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业科学   17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茶红素化学及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红素是一类异质的酸性酚性色素的总称,其主要前体物为儿茶素和茶黄素类.它与红茶的色泽、汤色、浓度和强度等品质密切相关.由于茶红素的异质性,其溶解性和色谱学性质相差较大,化学结构还不清楚.目前茶红素主要制备方法仍然是经典的有机溶剂分级提取法.尽管茶红素单体的分离纯化尚未见诸报道,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研究者在体外实验和动物学研究中发现,茶红素与儿茶素、茶黄素相比,存在一些相似的生物学活性,如抗氧化、抗癌、抗肿瘤、抗突变、抗炎、抗白血病、预防肥胖,甚至有抗神经毒素作用.茶红素作为红茶中含量最为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2.
祁门红茶加工过程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祁门传统工夫红茶和红碎荼两种加工工艺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红碎茶在加工过程中,β-葡萄糖苷酶在萎凋结束时,酶活达到最高,以后持续下降;而工夫红荼至揉捻阶段酶活升至最高;低温有利于酶活性的保持。  相似文献   
113.
茶树转录组中SSR位点的信息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茶树全转录组的高通量测序获得的127 094条Unigenes来发掘茶树转录组SSR功能性标记。在这些序列中共搜索出12 242个SSRs,分布于10 325条Unigenes中,出现频率为9.63%。茶树转录组SSRs的平均长度为16 bp,平均分布频率是1/3.68 kb。在茶树转录组的SSRs中,二核苷酸重复是主要的类型,占总SSRs的63.78%。茶树转录组SSRs共包含181种重复基元,二核苷酸重复基元CT/AG和TC/GA是优势重复基元类型,分别占总SSRs的23.84%和23.58%。同时对这些SSR的可用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4.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在植物界广泛分布的酚性组分,目前已知的黄酮类化合物单体已达8 000多种.众多研究表明黄酮类有包括抗突变、抗肿瘤、治疗心血管疾病等广泛生物学活性,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它减少自由基形成和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本文综述了黄酮类物质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和其结构的关系,并对黄酮类化合物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5.
本文对茶黄色素(Typ)化学成分及其对油脂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茶黄色素含有茶叶中大部分生物活性物质,是一类人体多功能保健食用色素并具有优异抗氧化活性,对油脂抗氧化作用比维生素E、C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强得多,在食用、油脂工业和药物应用上有美好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16.
供给茶树根部的氨在新梢萌发前主要以茶氨酸,谷酰胺和精氨酸贮存在根叶部。茶树结束休眠,开始生长时,这些化合物转移到生长点(新梢),茶树特有的酰胺——茶氨酸也集中在新梢,其在新梢中的积累不仅由于根部的大量供应,而且也因新梢的缓慢利用所致。L—旦氯酸—DL—磺基羟亚氨酸(MSO)参与氨基酸,酰胺,特别是茶氨酸的组成。  相似文献   
117.
为了选取合适的内参基因来分析培养基中前体物诱导及对照的茶愈伤组织中茶氨酸代谢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利用GenBank上登录的茶树基因序列以及通过构建文库测序所得的基因(具有完整的阅读框)共7个持家基因设计引物。在分析这些引物的扩增效率和特异性后,测定了它们在茶愈伤组织生长过程中(对照和愈伤培养基中添加含氮外源物的情况下)的表达水平。利用geNorm 和NormFinder软件分析了这些持家基因的稳定性,确定在该条件下合适的内参基因为β-actinGAPDH。  相似文献   
118.
微波、超声波对茶叶主要化学成分浸提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浸提工艺是影响茶饮料品质的关键环节之一。如何在低温短时浸提条件下保持茶叶良好的品质和较高的内含成分浸出率,是茶饮料生产工艺急待解决的难题。尝试将微波、超声波应用于茶饮料浸提过程中,研究了两种浸提方法对茶叶主要化学成分浸出的影响,结果显示微波、超声波对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的浸出率与常规浸提法相当,对蛋白质、果胶等大分子物质的浸出有抑制作用。分析了不同浸提方式茶汤中主要儿茶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超声波浸提茶汤中主要儿茶素的含量高于其它浸提方式。微波、超声波处理适合于茶饮料的浸提。  相似文献   
119.
辐照降解绿茶甲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0Coγ射线辐照降解茶叶中甲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经5kGy辐照后,分别喷施过2种农药的茶鲜叶中,甲氰菊酯的降解率为7.3%,溴氰菊酯为14.7%;加工为成茶后的绿茶中甲氰菊酯的降解率为2.2%,溴氰菊酯为12.1%。甲氰菊酯在茶鲜叶中的辐照降解率比在绿茶中高5.1%,溴氰菊酯在茶鲜叶中的辐照降解率...  相似文献   
120.
根据中国科协和安徽省科协“十五”期间事业发展计划,以及中国茶叶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工作计划,本届理事会在安徽省科协和安徽省民政厅的领导下,在中国茶叶学会的指导下,在挂靠单位及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广大会员的关心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努力为广大茶叶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发展安徽省茶叶科学技术服务的指导原则,为富民强省、为推动安徽茶叶科学技术进步、促进安徽茶业经济发展,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近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分以下方面作简要汇报。12004年度工作总结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