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7篇
工业技术   14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研究水煤浆流化悬浮燃烧时的破碎规律,用以马弗炉制备的浆球模拟该技术中形成的浆滴,在异密度热态流化床内,通过改变运行参数即床温(650、750、850和950℃)、流化数(3、3.5、4、4.5)和床料高度(30、50、70和90 mm)来研究水煤浆滴形成浆球后在流化床内的破碎状态。并分析了床温、流化数和床料高度3个运行参数对破碎后颗粒粒径分布的影响。试验发现水煤浆球在热态流化床内发生的一次破碎在30 s以前就结束了,然后同时存在二次破碎和逾透破碎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
介绍肋内外普遍采用的垃圾焚烧技术,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采用层状--流化床内循环双床垃圾焚烧技术。  相似文献   
93.
利用FYIR漫反射光谱分析及光谱分峰程序,研究了颗粒粒径对铁法烟煤表面羟基官能团的类型和含量的影响.实验研究得出铁法烟煤表面主要羟基类型是自由羟基、羟基氢键、羟基-π氢键、醚氢键和羟基-N氢键以及它们的变化规律,随着煤样平均粒径的减小各羟基官能团吸收强度增强,表明各表面羟基官能团含量随粒径减小而增大,尤其是对于羟基-π氢键、羟基氢键、醚氢键这3种表面羟基官能团,粒径对它们含量的影响更为明显.这些变化是机械力化学作用程度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94.
干馏温度对油页岩半焦着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石油价格的增长和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提出了油页岩资源的炼油、发电、供热、建材的综合利用方案,其中油页岩半焦干馏温度是该方案的一个关键参数。采用热分析方法研究干馏温度对半焦着火方式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干馏温度的升高,油页岩半焦的着火方式将由均相着火转变为多相着火;干馏温度500℃不仅有利于炼制页岩油,从燃烧角度来说,该温度所制取的半焦着火温度低且着火方式为均相着火,因此也有利于锅炉的燃烧。  相似文献   
95.
为解决木质燃料在流化床锅炉中的良好燃烧问题,作者自行设计、安装了一台燃用木屑、粗煤粉两用旋涡流化床实验台,采用细颗粒煤体床料,在实验台上做了燃烧木屑和粗煤粉的热态试验研究。为设计和研究燃用木质燃料的流化床锅炉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6.
油页岩燃料燃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页岩的能源开发与利用需要对其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对油页岩的燃料与燃烧特性进行初步试验研究,得出几个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7.
煤粉超细化对炉内受热面积灰与结渣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煤粉颗粒温度、环境气氛和惯性沉积是电站四角切圆煤粉燃烧锅炉炉内受热面积灰与结渣的主要外在因素,以此为依据采用超细化煤粉燃烧技术对炉内受热面积灰和结渣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阐述了煤粉超细化对于减轻电站有四角切圆煤粉燃烧锅炉炉内受热面积灰与结渣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98.
海藻生物质颗粒流化床燃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爽  姜秀民  王谦  吉恒松 《化工学报》2013,(5):1592-1600
在小型流化床试验台上研究了海藻颗粒(条浒苔与马尾藻)的流化床燃烧。海藻在流化床内的挥发分析出燃烧时间都在1 min左右。条浒苔颗粒在流化床中燃烧先进行脱水和挥发分的燃烧,接着发生焦炭燃烧,其燃烧过程符合缩核模型,炭核由外向内逐层燃烧,而灰层半径几乎不变。但马尾藻颗粒由于挥发分的大量快速释放而迅速膨胀破碎成屑。另外通过对条浒苔颗粒及不同燃烧时间后收集的焦炭颗粒剖面的SEM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随着燃烧的进行,颗粒内孔隙增大,微孔表面粗糙。进一步详细研究了两种海藻颗粒(条浒苔与马尾藻)在流化床内单次投料下的燃烧。随着床温的升高,条浒苔释放NOx相对浓度增加,CO相对浓度减少。而马尾藻释放气体中SO2与NOx含量相对条浒苔有所增加;随着床温的升高,CO相对浓度减少。床温的升高使得床内传热速率加快,两种海藻挥发分的析出提前,燃尽时间缩短。风速、床高的升高使得两种海藻燃烧容易,燃尽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99.
在热重—红外联用分析仪上进行了桦甸油页岩的热解特性实验研究,得到了升温速率为20℃/min时颗粒粒度分别为75.66μm、110.05μm、200.21μm和290.40μm的油页岩的热解TG、DTG和DSC曲线,分析了油页岩的热解特性及规律.结果表明,油页岩的热解是分两步进行的,油页岩在低温段的热解是主要的;随着颗粒粒度的减小,油页岩的热解特性趋好.通过数据分析,得到了油页岩在不同阶段的热解反应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00.
油页岩颗粒孔隙结构在燃烧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9,他引:1  
化石燃料的燃烧特性与其孔隙结构关系密切。采用氮气等温吸附/脱附法对桦甸油页岩及其在850℃条件下燃烧所得到的焦样的孔隙结构进行了测量,并结合油页岩燃烧特性对孔隙结构变化机理进行了分析。油页岩内油母的热解和页岩灰在燃尽阶段熔融变形使得孔容积和内表面积在燃烧过程中经历了减小、增大、再减小的一个复杂变化过程。此外,页岩灰的熔融变形还使得油页岩颗粒内部的孔由均一的具有平行壁的狭缝状孔逐渐变成多形态的孔,使得孔隙分布由主要集中在中孔变成不同尺寸的孔拥有的孔容积相差不大。为提高油页岩燃烧装置的燃烧效率,适当延长油页岩颗粒在燃烧装置内停留时间的同时,更应当减小样品的颗粒尺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