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板带材轧制头部翘曲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实验方法对影响板带材轧制头部翘曲的因素进行了铅板轧制实验研究。影响因素有上下轧辊直径比、压下率、导入角和轧辊转速。正交实验是L25(45),研究表明:辊径比对头部翘曲影响最大,导入角的影响次之,轧辊转速的影响最小,各种因素的影响趋势变化呈现了不同的规律。实验轧机控轧6 mm铅板头部翘曲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上下轧辊直径比1∶1,压下率5%,导入角-3°,轧辊转速164 r/min。  相似文献   
42.
针对某企业工业纯铝扣件制品在弯折过程脆断的问题,考察了生产工艺中各工序的技术条件,分析论证了使其塑性降低的原因,判定氧化着色过程中除油及着色技术条件控制是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用低温长时间退火的方法改善其塑性,通过试验确定了退火工艺制度,使产品的变形性能达到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3.
中厚板非对称轧制头部翘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非对称轧制实验模型对引起中厚板头部翘曲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送入角、变形区几何形状系数与轧件头部翘曲方向及翘曲程度具有一定的关系和规律,并从外端、变形特点、质点流动以及附加应力方面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此实验结果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4.
入口侧辊板非对称接触轧制时的变形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厚板轧制时前端部板形翘曲这一生产中常见的技术问题,在轧机上通过静态压缩,轧制试验,观察,分析了入口侧辊板非对称接触对轧制过程的影响,探讨了轧制时变形区几何形状系数l/h对轧件前端部翘曲的影响规律,指出入口侧辊板非对称接触轧制时,金属沿高向变形与流动,应力分布呈非对称状态,使金属沿高向上的纵向流动不均匀,这是导致轧件出辊缝后前端部翘曲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5.
影响板带材轧制头部翘曲因素的正交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实验方法,对影响板带材轧制头部翘曲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因素有上下轧辊直径比、压下率、导入角和轧辊转速.正交实验是L25(45),研究表明:辊径比对头部翘曲影响最大,且影响趋势变化复杂;当板较厚时,辊转速的影响也较大,导入角的影响最小;当板较薄时,导入角的影响较显著,辊转速的影响最小;来料板厚不同,各种因素的影响趋势变化呈现了不同的规律,来料板厚也是影响头部翘曲的一个主要因素.优化了实验轧机控制头部翘曲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46.
双机械端口能量变换器及其电磁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双机械端口能量变换器的发展现状和机理,根据双机械端口能量变换器的技术指标,结合样机设计方案,采用时步有限元法仿真计算了关键运行点的电磁性能。样机试验数据验证了样机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同时证明了时步有限元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7.
连续变断面循环挤压AZ31镁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连续变断面循环挤压法分别对变形镁合金AZ31铸锭和商业AZ31进行不同循环道次的变形,考察其组织、性能变化.结果表明:AZ31镁合金铸锭经过一个循环的挤压,晶粒明显细化.商业AZ31铝合金材料分别进行2、4、6、8次循环变形,随着变形量增大,平均晶粒尺寸不断减小,组织趋于均匀;真应变为16时,平均晶粒尺寸为5.5 μm;随着循环次数增加,伸长率不断增加,与原始态的相比可提高2倍左右,但强度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8.
采用连续变断面循环挤压技术(CVCE)对AZ31镁合金进行循环挤压。采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拉伸机等设备,分析变形前及不同循环道次后AZ31镁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AZ31镁合金经10循环CVCE后,平均晶粒尺寸由变形前25.3μm有效细化到5.5μm;伸长率提高到34.3%,抗拉强度下降到200MPa。由于晶粒细化效应,导致α相主要变形机制由1循环的孪生变为随后道次的位错滑移。抗拉强度的降低与挤压后(0001)晶面取向分布的分散性有关;伸长率的增大与晶粒细化和滑移面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49.
50.
运用合金相电化学原理,向铝中添加合金元素镁,制备成Al-Mg二元合金,试验研究了镁含量对铝合金阳极材料组织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中Mg5Al8相随镁含量增加而增加且分布均匀。组织组成物的阳极性能良好,在浓度为3.5%的NaCl介质中,当w(Mg)从1%提高至30%时,进入稳定状态的开路电位从-0.79V负移至-1.18V,阳极极化率亦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