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9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国际格局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能源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近期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电力与能源》一书中,作者刘振亚为理清我国能源发展思路,深化能源战略研究,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与借鉴。"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战略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动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突出,能源对外依存度持续升高,  相似文献   
82.
随着电力改革的深入和买方市场的形成,研究市场、开拓市场、最大限度增供扩销正逐渐成为电力企业的的工作中心。智能化的企业营销管理系统,能够采用基于数据仓库的知识发现技术,通过对企业营销、收益、电信网络应用、客户消费行为和倾向.促销行为等各营销层面的分析和挖掘,发现企业营销运做的内在规律和趋势,发现企业资源利用的规律,从而客观地指导企业决策者进行决策,实现企业营销管理的智能化。在这一过程中,电力营销辅助决策系统的重要性已显得日渐突出。  相似文献   
83.
2021年以来,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了能源电力短缺的局面,中国也出现了长时间、大范围的能源电力短缺,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产生较大影响,能源电力保供成为中国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的问题。首先系统分析了全球经济社会、能源电力供需格局发展现状及历史演变趋势;其次剖析了2021年以来全球及中国能源电力短缺现象及其原因,展望了2022年能源电力供需形势;最后结合中国国情,从能源供给、消费、技术、体制及国际合作5个方面提出了中国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4.
顾宇桂  司政  单葆国  赵帆 《中国电力》2012,45(10):27-29
分析了东部地区主要行业电力需求近期走势,探讨了各省电力需求变化的原因。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地区部分行业竞争力在全国仍居于领先地位,但部分行业开始加速转移。对未来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电力需求走势进行了预判,并提出了保障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电力供应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5.
分析展望中长期能源需求,研究和提出相应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一直是国内外相关机构和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应用时间序列、趋势外推、计量经济、能源系统(平衡)分析等模拟技术构建了全球能源需求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以2050年能源消费产生的CO2减排50%为目标设计了2 ℃情景,对该情景的能源需求进行了分析展望。研究显示:2 ℃情景下亚太地区特别是印度是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全球一次能源需求总量将在2045年后趋近饱和;一次能源需求结构将实现由化石能源为主向非化石能源为主的转型,非水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是这一转型的主要动力;电能替代是终端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主旋律,电力将取代石油成为第一大终端用能。  相似文献   
86.
移动互联网具备开放共享、随身便携、实名身份、地理定位等特点,正在迅速改变各个行业。移动互联网也深刻影响了智能用电产业的内外部环境,改变了用户行为习惯和体验要求,增强了用户、企业间的互动关系,促进了智能用电的移动化、实时化、互动化和个性化。从用户行为、营销方式、商业模式、产业生态、行业竞争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移动互联网对智能用电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逐一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87.
中国“十三五”及中长期电力需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预测“十三五”及中长期全国和各区域电力需求增长趋势,对科学编制“十三五”及中长期电力发展规划,促进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设计了经济与电力需求增长的3个可能情景,通过构建的经济与电力需求预测模型体系,预测了各情景下2020和2030年全国及各区域的电力需求。研究表明:“十三五”及中长期中国电力需求增长空间仍然较大,但增速将在2020年以后明显降低,“三华”地区作为全国负荷中心的地位一直不变。预计2020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7.6万亿~8.4万亿kW·h,最大负荷达到12.7亿~14.1亿kW,“三华”地区用电比重为63.7%~65.8%;2030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0.0万亿~11.8万亿kW·h,最大负荷达到17.1亿~20.0亿kW,“三华”地区用电比重为61.5%~63.2%。  相似文献   
88.
今年以来,经济增长趋缓带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回落。尽管电力需求增速回落,但受电煤供应不足以及冰灾、地震等因素影响,电力供需形势仍然较为严峻。考虑到电煤、来水等不确定因素影响,预计2009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89.
智能工程与智能体在DSM补偿机制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DSM补偿机制问题是电力经济中典型的半结构化问题,传统数学模型很难解决,该文将智能工程与智能体理论结合起来研究了此问题。文中首先将建立DSM补偿机制问题归纳为智能工程理论中的第2类问题,然后构建了一个多智能体系统,并设计了各智能体的目标、结构以及行为策略,通过智能体之间的交互来确定该问题的最理想智能路径,接着给出了系统的仿真流程,最后在2000年和2002年实际经济数据的基础上作了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电费附加方式按照适当的比例提取DSM资金用于DSM补偿在中国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0.
0 引言 当前,全球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气候变化已由科学问题逐步发展为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外交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世界各国纷纷推进新一轮能源转型,从以化石能源为主向以清洁能源为主转变,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呈现出"从高碳到低碳""从低效到高效"的特征.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