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2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新发展,城乡水生态环境建设与河道拦水构筑物的结合日趋紧密,河道拦水构筑物在满足河道水利工程防洪、供水灌溉功能的同时,需要着重提高城乡规划的景观效应。传统拦水构筑物橡胶坝在行洪安全、景观效果上已经逐渐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下河道拦水构筑物的设计要求,通过调查分析和对比,归纳总结了5种新型拦水闸的技术特点以及应用情况,为河道水利工程拦水构筑物的选型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邵宁  闫永生  于培志 《油田化学》2019,36(3):388-393
针对目前国内压裂液稠化剂使用浓度较高的问题,以十水四硼酸钠为主原料,在NaOH的催化剂作用下,与乙二醇、三乙醇胺和多羟基醇进行络合反应,合成了适用于低浓度压裂液体系下的有机硼交联剂JS2-6,通过红外光谱对交联剂JS2-6以及HPG/JS2-6交联形成的冻胶分别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该交联剂与较低浓度的羟丙基胍胶所形成压裂液的延缓交联性能、耐温抗剪切性能、滤失性能、破乳性能和摩阻性能。通过实验得到的低浓度压裂液体系配方为:(0.3%~0.35%)HPG+0.2%杀菌剂FHS-18+0.2%助排剂F220+0.3%黏土稳定剂DS-208+0.1%交联促进剂+(0.02%~0.04%)p H调节剂,交联比为100∶(0.2~0.3),体系适用温度为60数150℃。通过调节体系的pH值,有效延长交联时间可达90 s。在温度140℃、剪切速率170 s~(-1)下剪切90 min,压裂液的黏度保持在150 m Pa·s左右,具有优异的耐温耐剪切性能。该体系在120℃时滤失系数最低为7.12×10~(-4)m/min~(1/2),滤失量28 mL,能有效减少地层伤害。在120℃破胶后的破胶液与煤油间的界面张力1 mN/m,破胶液黏度较低,对地层伤害率低,且具有低摩阻的特点,可达到易排液的使用要求。图9表3参17  相似文献   
23.
热分析在铸造检测与控制技术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热分析作为一种有效的测量及控制的工具 ,广泛地应用于铸造行业中。热分析法从发展过程看 ,可分为TA、DTA、CCA法。本文综述了热分析技术在行业的主要应用及其简要原理以及热分析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4.
用热膨胀测量和热分析方法测定了Nb对灰铸铁共析温度、共晶凝固温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在灰铸铁升温过程中,由于富Nb相对C原子的拖曳作用,以及富Nb相降低了渗碳体的溶解速度,从而降低了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温度,提高了铸铁的高温稳定性;(2)在灰铸铁降温过程中,由于晶界处的Nb析出,降低了奥氏体的不稳定性,以及富Nb相中Nb对C原子的拖曳作用,推迟了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3)Nb降低了灰铸铁的共晶凝固温度。  相似文献   
25.
采用Uddeholm热疲劳方法测定了Nb对灰铸铁热疲劳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Nb的加入能够提高灰铸铁的抗热疲劳性能,随着w(Nb)的增加,试样最大裂纹深度和宽度都逐渐减小;(2)由于Nb细化石墨使裂纹源减少和裂纹扩展途径变细,Nb元素能够改善材料表面经热疲劳处理后恶化的性能。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页岩气钻井的研究和分析,综合比较国内外油基钻井液堵漏技术的不足,研究了一种油基钻井液用凝胶堵漏体系。通过红外测试、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凝胶体系的相关组分,证明了结合剂合成成功。通过高温高压养护釜进行养护,使用压力实验机测定凝胶堵漏体系的抗压强度可以达到3.2 MPa,室内实验显示化学凝胶流变性好,密度可调(0.77~1.3 g/cm3),成胶强度可调(1.7~3.2 MPa);同时凝胶体系和油基钻井液之间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向凝胶堵漏体系中加入20%油基钻井液后抗压强度也可以达到1.8 MPa。现场应用显示油基钻井液用凝胶堵漏体系的抗压强度可以达到6.8 MPa,表明该凝胶堵漏体系具有优异堵漏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PVC涂层膜材料的光氧老化机理;系统地介绍了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和自然老化试验方法及参照的国内外标准,并对材料老化后的测试方法做了介绍;最后分析了PVC膜材料在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和自然老化试验下的相关性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