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3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3G移动通信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介绍了3G移动通信技术的概念及其分类,移动通信中3G技术的应用,以及其发展方向,使我们对3G移动通信技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理论重新审视汉字构形的理据问题,认为汉字的构形理据及其演进符合了由映象象似性到拟象象似性的发展过程,并且认为这一发展过程的根本原因是语言使用的经济性、汉字的特点,以及汉民族的思维方式也与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序列图象编码块匹配准则比特位相关匹配函数。在使用相同的快速搜索算法条件下,比特位相关匹配函数与均方误差函数相比可获得相当的位移估值精度,但它可使快速搜索算法的计算复杂度降低,并且便于并行实现,从而有效地缩短了序列图象编码时间。  相似文献   
14.
黄浦江溢油对松浦大桥取水口的风险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溢油事故频繁发生,对城市水源的取水口安全构成巨大威胁.通过黄浦江二维溢油模型分析,对松浦大桥取水口处的模拟溢油事故进行了风险分析.结果表明:风场是黄浦江溢油事故对松浦大桥取水口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无风条件下溢油对取水口的影响远大于有风条件下,主要原因是有风条件下黄浦江曲折猛狭长的河道形态使得溢油大多被吸附或滞留在了岸边;无风条件下,当上游发生溢油事故时,径流量是溢油到达取水口时间及影响历时的决定性因素,而下游发生溢油事故对取水口的影响与潮汐特性关系密切.该研究可为黄浦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王集油田东区油藏地质特征,根据油藏特征进行调驱工艺及段塞设计,开展了1个井组的矿场试验,结合油藏特征分析了试验井组凝胶微球调驱效果。矿场试验结果表明:注入凝胶微球后,注水井注水压力升高,地层充满度增加,吸水剖面改善,低渗透层有效启动,水窜优势通道得到有效封堵,井组平面上实现了注水受效方向改变,对应油井见到了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是非均质油藏高含水开发后期进一步挖潜剩余油的一项有效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油藏的开发效果。试验井采用凝胶微球调驱后,井组累计增油860多吨,累计降水1.2×104 m3。  相似文献   
16.
针对强动压软煤复用巷道后方变形剧烈的问题,研究了复用巷道大变形规律及其原因,采用注浆加长锚固方式解决了锚固力严重不足问题,分析二次锚注加固机理,制定一次超前锚注加固、稳定区二次注浆加固方案,并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复用巷道可以分为初始影响区(50m~-200m)、剧烈影响区(-200m~-600m)、和稳定区(-600m~),剧烈变形区和稳定区占总变形量的89.2%;一次支护强度不足是造成剧烈影响区和稳定区大变形的根本原因;二次锚注机理强调锚注时机、锚注工序、锚注方式与围岩变形规律相协调;采用二次锚注加固方案后,两帮变形量与未锚注区域相比减小50%,其中,剧烈变形区和稳定区减小48%。  相似文献   
17.
"这就像攀登一座山峰一样,登山队员要优化登山起点和路线,降低登山难度。"河南油田工程院钻完井研究所副所长冯名正说。近日,该所技术人员完成了泌浅29井区10口丛式水平井理论井口坐标的反算工作。钻井工程技术人员秉承"地质工程一体化"理念,提前介入钻井地质设计,更大限度地优化新井部署工作。  相似文献   
18.
根据语音的基音频率较低这一特点,利用小波变换的滤波特性剔除了语音的高频部分,然后再利用计算速度较快的自相关函数法检测语音的基音频率,有效剔除了高频共振峰和噪音的影响,其估计基音频率准确性高,稳定性好,运算速度较快.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基音频率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介绍了秦山核电三期核污染废气排放烟囱的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的钢板镀锌,预制,安装及油漆工作,并就预制和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赵庄煤业西翼胶带巷极破碎软岩的变形控制技术问题,对西翼胶带巷两帮和底板进行了探地雷达松动圈测试,得出了巷道围岩松动圈范围和破碎情况,基于松动圈测试及分析,提出了由预留变形量让压、初次全锚索网喷支护、深浅孔注浆加固、底角锚注加固组成的锚注联合支护体系,并在西翼胶带巷进行了应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围岩变形监测结果表明,全锚索及深浅孔注浆加固下,巷道围岩强度提高,整体性较好,围岩破坏范围大幅减小,巷道表面变形得到有效控制,能够较好地满足巷道的使用,成功地解决了胶带巷大松动圈极破碎软岩条件下的巷道稳定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