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10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湖北省茶园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湖北省123个典型茶园土壤进行取样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湖北省茶园土壤潜在酸化严重,土壤pH值在4以下的茶园占49.6%;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丰富;46.6%的茶园土壤速效钾亏缺;27.1%的茶园土壤有效镁含量偏低;微量元素中,土壤有效铁含量适中,有效铜亏缺严重,83.1%的茶园土壤有效铜含量低于1 mg/kg,1/3以上的茶园土壤有效锰和锌含量偏低.改善茶园土壤的酸化状况,加强对钾、镁、铜、锰和锌的施用是提高湖北省茶园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62.
近五年茶鲜叶杀青工艺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青是绿茶加工重要工序之一,是形成绿茶特有"绿汤绿叶"性质关键所在。在概述鲜叶杀青工序前提下,主要介绍了滚筒杀青、热风杀青、蒸汽杀青和微波杀青等4种杀青方式以及杀青设备研制方面的进展,最后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对杀青工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3.
茶树病虫害调查是开展茶区病虫害预测预报、防治检疫的基础。本次调查目的是查清湖北省茶区主要病虫害种类、数量、分布区域和发生情况等,为湖北省常规茶园的无公害转换工程及茶树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4.
探讨茶树响应铝(Aluminum,Al)的基因调控网络和表达模式,确定一些关键候选基因,为茶树耐Al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测定了0、0.2、1、2、4βmmol·L-1 5个Al3+浓度处理7βd的福鼎大白茶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和Al含量变化,并提取0βmmol·L-1(R0)、1βmmol·L-1(R1)和4βmmol·L-1(R4)3个浓度下的茶树根系总RNA,通过Illumina Hiseq Xten平台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随着Al3+浓度的升高,根系POD(Peroxidase,过氧化物酶)活性逐渐下降,APX(Ascorbic acid peroxidase,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则逐渐升高。SOD(Superoxide dismutase,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Al3+浓度为1βmmol·L-1时最高,CAT(Catalase,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根系中Al含量随着Al3+浓度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Al3+浓度为1βmmol·L-1时达到最高。经筛选得到R1 VS R0,R4 VS R0,R4 VS R1的DEGs(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分别为1β894、2β439个和1β384个,显著上调(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有733(1β161)、846(1β593)个和628(756)个。GO富集分析表明,3个处理组在生物学途径中富集最多的类别均为刺激响应。在分子功能和细胞组件方面,R1 VS R0和R4 VS R0富集最多的类别均为核酸结合转录因子活性和细胞外围,R4 VS R1富集最多的类别为氧化还原酶活性相关基因和膜区域。KEGG富集分析表明,R1 VS R0、R4 VS R0、R4 VS R1分别显著富集了29、41条和19条Pathway,它们包括转录因子、转运蛋白、植物-病原菌互作、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等,鉴定到多个参与调控活性氧代谢、有机酸或金属转运蛋白、转录因子及细胞壁结构修饰等生理过程的基因在Al诱导后上调或抑制表达,显示这些基因与茶树耐Al分子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5.
青砖茶压制压力的选择至关重要,为探求压力与青砖茶品质及内含成分间的相互关系,并尝试对关键成分进行快速预测。以青砖茶为研究对象,设置了5个等级的压力值,通过感官审评和相关关系法分析了最佳压力值与品质和内含成分间的相关关系;应用标准变量变换、多元散射校正、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及组合方法进行降噪处理,应用反向区间偏最小二乘法筛选特征光谱区间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将主成分分别输入到3种信息传递函数的jump connection nets结构人工神经网络中建立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最佳压力值为18MPa;关键内含成分为: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allocatechin Gallate,GCG)(P<0.05);最佳预处理方法:多元散射校正+一阶导数组合方法;特征光谱区间:9 734.9~10 000,8 924.9~9 191.1,5 368.9~5 638.8,7 011.9~7 281.9,6 190.4~6 460.4,4 821.2~5 091.2,9 194.9~9 461.1,7 559.6~7 829.6,5 916.5~6 186.5 cm^-1,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97.82%,以应用tanh传递函数建立的GCG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果最佳(Rp^2=0.980,RMSEP=0.027),并有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Rp^2=0.948,RMSEP=0.041)。研究结果为其它重量规格青砖茶产品的研发和品质的快速检测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6.
67.
68.
为进一步了解湖北省名优茶质量安全的状况,2007年对湖北省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名优荼进行了抽检,共抽取包括湖北第一品牌名茶、十大名茶、旅游名茶、历史名茶等名优茶共23只,分别从内含成分含量、农药残留及重金属含量等方面进行了品质比较及质量安全调查.结果表明,茶叶氨基酸含量为1.8%~3.6%,平均2.8%;荼多酚为21.8%~38.2%,平均31.2%;咖啡碱为3.4%~4.7%,平均3.8%;儿茶素总量为12.9%~22.5%,平均16.8%;水浸出物为39.3%~49.3%,平均42.9%,锌43.3~112.7 mg·kg-1,平均65.3 mg·kg-1.在质量安全指标中,除水分含量有4只荼样超标外,其他均符合标准.抽取的16只有机茶样品中,有2只检出4种农药,但检出量符合国家<有机产品>标准,合格率为100%;有3只茶样水分含量超过7.0%,按国家<绿茶>标准,产品合格率为81.25%.  相似文献   
69.
以茶枝梢头作扦穗与短穗作扦穗的对比试验表明:晚秋扦插,前一朱高比后高0.7cm,成活率高15.1个百分点 ;早春扦插,前平均株高比后高6.2cm,成活率高11.4个百分点,繁殖系数提高1.02。  相似文献   
70.
湖北省典型茶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湖北省61个典型茶园的土壤重金属Cu、Ph、As、Hg、Cd和Cr的含量测定,明确了湖北省典型茶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结合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国家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湖北省典型茶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湖北省茶园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良好,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处于清洁和尚清洁级标准的茶园比例分别为85.25%和13.11%,仅有1个茶园出现中度污染.茶园土壤重金属Pb、As和Hg的含量均未超标,个别茶园土壤重金属Cu、Cd和Cr出现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