮游动物或小虾的眼睛,  相似文献   
79.
日本渔业专家在一次“鱼类对网具的反应”的国际讨论会上发表了他们对拖网捕捞狭鳕的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80.
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不同种植模式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设置了苜蓿-苜蓿(L-L)、苜蓿-休闲(L-F)、苜蓿-小麦(L-W)、苜蓿-玉米(L-C)、苜蓿-马铃薯(L-P)和苜蓿-谷子(L-M)6个处理,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和碳通量测量系统LI-8100对苜蓿后茬轮作不同作物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动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田土壤表现为CO2源、N2O源和CH4吸收汇,且呈现夏秋高,春冬低的季节性变化特征。L-L处理的CO2累积排放量最高,L-W处理较之降低了42.43%;L-C处理的N2O累积排放量最高,L-P处理最低;CH4吸收量以L-M处理最高,较L-F和L-L分别增加了62.71%和31.87%,综合增温潜势表现为L-L>L-M>L-C>L-P>L-F>L-W。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O2、CH4、N2O排放量与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土壤温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土壤水分在不同土层有显著相关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土壤温度、过氧化氢酶是CO2和CH4排放的主导因素,土壤温度极显著影响气体排放,N2O排放主要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综合来看,与长期苜蓿连作相比,黄土高原地区苜蓿种植一定年限之后轮作粮食作物能减少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弱农田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其中以小麦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