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6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该文介绍鸵鸟油组成、性质和开发现状,综述鸵鸟油消炎镇痛、保护心血管、促进创面愈合、保护胃粘膜、保湿、抗氧化、抗紫外线等活性功能;鉴于鸵鸟油独特脂肪酸组成,因而其具有特殊生化和理化特性,在医药和化工等行业有着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2.
为探究安溪肉桂清咽保健功效,文章以急慢性咽喉炎主要致病菌乙型溶血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普通变形杆菌等为体外抑菌模型,进行安溪肉桂的体外抑菌试验研究,并采用大鼠棉球植入试验和大鼠足趾肿胀试验进行体内清咽功效评价。结果表明,安溪肉桂对三种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对乙型溶血型链球菌的抑制效果最佳,其次是肺炎链球菌,对普通变形杆菌的抑制效果较弱。高中低剂量肉桂茶提取物均能明显减少大鼠足趾肿胀度及棉球肉芽肿重量,且2 g/kg剂量能够降低血清TNF-α、IL-6、IL-1β含量。  相似文献   
153.
目的确定浙江红茶化学成分与感官品质关系。方法以龙井43和迎霜春梢一芽二叶为原料,采用不同萎凋工艺处理的红茶,通过主要化学成分测定和感官品质鉴定,结合通径分析,探究红茶主要化学成分与感官品质的关系。结果茶多酚及其衍生物之间与红茶感官品质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表现相对较弱;茶多酚(X_1)、游离氨基酸(X_2)、茶黄素双没食子酸酯(theaflavin-3,3′-digallate,TFDG,X_4)、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X_7)、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X_8)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X_9)与感官品质呈负相关,茶黄素(theaflavin,TF1,X__3)、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heaflavin-3-gallate,TF-3-G,X_5)和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heaflavin-3′-gallate,TF-3'-G,X_6)与感官品质呈正相关,X_1、X__3、X__4、X__5和X__7通过X_6间接作用的通径系数均在1.3以上,远远高于其他间接作用的通径系数。结论影响浙江龙井43和迎霜所制的春季红茶品质的最主要成分是茶黄素单体TF-3'-G。  相似文献   
154.
以花椒籽为原料,采用超声波-双酶协同提取花椒籽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考察酶的添加量,酶解pH、温度、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分析其溶胀力、持水力,结合水力、结合脂肪能力、乳化力以及对NO2-和胆酸钠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花椒籽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花椒籽按料液比1∶25(g/mL),pH=2,加入2%的胃蛋白酶,37℃,100 W超声波协同酶解80min;再调节pH=5,加入2%糖化酶,50℃,超声(100 W)协同酶解40min,在此条件下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68.15%.提取的花椒籽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其溶胀力、持水力、结合水力分别为3.40mL/g、2.76g/g、2.10mL/g,对NO2-和胆酸钠表现出良好的吸附能力,可作为膳食纤维开发的新资源.  相似文献   
155.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聚丙烯酰胺乳液.研究了单体配比、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对聚合乳液的制备及稳定性的影响.应用实验表明,制备的乳液加到草浆中,通过对纸张的裂断长、耐破指数、撕裂指数、耐折度等的测定,发现当乳液的用量为0.8%时,对提高纸张的干强度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6.
PVA-BA-MTA三元共聚物乳液增干强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秀芳 《湖南造纸》2006,(2):22-23,29
通过采用聚乙烯醇(PV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MTA)为原料,采用无乳化剂乳液聚合法,制备出了一种阳离子共聚物乳液。测定了此乳液的转化率并考察了稳定性;同时发现当单体配比m(BA):m(MTA)85:15时,引发剂(NH4)2S2O8为单体量的0.3%制得共聚物,其用量为1.2%(对绝干浆)时。可使纸张的环压指数提高29.86%,抗张指教提高30.92%。  相似文献   
157.
曼尼希碱缓蚀剂在盐酸中对N80钢缓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曼尼希碱缓蚀剂并研究其性能。方法利用失重法研究缓蚀剂缓蚀效率与缓蚀剂的质量浓度、盐酸质量分数、腐蚀温度、腐蚀时间的关系,确定缓蚀剂的吸附曲线。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缓蚀剂的综合性质。利用扫描电镜观察腐蚀前后N80钢片的表面形态。结果缓蚀剂缓蚀效率随缓蚀剂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随测试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随盐酸质量分数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随腐蚀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减小。60℃时,在质量分数为15%盐酸中浸入4 h、缓蚀剂添加量在1.0 g/L的条件下,缓蚀剂缓蚀效率为99.18%,腐蚀反应的活化能由56.34 k J/mol提高到了86.54 k J/mol。缓蚀剂在N80钢表面符合Langmiur吸附模型,吸附吉布斯自由能为-29.94 k J/mol。极化实验结果显示该缓蚀剂为以阴极抑制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阻抗谱图显示添加缓蚀剂后,阻抗明显增大。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缓蚀剂有效抑制了盐酸对N80钢片的腐蚀。结论所制备的缓蚀剂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中对N80钢片有良好的缓蚀效果。  相似文献   
158.
虎杖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虎杖水提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测定了各部分的酶抑制活性,并对虎杖酶抑制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乙酸乙酯部分活性较高,比水提液提高了8.16%,其抑制成分在35~55℃间有较高的热稳定性,最佳作用浓度为60mg.mL-1,且抑制作用迅速。  相似文献   
159.
采用改性剂PA对不饱和聚醚HPEG进行端羟基改性,得到改性聚醚,再将其取代部分HPEG,然后与AA共聚,制得疏水改性减缩型聚羧酸减水剂PA-PCE。经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改性聚醚及PA-PCE进行了表征,另一方面,通过GPC分析、水溶液表面张力试验,对比了PA-PCE与未改性HPEG型PCE(简称未改性PCE)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改性聚醚PA-HPEG的最佳酯化条件为:改性剂和HPEG的摩尔比为3∶1,反应时间为3 h,反应温度为70℃。改性聚醚PA-HPEG的最佳替代量为30%。在水泥净浆、砂浆及混凝土试验中,PA-PCE分散性能与未改性PCE相近,但减缩效果要明显优于未改性PCE。  相似文献   
160.
目的:对酶促合成茶黄素的毒理学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为其应用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急性经口毒性试验、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和大鼠30 d喂养试验等毒理学评价试验,评估茶黄素的生物安全性。结果:茶黄素对小鼠经口急性毒性的LD50值介于2.33~3.16 g/kg·BW。遗传毒性试验结果未观察到受试物引起致突变作用,大鼠30天喂养试验发现,大鼠体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以及血液学指标、末期血生化指标(不含血糖)、脏体比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脏器组织病理学等正常,各剂量组均未见引起大鼠中毒性损伤改变。结论:酶促合成茶黄素急性毒性分级属低毒级,无遗传毒性,在该试验研究剂量和条件下未见明显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