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对废旧航材进行了定义,对废旧器材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其形成的原因以及对仓库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措施,以达到节约航材经费并提高军事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72.
分析了光纤制造中产生折射率中心凹陷的原因,建立了折射率中心凹陷GIF(渐变折射率光纤)模型,应用射线光学方法得出了光纤传输的时间延迟、自聚焦周期的表达式,数值模拟了中心凹陷GIF的自聚焦周期和时间延迟.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凹陷宽度和凹陷深度的增大,GIF中光束的自聚焦效应变差,时间延迟差增大.  相似文献   
73.
针对偏心工件车削加工特点,分别介绍了三爪卡盘车削、四爪卡盘车削、两顶尖车削和专用夹具车削加工方法.说明了三爪卡盘加工偏心工件时垫片厚度与偏心距的计算、修正方法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偏心工件车削加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74.
在特大城市“一极化”趋势加强背景下,外围城镇发展面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空间无序蔓延、对中心城市依赖性强等诸多问题.一方面郊区化完全由中心城市所主导,对圈层结构存在路径依赖;另一方面单个城镇陷入“囚徒困惑”,区域单中心结构不断被强化.借鉴东京、首尔等大都市圈在“一极集中”背景下的规划建设经验,以北京东部地区为案例,提出形成具有“多级构造”地区城市的发展思路,并进一步从支撑体系、约束系统和管理体制三方面提出地区城市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5.
新农村综合整治规划研究——上海郊区自然村落规划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任务,也是一项复杂而综合的工作。文章基于上海市郊区自然村落整治规划的实践,对新农村整治规划的内容、对策和工作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6.
日立公司最新电子枪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日立公司新一代彩色显像管用电子枪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剖析和系统讨论. 聚焦对比实验显示出日立公司新一代电子枪具有优越的聚焦性能.  相似文献   
77.
李继军 《规划师》2003,19(12):60-63
~~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发展战略研究@李继军$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200092~~~~  相似文献   
78.
79.
研究提高非制冷型铟砷锑(InAsSb)光子探测器在8~9μm波长的灵敏度。用 熔体外延(ME)技术在砷化铟(InAs)衬底上生长了长波长InAsSb厚外延膜,外延层 厚达到50 μm。X-射线衍射(XRD)谱测量表明,外延层为高质量单晶。电子探针 微分析(EPMA)组份分布图像显示,Sb在外延层中的分布比较均匀。用该材料制作了 光导探测器,在探测器上安装了锗(Ge)浸没透镜。非制冷条件下,器件的光谱响应证 明,InAs0.06Sb0.94探测器在波长8.0μm及9. 0μm处的 探测率D*分别为1.30×109cm·Hz 1/2·W-1 及0.28×109cm·Hz1/2·W-1,比InAs0.02 Sb0.98探测器提高了1个数量级,这是由于 InAs0.06Sb0.94材料中As组份的增加引起的。而在波长6.5 μm 处,InAs0.06Sb0.94和 InAs0.02Sb0.98的峰值探测率Dλp均达大于1.00×10 9cm·Hz1/2·W-1,可应用在红外探测和成像领域。  相似文献   
80.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大国,然而这悠久的历史在现在的城市实体空间和物质环境中确实很难读取。经历了沧海桑田已成为历史见证和文化记忆的许多老建筑,在城市化和旧城更新的浪潮中面临着拆除或将拆除的命运。当我们在为已失去的而深感痛心之时,是否更应该痛定思痛,更多地思考如何保护现存的历史建筑,将其作为永久的记忆代代相传。在新的转型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