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3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74篇
工业技术   212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张志强  陈华  周楚 《制冷学报》2015,(3):102-107
本文通过对热泵空调系统的相变蓄热冷凝热回收装置进行放热实验,分别测试了不同冷水进水温度和不同水流量下蓄热箱中石蜡及蓄热箱热水出口温度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水流量对石蜡凝固过程的影响较小,提高水流量或者冷水温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获取热水时间,但会相应增加能耗;石蜡初始温度提高,石蜡释放显热的速率加快,可以缩短获取热水时间;提高系统的蓄热效率对冷凝热的回收和利用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62.
在构造、沉积储层和烃源岩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石臼坨凸起东段地层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类型和成藏主控因素,认为石臼坨凸起东段南北两侧的渤中凹陷和秦南凹陷发育沙三段、沙一二段和东下段三套烃源岩,烃源条件优越,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走向斜坡型坡折、单断式陡坡坡折和沉积缓坡坡折,在东三段和沙一二段沉积了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优质储层,为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地层岩性油气藏类型主要为走向斜坡型地层油气藏、深断近岸厚扇型岩性油气藏和三角洲上倾尖灭型岩性油气藏等三种,渤中、秦南两个富生烃凹陷是地层岩性油气藏形成的基础,东营组巨厚泥岩的稳定分布和沙一二段、东三段优质储层的广泛发育是地层岩性油气藏形成的保障和关键。  相似文献   
63.
张志强  王德英  于海波  陈平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5,29(1):55-58,62,147,148
通过多种物探技术参数测试和对比研究,对渤海海域西部走滑断裂带进行刻画;应用海底电缆宽方位采集技术、属性分析和滤波相干技术,提高了断裂分析精度和微小断裂识别能力;利用叠后目标处理技术增强了地震同相轴连续性,提高了断裂和潜山顶面的成像精度。多种物探方法的应用识别刻画出了渤海西部海域复杂走滑断裂带的构造演化特征,并首次完成新近系右旋走滑位移量分析。  相似文献   
64.
在不同应力水平下考察等离子喷涂镍基合金涂层的滚动接触疲劳寿命和失效模式。以R-3.1.1软件为平台,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判别分析等)对其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涂层的滚动接触疲劳寿命呈正态分布;随着接触应力的增加,涂层的均值寿命和方差都减小,并且疲劳寿命的分布更加集中;方差分析表明,接触应力对涂层的滚动接触疲劳寿命有显著性影响,且寿命均值与接触应力具有高度的线性相关性;建立了涂层失效模式的判别准则,当指定接触应力和疲劳寿命时可以预测涂层的失效模式,且预测正确率在65%以上;疲劳寿命对失效模式的累积贡献率明显高于接触应力对失效模式的累积贡献率,因此疲劳寿命是决定涂层失效模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5.
正1存在的问题河北金隅鼎鑫水泥有限公司二分公司一线日产4 000 t熟料生产线,2003年建成投产。生料粉磨系统采用了两台Φ4.6 m×(10+3.5)m中卸烘干磨配套TLS3100组合式选粉机组成的闭路粉磨系统。随着窑系统产能的不断提高及相关政策发展,生料粉磨系统已不能适应目前生产形势,分析如下:(1)不能满足国家相关政策要求。2013年10月1日,《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实施,要  相似文献   
66.
张敏  王新宝  王浩军  马克  朱子越  张志强 《焊接学报》2023,(7):16-23+129-130
为了提高不锈钢工件的综合性能,采用激光熔覆工艺在不锈钢上制备TC4熔覆层、Inconel 625熔覆层作为过渡层,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硬度计、摩擦磨损和电化学测试等研究了TC4熔覆层微观组织、显微硬度、电化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熔覆层成形质量良好且具有均匀致密的微观组织.熔覆过程中,由于元素扩散与高温作用发生的共晶反应,熔覆层中生成CrNi2和Ti2Ni增强相,大大提升了熔覆层的硬度与耐磨性;TC4熔覆层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与氧化磨损,耐磨性优于基体;TC4熔覆层的腐蚀电流密度小于基体,耐蚀性显著高于基体.  相似文献   
67.
目的 研制应用于超精密加工领域的高性能金刚石涂层,探究硬质合金基体表面激光微织构对硼掺杂金刚石(BDD)涂层沉积质量的影响,分析不同类型的仿生微织构对基–膜结合强度、工具切削性能的改善效果及原因。方法 在硬质合金表面使用激光脉冲制备不同类型的仿生微织构,并通过热丝化学气相沉积(HFCVD)法在刀具表面沉积BDD涂层。采用数显洛氏硬度计(HRS-150)、超景深三维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白光干涉表面轮廓仪、拉曼光谱(Raman)对样品进行表征。通过压痕试验及铣削试验研究涂层的附着强度和刀具的切削性能。结果 激光微织构边缘发生表面硬化。激光微织构区域沉积BDD涂层后,基体表面缺陷显著降低,织构内部金刚石晶粒更密集,沉积质量提升,三角织构(TT)边缘的金刚石颗粒堆积坡度最缓,不同类型的织构化BDD涂层的粗糙度、金刚石纯度、切削性能及附着强度均不同,涂层附着力与表面硬度呈正相关。硼掺杂三角织构(BDTTD)涂层刀具具有最佳的切削性能。结论 织构边缘和内部具有更高的金刚石二次成核率和沉积质量。织构的存在可以提升BDD涂层的附着强度和刀具性能,并且织构边缘的涂层附着力最强,这些得益于激光烧蚀及仿生微织构对硬质合金表面的硬化及对BDD涂层内在缺陷的修复。  相似文献   
68.
采用瞬变电磁仪对回风巷穿越断层破碎带的现场水文情况进行探测,获取区域地下水在巷道两帮集聚导致低阻异常区存在的水文特征。建立了回风巷赋水断层三维流固耦合力学模型,模拟分析了断层破碎带在动压及渗流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及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孔隙水压力集中区和巷道两帮压应力集中区具有一致性,随着与断层距离的减小,双场集中区中区由两帮向顶角处转移;回风巷围岩变形失稳概括为3个阶段:即,两帮压密顶底板产生张拉裂隙阶段;地下水向巷道渗透及围岩软化阶段;围岩变形持续增大阶段。为控制回风巷进一步变形,提出了对两帮及底板进行注浆加固的方案。  相似文献   
69.
随着我国大型跨江海隧道修建的兴起,鉴于水底隧道与山岭隧道的不同以及矿山法修建水底隧道的技术空白,研究矿山法修建水底隧道支护体系既是实际工程亟需解决的问题,又是对我国隧道技术水平的弥补。文章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基于流固耦合机理,同时结合我国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对水底隧道的支护体系设计参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0.
因空间交叉结构受力复杂性而导致的长大公路隧道大变形和支护结构失稳的事故屡见不鲜。文章介绍为确保隧道交叉结构受力的安全与合理,以宝塔山隧道为依托工程,采用喷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作为支护手段,运用ADINA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对隧道交叉结构的围岩变形、支护结构与围岩的接触应力、支护结构内力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拱顶、仰拱的最大变形量出现在交叉部位,隧道主洞有接触应力集中现象,拱腰附近安全系数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