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4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广东省野牡丹科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取野外实地调查、标本查阅与历史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野牡丹科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广东省野牡丹科植物资源共14属57种9变种,其中具观赏价值的有43种3变种;在水平分布上以粤北最多,垂直分布以海拔800 ~ 1000 m之间最多;属、种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同时探讨了野牡丹科植物资源的特点及应用现状,并对其保护及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2.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实施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回顾了2009年以来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承担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所取得的成效与经验,提出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更好地提升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资金项目成效,从管理层面提出了建立长期的投入激励机制,以成果完成单位作为项目承担单位,进一步优化项目经费预算的思考。  相似文献   
43.
近日,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引进了10台GPS仪器(卫星定位仪),该设备能够及时对林业火场进行定位,测定火险位置和范围,寻找火源,也可以进行相对精确的火灾损失估算。以往接到卫星监测反馈的热点,人工很难精准的找到位置,用GPS就可以根据经纬度快速准确找到可能的火点,进行火场定位。  相似文献   
44.
森林凋落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海岗  刘一  黄忠良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018-1020,1023
主要论述了森林凋落物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所起的重要作用,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因素,以及在小尺度下对林木更新和群落演替的正副效应。森林凋落物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分解使得被植物有效利用的养分元素重新释放到环境中去,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从而有机生命体赖以生存的营养物质不会因为植物的利用而枯竭,维持了植物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乃至整个生物圈的持续生存和发展。但森林凋落物由于覆盖于森林地表,使得其对处于土壤表面的微环境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因为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发育就是从这个系统开始的,所以凋落物会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以往的研究往往注重森林凋落物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正面影响,忽略了其对森林更新的负面影响,而森林凋落物的负面影响是存在的,而且这些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森林的更新成败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协调、持续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5.
通过对湖南省资兴市某已闭库并实施生态修复的铅锌尾矿库及周边受污染土壤和植物的采样分析,以ICP—ASE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了杉木、杨树、栾树、泡桐、香樟和乌桕等6种木本植物中Pb、Zn、Cu和Cd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运用转运系数和富集系数分析了植物相应的富集能力与转运特征。结果表明:6种植物中,对Pb富集系数最大的为乌桕,达到0.029;对Zn富集系数最大的为泡桐,达到0.374;栾树对Pb的转运系数达到1.314;泡桐对于Zn的转运系数达到1.452。6种植物均能适应铅锌重度污染的生长环境,其中乌桕、泡桐、栾树富集和转运Pb、Zn能力突出,适宜作为铅锌矿区植物修复的主要木本树种。  相似文献   
46.
随着奶牛业的发展,繁育工作中的难孕牛不断增加,成为当前畜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给养牛业造成了巨大损失。难孕牛原因很多,有因公牛的精液不良或者在人工授精时技术操作失误而造成的不孕;母牛生殖器官的各种疾病,造成难孕或不孕;由于营养不良,如饲料过高或过低的蛋白质、脂肪等,也可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失去平衡时造成难孕或不孕。  相似文献   
47.
比较研究了南亚热带鼎湖山森林群落演替序列中马尾松林、针阔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表层(0~20cm)土壤pH值、有机质、全N、速效K、交换性Ca和Mg、有效P、B、Mo、Cu、Fe、Zn和易还原Mn等营养元素的含量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土壤pH值显著高于其它两森林土壤;随着群落的进展演替,养分在土壤中的累积(Ca除外)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即马尾松林<针阔叶混交林<季风常绿阔叶林;不同指标的累积呈现出持续增加(有机质、交换性Mg、有效B、Mo、Cu、Fe和易还原Mn)、持续递减(交换性Ca)、先增加再减少(有效P)和先减少再增加(pH值、总N和有效Zn)的4种变化形式;土壤养分元素的相关对对数以马尾松林最多。植物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累积效应显著,森林群落的进展演替过程是土壤养分不断积累的过程,土壤有效养分元素来源也趋多元化。  相似文献   
48.
陕西省栓皮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异质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重要值作为多样性测度指标,计算了物种丰富度指数S、多样性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均匀度Pielou指数和A latlo指数.分渭北黄土高原、秦岭北坡、巴山地区三区,研究了陕西不同区域生物多样性特征,物种从渭北到秦岭,再到巴山,越来越丰富,林内的差异性也越来越大,均匀度就越来越差.分海拔探讨了物种多样性特征,得出海拔700-900 m处是最适宜栓皮栎生长的.讨论了其它环境因子对多样性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在暖湿的陕南秦巴山区,海拔700-900 m处,营造栓皮栎的人工林,把人们的对栓皮栎的利用转到人工林的利用上来,应该尽快采取措施对原有天然林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