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37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基于神经网络的土石坝沉降组合模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建立了土石坝的沉降组合模型,并以某土石坝为实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应用,将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与各个子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组合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和预报精度。采用模糊神经网络进行组合预报,可以避免常规组合模型难以确定权系数的困难。  相似文献   
32.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监测预应力锚索应力状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预应力锚索应力分布状态的监测一直是岩土预应力锚固工程中的难题之一,而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BOTDR)光纤应变传感技术是一项新型光电监测技术,可对光纤及其附着支护表面的轴向应变实现分布式监测,因此研究如何将其应用于岩土工程预应力锚固体系的应力监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程价值。分别对1根钢铰线锚索与3根基纶纤维增强复合塑料(AFRP)锚索进行了应力状态监测试验,分布式应变采样点最小间距为5cm。测试结果表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光纤传感器与应变计测量结果之间的相对误差小于3.8%。在张拉锚固阶段,1根钢铰线锚索的预应力损失为8.8%,3根AFRP锚索的预应力损失小于6.08%;30d后钢铰线锚索预应力损失为11.1%,AFRP锚索预应力损失小于10.3%。由此可见,将BOTDR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应用于岩土工程预应力锚索的应力分布状态监测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3.
纤维增强聚合物(FRP)具有突出的耐腐蚀、高强度、非磁性、质量轻、高疲劳限值的特性,而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具有抗电磁干扰、尺寸小、准分布式测量、抗腐蚀、绝对测量等突出优点.将FRP与FBG相结合,制作FRP~FBG智能复合筋.通过材料拉伸和温度试验分析智能复合筋的力学特性、应变传感特性和温度传感特性.试验结果表明:FRP—FBG智能复合筋既不改变FRP的力学特性也不改变FBG的应变传感特性,智能复合筋的温度传感性系数提高了约2.16倍.FRP—FBG智能复合筋克服了FBG在混凝土中埋设时难以保护的难题,是集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于一体的新型土木工程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4.
基于小波分析的BOTDR光纤传感器信号处理方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布里渊光时域反射测量技术(BOTDR)测量数据看作由不同频率成分组成的数字信号序列,采用小波分析对其进行处理。利用小波变换对BOTDR的测量数据进行消噪处理和异常值检测,并用某工程现场实测的BOTDR数据进行了验证。实例表明,小波分析在消除噪声和检测异常点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35.
基于小波和相空间重构的裂缝时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小波分析理论和相空间重构技术,根据大坝裂缝的实测资料,提出了裂缝时变规律分析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分析提取出裂缝的时效变形,然后采用相空间重构技术对时效变形重构相平面,研究裂缝开度随时间的演变规律。研究表明,应用该方法可以清晰地分析出裂缝随时间变化过程中轻微的转变,清楚地反映大坝裂缝的整个变化过程,从而得出裂缝的时变规律。  相似文献   
36.
基于小波分析的大坝观测数据异常值检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阐述了小波分析中小波变换,多分辨分析等基本原理,利用多分辨分析(小波多层分解)方法,对大坝观测数据的异常值进行了检测,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所采用的小波分析方法适合检测单个和多个异常值。  相似文献   
37.
隧道健康诊断BOTDR分布式光纤应变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布里渊散射光时域反射监测技术是一项新型的光电监测技术,它利用布里渊散射光的光谱技术和光时域测量技术,可对沿光纤的轴向应变进行分布式监测,并具有分布式、长距离、精度高和耐久性长等特点。首先介绍了该监测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并以南京市鼓楼隧道健康诊断为例,介绍了该技术应用于该隧道变形监测以及监测的方案,讨论了隧道内环境因素如温差和振动等对监测结果的影响,验证了监测系统的灵敏性,最后对隧道的变形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鼓楼隧道的健康诊断。研究成果表明:该技术应用在隧道安全监测和健康诊断中是十分可行的,也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