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对稀硝酸及稀硝酸中微量亚硝酸电离过程的分析,结合质子酸碱理论,认为稀硝酸中不能形成H+和NO3-缔合生成的质子碱"离子对",因而不存在"离子对"接受质子形成质子化的硝酸并进一步电离产生亲电质点NO2+;亚硝酸存在两种电离平衡方式,稀硝酸电离产生的质子能促使亚硝酸电离产生亲电质点NO+;稀硝酸硝化是亲电取代-氧化反应机理,稀硝酸中微量的亚硝酸为亲电反应试剂,稀硝酸为化学氧化剂并对其原因作了阐述;对稀硝酸硝化与亚硝酸亚硝化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2.
探讨国内外环锭纺自动接头装置的技术进展情况。介绍了国外展览会上展出的几种环锭纺自动接头装置及其技术特点,分别整理分析了国内外环锭纺自动接头装置的技术发展现状,并对其功能进行分解归类,最终总结出一个比较系统的自动接头动作过程以及各动作的实现方式。认为:随着环锭纺自动接头新技术的不断应用,自动接头技术将变得更简单经济,未来环锭纺自动接头将有望实现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3.
胶结堆石料的力学性能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试验对天然级配砂石料中掺入少量胶凝材料形成“胶结堆石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发现胶结堆石料既有土石料的某些性质又兼有混凝土的特点,胶凝材料掺量和骨料级配特性特别是小于5mm粒径的细骨料含量对这种坝料的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4.
根据新疆“6 35”工程VII料场砂砾料的级配特性 ,分析了该料场直接生产反滤料的可行性 ,对该料场生产的三种级配规格反滤料 ,按最不利工作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尽管反滤料的不均匀系数较大 ,但由于其细料含量较高 ,仍具有较好的渗透稳定性和滤土作用 .在较高的渗透比降条件下 ,反滤料均能够很好的保护防渗土料 .  相似文献   
65.
为了评价几种传统水化热计算方法对低热水泥的适用性,进而提出低热水泥胶凝体系水化热的计算公式,采用直接法测定了不同掺量粉煤灰、矿渣条件下的低热水泥胶凝体系7 d水化热,对比应用矿物成分法、折算公式法、数值拟合法算得相应结果,调整各模型参数并对其计算精度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矿物成分法仅能计算特征龄期下水泥水化热,算得结果与试验数值差距较大;折算公式法用于计算单一掺合料下胶凝材料7 d水化热时所得结果准确度较高;数值拟合法适用于单掺、复掺不同掺量矿物掺合料的低热水泥胶凝体系,该体系下粉煤灰、矿渣的最终水化热分别为126.6 J/g和172.4 J/g。研究成果可为大体积混凝土的绝热温升计算提供基础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66.
通过试验,研究改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抗裂性能措施。结果表明,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比高性能混凝土更容易发生塑性开裂,且开裂时间更早、开裂面积也更多。通过采取及时覆盖塑膜养护或喷涂减蒸剂、缓凝剂与覆盖塑膜相结合养护,能够有效减少和避免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塑性开裂,使结构满足耐久性要求。  相似文献   
67.
分别采用瞬时溃决模型和逐步溃决模型对新疆克孜河泥石流天然坝的溃决洪峰流量及其向下游的演进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瞬时渍决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溃坝洪峰流量偏差较大,而逐步溃决模型的计算结果则接近实测值;采用逐步溃决模型计算时,计算时段的取值及溃口流量系数的取值对计算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以天然砂砾石作为骨料的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在不同沥青用量和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三轴试验。结果表明: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出应力硬化形态,且随着沥青用量的增加、温度的升高,应力硬化现象更加明显,双曲线段范围增大;邓肯-张模型及修正邓肯-张模型的理论曲线与试验曲线均吻合较好,主要模型参数随沥青用量增加或温度升高均呈下降趋势。通过对比两种本构模型破坏偏应力随围压的变化情况发现,在较高围压情况下,随着围压的升高,修正邓肯-张模型的破坏偏应力趋于平缓,增幅小,而邓肯-张模型的破坏偏应力几乎呈线性增加,其值明显大于修正邓肯-张模型的破坏偏应力,因此修正模型更加符合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的强度特性。  相似文献   
69.
采用邓肯-张模型对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应力与变形进行有限元计算,得到了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的温度和沥青用量对不同坝高情况下心墙工作性态的影响。发现在坝高较低时,心墙温度、沥青用量对心墙工作性态的影响很小;在高坝情况下,心墙温度、沥青用量对心墙位移的影响较小,但对心墙应力极值和应力水平极值的影响则较为明显。另外,通过对不同覆盖层厚度下心墙工作状态的分析,发现当覆盖层厚度较大时,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的位移及应力水平极值明显大于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  相似文献   
70.
根据裙板消能工的防冲试验研究成果,结合新疆若干引水防沙枢纽工程实际,针对泄洪冲砂闸与防冲裙板的不同连接、布置形式,分析了在计算冲坑深度时相关参数的合理取值问题;对确定闸后防冲隔墙、两岸导流墙等结构的基础埋置深度以及埋设范围等提出了建议;对如何控制闸后下游水位、提高裙板消能效果的措施等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