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9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邢璐  单葆国 《中国能源》2012,34(9):14-16,45
"十二五"伊始,我国提出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并对强化能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立足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能源增长需求,控制能源消费是一项极其复杂和困难的系统工程。本文总结了国际相关政策和经验,提出了促进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实现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52.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世界贸易量大幅减少,我国出口受阻,对我国经济和电力需求也产生一定影响.运用电力供需研究实验室仿真分析了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出口下降对我国经济与电力需求的影响.分析表明2008年出口下降使GDP增速下降2.53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降3.44个百分点;2009年出口下降是影响经济和用电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3.
电力需求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需求的变化不仅受到电力系统内部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宏观经济、自然环境、人口以及与电力相关的上下游行业关系的影响,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分析了与电力需求变化有关的各种因素及其影响关系.建立了电力影响因素的意识模型.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电力需求影响因素之间的递阶层次关系,总结了影响电力需求变化的深层原因、浅层原因和表层原因,理顺了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是影响电力需求的深层原因,经济发展的阶段和形势是电力需求增长变化的根本动因.  相似文献   
54.
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未来 2 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结合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通过研究我省电力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世界上发达国家现代化历程中用电水平的分析 ,提出了我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时的电力消费水平 ,为将来电源、电网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5.
从经济形势看全国用电增长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6.
投资、消费、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均保持了快速增长,这些指标反映到有经济晴雨表之称的电力数据上,则是今年1至5月的电力需求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57.
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能源资源和负荷中心逆向分布的特征将更加明显,大气污染防治将大幅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负荷中心外受电比重。2013年以来,面对复苏缓慢的国际经济以及国内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中央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坚持区间管理的宏观调控思路,国民经济呈现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电力消费增速加  相似文献   
58.
利用结构分解模型对全国GDP用电单耗、工业用电单耗的变化进行研究,分析影响GDP用电单耗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对其影响程度进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产业用电单耗的变化是引起GDP用电单耗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第二产业用电单耗的变化是引起GDP用电单耗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十五"期间,三次产业用电单耗的变化引起GDP用电单耗上升的贡献份额为77.3%,产业结构变化的贡献份额为22.1%;工业内部14个行业用电单耗的变化对工业用电单耗上升的贡献份额为71%,而工业内部结构变化的贡献份额为29%。  相似文献   
59.
“双碳”目标将推动电力系统加快清洁低碳转型,对中国“十四五”电力供需形势产生深刻影响。分析了“双碳”目标下“十四五”电力供需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基于部门分析等方法的电力需求预测模型,采用电力系统生产模拟分析电力供需平衡情况。研究发现“十四五”期间中国电力供需形势呈现电力需求保持较快增长、夏冬“双高峰”均面临电力保供压力、水电占比较高地区冬季枯水期存在一定电量缺口等特点。建议采取加强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规划、加快完善需求响应政策和机制、根据需要布局适量气电与电化学储能电站等措施保障电力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60.
“电能替代”战略的实施,推动了能源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中国未来能源高质量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对中国终端能源消费及能源供应情况进行分析,梳理了电能替代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行业用能特征的电能替代基准年理论潜力测算模型。其次,耦合规划期政策、技术等因素,提出了“十四五”期间电能替代潜力测算方法。再次,基于潜力测算提出“十四五”期间替代电量规划方法。最后预判电能替代发展趋势。依托该模型方法,预判“十四五”期间国网经营区电能替代潜力超1万亿kW·h,替代规划电量约5000亿kW·h。研究可为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电网企业科学开展电能替代工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