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3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运用多功能光化学反应仪,对八氯代二苯并二噁英和呋喃(OCDD和OCDF)在正己烷中的紫外光解
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CDD及OCDF的降解主要是通过脱氯反应,OCDD在正己烷溶液中脱氯反应优先
发生在侧位 (2 ,3 ,7 ,8 )上,而OCDF的光解脱氯反应优先发生在邻位(1 ,4 ,6 ,9 )上。
同时OCDD和OCDF在正己烷中的光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增加汞灯功率,可加快OCDF在正己烷溶液中
的光解速度。  相似文献   
22.
为了找出多环芳烃生成二噁英的反应途径,选取了多环芳烃中具有代表性、和二噁英结构比较类似的芴作为多环芳烃的模型化合物,以氯化铜和石英砂作为模拟飞灰的基本成分,比较添加氯化铁、氧化铜或者在气氛中添加氯气对二噁英生成的作用.结果显示,模拟飞灰氧化性的增强使反应向从头合成反应机制的方向移动,氯化性的增强使反应向前驱物反应机制反应方向移动.无论是模拟飞灰氧化性的增强或者氯化性的增强,生成的二噁英的毒性当量都有所增加,但是后者的作用更为显著.芴在模拟飞灰催化生成二噁英的反应是从头合成反应机制和前驱物反应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3.
五氯酚在飞灰表面低温反应生成二口恶英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管式炉上研究了不同试验条件飞灰/五氯酚生成二口恶英的分布特性.采用色质联机(HRGC/LRMS)测定了PCP中以及生成产物中的二口恶英含量.结果表明,生成产物中的二口恶英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总的二口恶英中以PCDDs为主,比例高于97%,PCDDs中主要同系物是六至八氯代PCDDs.分析了飞灰含量以及氧含量对二口恶英生成的影响,二口恶英生成量随着飞灰中含碳量的增加而增大,氧含量是控制二口恶英生成的关键因素,氧含量在6.7%时生成的二口恶英总量及毒性当量值最小.对试验中产生的二口恶英进行了质量平衡,为进一步研究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口恶英排放以及分布特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预处理方法──同时蒸馏萃取法(SDE),用该法提取的香椿叶精油经GC/MS分析,共检出71个组份。  相似文献   
25.
甘草酸三钠的裂解/GC/MS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将居里点鲜明解器与GC/MS联用,对烟草提取物甘草酸三钠的热解产物进行分析,筮检出38个组份,并对裂解条件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6.
考察了不同热解终温下木块和稻壳在回转窑内热解产物-燃气、焦油和炭的成分和性质的变化。在试验温度范围内,热解气体热值约10.0-15.9MJ/Nm^3,密度1.21-1.52Nm^3/kg,且随热解终温变化呈规律性变化,木块炭的热值为29.0-33.9MJ/kg,稻壳炭则为17.6-20.8MJ/kg,热解终温的提高使炭中挥发份的降低,灰分增多,从而导致热值的降低;炭的C含量高于原始物料的C含量,而H、O则相反;元素残留率的计算表明,热解过程中H和O元素的脱除易于C元素。热解终温对焦油中饱和烃、芳香烃成分含量的影响不大,饱和链烃成分主要集中为C14-C34正构烷烃和含末端双链烯烃的碳分子链,芳香烃主要为蒽(菲)、芘、萤蒽及各自衍生物的稠环芳烃。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介绍了香椿叶精油经GC/MS分析,共定性检出55种化合物,其中含氧化合物38种、碳氢化合物15种、含氮化合物2种。  相似文献   
28.
温度和气氛对PAHs由从头合成反应生成PCDD/Fs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产生的多氯二苯并二恶英(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是一类剧毒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多环芳烃是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上二恶英生成的一种主要的碳源.在小型试验用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了温度和燃烧气氛中氧对多环芳烃在模拟飞灰(MFA)的催化下,由从头合成反应生成二恶英的作用.烟气样品参照USEPA1613方法收集,并采用高分辨色谱,低分辨质谱仪进行分析.给出了反应中生成的二恶英的分布特征与温度、氧含量的关系,二恶英的分布特征包括二恶英的总排放量、毒性当量(TEQ)和PCDDs/PCDFs的比例.结果显示,PAHs反应生成的PCDFs的量要比PCDDs高出几倍,在二恶英的生成过程中存在一个最优化的温度区间和氧含量范围,二恶英的毒性当量随着氧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并讨论了温度和燃烧气氛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9.
燃煤飞灰中重金属元素分布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子光谱吸收分析仪和原子荧光分析仪对杭州某热电厂 2 2 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在不同工况燃烧时电除尘器飞灰中重金属元素Cd、Cr、Pb、Cu、Ni、Hg的含量进行了分析 ,并研究了锅炉负荷和Ca/S比变化对飞灰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飞灰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一般存在以下关系 :Hg 相似文献   
30.
湿法除尘对垃圾焚烧炉中二恶英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机测定了150 t/d垃圾焚烧流化床锅炉不同工况下湿法除尘器前后烟气中二恶英(PCDD/Fs)的含量,不同工况下湿法除尘器脱除烟气中二恶英的效率分别为87.33%、99.53%、85.84%,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恶英含量均小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1ngI-TEQ/Nm3),试验结果表明湿法除尘器是较为有效的脱除二恶英的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