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1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1.
裙带菜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的海产藻类。由于裙带菜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被人们普遍认识。特别是裙带菜含碘、钙、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有降血脂,使皮肤细嫩和抗衰老的作用。日本和一些发达国家称其为“美容菜”,销路看好。国内对裙带菜的食用和营养价值也有了充分的认识,内销也很好,裙带菜加工产品成了国内比较热门的抢手货。科技人员攻克了苗种和养成技术的关键,使养殖生产发展很快,产量逐年提高。近年来又研制出盐渍裙带菜加工机组,盐渍裙带菜的加工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对裙带菜盐渍的工艺作了比较详细的叙述,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钾是维持植物生长和水分高效利用的重要生命元素,特别在当前干旱化趋势增强的背景下尤为重要。但是,前人关于植物钾元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局部尺度上,仍然不清楚大尺度上不同草本功能群叶片钾含量的空间格局及控制因素有何差异。  方法  本研究基于中国164个地点739种草本植物,旨在揭示不同功能群叶片钾含量的空间格局及其与气候、土壤养分之间的定量关系。  结果  (1)中国草本叶片钾含量随纬度线性增加,但随经度线性降低。并且不同草本功能群叶片钾含量的空间格局存在差异。(2)总体上来说,中国草本叶片钾含量主要受湿润指数和土壤全氮的共同影响。(3)不同功能群叶片钾含量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如一年生草本叶片钾含量主要受湿润指数和土壤全氮的共同作用,而多年生草本只受土壤全氮的影响。低钾利用效率草本的叶片钾含量主要受湿润指数和土壤全氮的影响,而高钾利用效率草本则受土壤全氮和全磷的作用。菊科和莎草科植物叶片钾含量的主控因素为土壤全氮,而禾本科植物为湿润指数。  结论  本研究首次系统比较和揭示中国不同草本功能群叶片钾含量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的异同,对理解全球干旱化趋势日趋严峻背景下植物功能群的适应策略以及植物群落组成动态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3.
欧亚大陆水青冈种群遗传多样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该文应用凝胶电泳法测定中国水青冈3个种,即米心水青冈、巴山水青冈和亮叶水青冈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了各物种种间、种内的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 同时与欧洲水青冈进行了对比,探讨不同环境下水青冈的地理变异及其变异的机制. 所测定的酶系统包括:过氧化物酶(PX1和PX2)、磷酸葡萄糖脱氢酶(PGD)、酸性磷酸化酶(ACP和ACP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1、GOT2和GOT3)、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磷酸果糖异构酶(PGI)、甲基萘醌还原酶(MNR)、葡萄糖磷酸变位酶(PGM1和PGM2)和苹果酸脱氢酶(MDH1和MDH2)10种酶系统. 研究结果表明,各物种特有等位基因是分析遗传多样性的关键,不同季节气候和不同地理条件下,水青冈种内基因频率和等位基因表达也不同. 亮叶水青冈和米心水青冈都含有较多的特有等位基因,是相对独立和分布范围广泛的树种;亮叶水青冈与巴山水青冈的亲缘关系最近,而米心水青冈与亮叶水青冈和巴山水青冈的亲缘关系都远.但这几种与欧洲水青冈相比,又相对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14.
额济纳绿洲胡杨种群繁殖物候节律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额济纳绿洲分布胡杨种群的繁殖物候节律特征及其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胡杨生态生物学特性、并为胡杨种群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额济纳绿洲分布的胡插种群的繁殖物候完全适应当地环境条件,并在雌雄不同龄级的个体和群体及种群整体等水平上,形成适应风媒的形态特征和相对稳定独特的"大量、个体相对集中、群体相对分散、雌雄异步开始、近同期结束"的较为独特的开花模式和拥有杨属植物中最长的花果物候期的繁殖物候节律。花期和种子散布期这两个最重要的繁殖物候期在时间位上分别所依托河流的春汛和秋汛相吻合,是胡杨中生起源以及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对逐渐形成的环境条件水热变化规律响应的过程中形成的独特适应机制,是其有别于典型荒漠植物和杨属其它植物的重要特征。也揭示了胡杨种群的生存和发展对荒漠内流河的深刻依赖。  相似文献   
115.
本文所涉及是的一个关系到人类种群与自然资源和环境相互关系的重要问题。由于森林生态系统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在不同的气候带和不同的动、植物区系内作长期的联网作研究。天然林和人工林均具有许多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诸如:能量、水、植被的新陈代谢。食物链(网)以及维持“持久林业”的森林生产力,等等,均列入研究内容,在中国,作者按七个有林气候带提出首批应建的12个定位站,实行联网研究。  相似文献   
116.
