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10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探讨了一种新型鲜叶摊青机在绿茶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试验表明:采用摊青机摊放,鲜叶原料摊青保鲜时间可延长至12 h,甚至更长;鲜叶的失水条件和绿茶加工品质均优于传统自然摊放。此外,使用该设备与传统摊青方式相比,具有节省空间、摊青环境可控、自动上下鲜叶、便于连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对巴东县21个茶园土壤、茶树叶片和枝条进行调查取样,并对其土壤肥力状况和茶树营养状况进行分析评定。结果表明,巴东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适中,碱溶性有机质和土壤速效氮含量中等偏上,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缺乏严重,低于临界值的比例达到80.95%。茶树叶片氮含量中等偏上,部分茶树叶片磷和钾含量偏低,缺乏比例分别为33.33%和42.86%。在养分含量相关性上,叶片、枝条和土壤三者相关性高,顺序为枝条与叶片枝条与土壤叶片与土壤,3种营养元素中以钾的相关性最高。  相似文献   
13.
以湖北特色青砖茶为原料,经浸提、过滤、浓缩之后,研究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离心喷雾干燥对速溶青砖茶中儿茶素含量及香气成分的影响。HPLC检测分析结果显示,速溶青砖茶粉相比原料,儿茶素及咖啡碱成分都有明显增加,其中真空冷冻干燥和离心喷雾干燥粉中儿茶素含量差异不大,但都明显高于热风干燥粉;GA、GC、EGC、C、Caf、EGCG和EC七种有效成分,真空冷冻干燥粉中含量较高;GCG、ECG和CG三种有效成分,离心喷雾干燥粉中含量较高。GC-MS检测分析结果显示,青砖茶原料、热风干燥粉、离心喷雾干燥粉和真空冷冻干燥粉各鉴定出33、19、39和29种挥发性香气成分,离心喷雾干燥对于速溶茶中的香气成分有更好的保留和增加效果,并且减少了部分对风味有反作用的物质。  相似文献   
14.
湖北名优绿茶矿质元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湖北不同茶区15只具代表性的名优绿茶中K、Ca、Mg、Mn、Fe、Al、Zn等10种矿质元素进行了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茶叶产地分类。结果表明,湖北名优绿茶矿质元素含量较高,尤其是与茶叶品质有关的元素,如Mg和Zn;聚类分析效果明显,可有效区分湖北4大茶区。  相似文献   
15.
茶园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取样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园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为基础,确定土壤有效养分的含量,然后根据茶树对营养元素的需求特点,全面协调茶树营养状况,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对测土配方施肥来言,通常采取1kg左右的混合土样,再从中取出几克或几百毫克进行分析测定,因此必须采用正确的取样方法,采集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是得到正确反应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结果、正确指导茶园施肥的关键环节。与大田作物相比,茶园多分布在高山丘陵地区,茶园土壤采集方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下面就茶园土壤养分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五种不同遮阴方式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 1 .8m高棚遮阴网内套 4 0cm弧形矮棚薄膜遮阴可较好地保湿控温遮光 ,明显优于传统竹帘遮阴方式和目前国内流行的矮棚双层网膜遮阴方式、高棚单网遮阴方式 ,其扦插成活率、苗木出圃率分别提高了 2 1 %~ 60 .5%、1 7.7%~ 73 .1 %,平均苗高差异极显著 ;且减少管理用工 ,节约用水 ,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解块机,其采用立式转动轴(筒)架构,设置多层打散臂,作业时,茶坯重力自落,多次打散,具有下料快、不易堵塞、解块效率高等特点.经测试,其对不同结块程度的茶坯一轮次作业均可完全打散,且不伤茶条,适用性广.本设备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在全国茶区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湖北红茶特征性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感官审评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并结合关键香气成分的气味活度值(Odour activity value,OAV)和主成分分析法,对32个典型湖北红茶样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湖北红茶的香气以甜香为主,部分样品有花果香、糖香、高火香;分析鉴定出93种香气成分,醇类和醛类是主要的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的共性成分有芳樟醇、香叶醇、水杨酸甲酯和己醛等;10个OAV相对较高的组分,主要是芳樟醇、β-大马烯酮、β-紫罗酮、癸醛、香叶醇、顺-4-庚烯醛、反-2-壬烯醛、己醛、1-辛烯-3-醇和反,反-2,4-壬二烯醛,对湖北红茶香气特征贡献较大;从19个共性成分中提取了7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86.477%;芳樟醇、香叶醇、水杨酸甲酯、1-辛烯-3-醇、β-大马烯酮、β-紫罗酮、反-香叶基丙酮、苯乙醛、癸醛、己醛、反-橙花叔醇、2-乙基呋喃和柠檬烯等香气成分共同形成了湖北红茶甜香、糖香等风味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在不破坏青砖茶样品的前提下,将近红外光谱技术与标准变量变换、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光谱等预处理方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剔除部分噪声信息和精准筛选最佳光谱信息数据点后,应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青砖茶茶汤品质预测模型。筛选的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为:标准变量变换+二阶导数,遗传算法筛选得到28个最佳建模光谱数据点;最佳偏最小二乘法模型对验证集样品的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372 6,预测集决定系数为0.975 2;对未知茶汤品质的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392 7,预测集决定系数0.970 2。结果表明,在青砖茶茶汤品质得分(73~93分)范围内,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遗传算法和偏最小二乘法实现了对青砖茶茶汤品质的快速、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热管技术传热原理和热管换热器的构造,并将热管换热器应用于茶叶加工中电热风解块干燥机的余热回收。结果表明,利用热管换热器进行余热回收后,电热风解块干燥机排风温度由103℃降至50℃,热效率由40.71%上升至78.57%,运行1 h可节约用电25 kW.h,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