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0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1.
"建筑设计与场地支持"是《建筑设计基础三》课程中的第一环节,作为建筑设计方法课程的重要基础内容,本环节重点讲授场地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理解场地是一切建筑活动的起点和终点,认识到建筑是在从场地到场所的转化过程中产生,理解场地也是理解建筑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2.
段德罡  曹力尹 《规划师》2009,25(11):59-66
基于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中的问题和矛盾的分析及对可持续旅游实现方法的反思,提出“可逆式”的旅游规划模式,以期缓解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的矛盾,延长旅游生命周期,这是对我国可持续旅游规划方法探索的一种尝试。研究详细论述了“可逆式”模式的目标、思路、载体、主体及方法步骤等内容,并结合实际旅游规划项目对该模式的实际应用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3.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要求明确划定“四区”,即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和已经建设区。本文通过对基本生态理论的解读和各类生态空间要素的分析,在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和用地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中心城区"四区"划定方法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段德罡  高莉  黄晶 《城市规划》2019,43(5):73-86
当前政府主导的大量运动式村庄规划与建设虽具有规模广、见效快的特征,但着眼短期成效的政治诉求为村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而村庄规划评价的缺失导致许多问题得不到纠正,使村庄规划与建设水平裹足不前。临潭县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规划具有我国运动式村庄规划建设的普遍特征,本文以其为研究对象,开展村庄建设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研究,基于综合评价方法框架从评价主体、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5个方面界定村庄规划实施评价理论范式,构建包含执行评价、实效评价和社会评价3个领域的综合评价体系;并选取长川乡敏家咀村作为案例村开展实证研究,详细探究该村庄建设规划的实施成效及其原因,为增强规划效用提供建议,同时也为目前快节奏的村庄规划与建设的优化与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5·12"大地震对城镇和乡村带来了巨大的破坏,除了地震自然力导致的损失外,次生灾害也导致了巨大的损失.自然灾害的发生虽然不能人为控制,但通过合理的城乡建设可以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并降低损失."5·12"地震对于城乡建设发展是一次机遇,可以结合城乡恢复重建将城镇、乡村建设中的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加以解决.通过对秦巴山区城乡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结合震后恢复重建,进行今后秦巴山区城乡发展的若干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推进我国山区城乡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5·12”大地震对城镇和乡村带来了巨大的破坏,除了地震自然力导致的损失外,次生灾害也导致了巨大的损失.自然灾害的发生虽然不能人为控制,但通过合理的城乡建设可以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并降低损失.“5·12”地震对于城乡建设发展是一次机遇,可以结合城乡恢复重建将城镇、乡村建设中的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加以解决.通过对秦巴山区城乡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结合震后恢复重建,进行今后秦巴山区城乡发展的若干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推进我国山区城乡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段德罡  陈炼 《规划师》2020,(6):76-79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各省市先后启动重大事件一级响应,构建应急响应系统,一时间社会协调、卫生防疫、城乡管理、慈善公益和科研教育等面临严峻考验。城市成为抗疫的"主战场",乡村则是抗疫的"大后方"。文章以笔者"被困"的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X村的所见所闻为基础,尝试从多学科融合的角度,思考在疫情过程中乡村治理的应对及暴露的问题,并尝试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新时期乡村治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辞海》[1]定义:智慧,“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乡土,“家乡,故乡”。乡土智慧应该是土生土长、通过一代代人流传下来的,能经得住时间检验的真知灼见,可以是社会伦理、思想观念,也可以是方法技能、建造技艺……[2]传统村落记录着一个民族、族群“从何而来”,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其中蕴含着大量的乡土智慧。这些智慧或明确了村庄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或解决了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或利用自身制度规范了村庄的自我生长,是村寨空间营建不能脱离的“生命土壤”,村寨选址、肌理格局、民居形式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9.
延续与发展——一条旅游发展轴的诞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德罡  洪亘伟 《规划师》2003,19(5):26-30
目前,平遥古城旅游业发展尚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基础服务设施较差等问题,新一轮总体规划又偏重于古城保护,忽视新区建设。因此,有必要建构一条从双林寺—古城的城市级“旅游发展轴”,以挖掘平遥古城旅游产业深层次发展的潜力,同时也对总体规划做一个有力的补充。  相似文献   
20.
<正>探索乡村人居转型重构规律,推动新型城乡关系建设黄勇(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本学术对话主持人):“三农”问题历来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尤其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发展阶段,乡村振兴更加成为国家应对国际国内一系列发展挑战和机遇的关键抓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