海南与台湾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揭示海南与台湾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机制 ,该文统计了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在东南沿海省区的分布 ,分析了海南、台湾与东南沿海大陆的关系 .结果表明 :东南沿海各省特有属植物的相关系数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海南和台湾与东南沿海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海南与广东和广西关系最为密切 ,台湾与福建最为密切 ,这种关系与植物区系的联系是一致的 .台湾虽然脱离大陆比海南早 ,其特有属的成分比海南复杂 ,然而特有属数量却比海南少 ,特有化程度也低 ,原因可能是海南更为接近滇东南 -桂西这一特有植物的残遗中心 .台湾特有属与西南、华中地区联系紧密 ,可能与第三纪、第四纪时西南植物向东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17.
该文选择尖峰龄、五指山和霸王岭3处典型的生态系统类型的保护区,通过实地调查,结合现有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采用统计各保护区的高等植物、陆生脊椎动物的各分类单位的数量、种属分类分布格局、特有成分和主要保护物种分布状况的方法,分析不同保护区物种分类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高等植物分类多样性方面:蕨类植物在海南的高等植物中占有较大比例;裸子植物在种子植物中占较小比例;各保护区种子植物的科都占海南的90%左右;属的比例为80%;种的比例在70%左右.初步统计3个保护区的种子植物约2 600种,占整个海南种子植物的93.4%.可以认为3个保护区包含海南热带森林的大多数物种.同时,初步构建了分类多样性指数.属特性及其分类分布格局的研究表明各类属的变化规律符合幂函数规律,说明单种属和寡种属占有较大的优势;而热带森林破坏对于多数单种属种群动态影响较大.3个保护区共有17个特有属,尖峰岭的特有属多样性最高.高等动物分类多样性方面尖峰岭种类最丰富,霸王岭次之,五指山最低.而对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的分类多样性的角度比较,五指山在3个保护区中具有最高多样性,有更高保护价值.对霸王岭近30年动物多样性变化分析表明,生态系统中高等动物脆弱性相对较高,而热带森林的锐减和生境的破碎化导致了很高物种灭绝速率.  相似文献   
118.
玉米株型与穗部某些性状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1998年对6个玉米品种的穗位叶叶长,穗位叶及穗位叶上一、二叶,下一、二叶的茎叶夹角,玉米果穗直径,穗轴直径,穗粒列数性状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穗位叶叶长与果穗直径密切相关,其相关系数r为0.9561,即穗位叶长的品种表现出穗的直径大,穗粗.近穗位叶茎叶夹角平均值与穗轴直径及穗的子粒列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9725和-0.9369.茎叶夹角大的品种穗轴直径小,穗的子粒列数少.茎叶夹角小的品种,穗轴直径大,穗的子粒列数多.  相似文献   
119.
县古辣镇农机站,1992年前只是单纯行政管理模式的农机站,1992年后己办成“立足农业、面向农村”的有农机管理服务、农机培训、农机供应、农机维修、农机油料供应、农机推广、农机监理、农机机耕队等8个较为完善的农机服务体系组织.创出了一条自我积累和自我发...  相似文献   
120.
【目的】生态输水工程实施后,胡杨种群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但恢复效果远不如与其生态位高度重叠的多枝柽柳显著。本研究拟探讨不同土壤水盐环境下,胡杨种群的适应优势是否受到多枝柽柳伴生的影响,以期为胡杨林的保护管理和绿洲生态输水方案制定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本研究以西北干旱区河岸林群落的关键建群种胡杨和多枝柽柳为研究对象,选取目前野外常见的两种土壤水盐生境(相对高水高盐和水盐适中),分析两个物种种群空间分布及其与水盐的相互关系。【结果】(1)在相对高水高盐的环境中,胡杨种群呈现衰退趋势,幼龄木极少且更新受限,而多枝柽柳则表现稳定状态。水盐适中的环境中,胡杨种群结构稳定,各龄级相差不大,多枝柽柳种群则表现为增长趋势。(2)不同土壤水盐条件下,两个物种主要以聚集分布为主以抵抗不良环境的胁迫,胡杨幼苗的生长还会受多枝柽柳伴生抑制。(3)不同的土壤水盐条件会造成两物种多度的差异。多枝柽柳与胡杨种群个体数的比值均与盐分呈正相关,但在盐分含量不高时,随水分的增加,多枝柽柳种群个体数量减少,胡杨种群个体数量则增多。【结论】本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除环境过滤作用外,多枝柽柳的竞争也是目前胡杨在演替过程中表现出衰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