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1篇
农业科学   92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71.
木荷人工林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福建省建瓯市选取1968—1997年间营造的多片木荷纯林和荷杉混交林,系统研究坡位、坡向等生境条件及与杉木混交对木荷人工林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向和坡位对木荷生长和干形影响显著,但对木材基本密度影响较小。相对于阴坡和中坡,阳坡和下坡的木荷其树冠浓密、树高和冠幅生长量较大,干形略有改善,而阴坡因土壤水湿条件较好有利于木荷胸径的生长。与杉木按适当比例(如荷杉比为1∶3)进行混交,可明显促进木荷胸径、树高和冠幅的生长,并改善了干形。通过比较表明:木荷人工林分叉干发生的几率变化在22.50%~35.75%之间,且以0.5m以下的1叉干为主;对于地处阳坡和下坡的纯林及1∶3荷杉混交林,木荷分叉干发生几率相对较小;相对于坡向,坡位对分叉干形成的影响较大。研究发现:木荷人工林木材基本密度由髓心向树皮呈逐渐下降的趋势,15~20年生时开始明显减小,35~40年间达到最小值。木材基本密度从髓心向树皮下降的速度还随径生长量的增加而加快;年轮宽度呈先变宽后变窄的趋势,5~15年为木荷人工林径生长的速生期。据此应选择土壤水肥、光照条件较好的阳坡和下坡林地营造木荷人工林,同时提倡以适当比例混交经营,加强幼林的抹芽除萌...  相似文献   
72.
段玉瑶  马丽  刘刚 《农业工程学报》2015,31(Z2):216-221
In intensive and large-scale livestock breeding, how to evaluate welfare of each individual effectively has become one hotspot of welfare breeding.In this study, a remote monitor system based on computer vision technology an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as proposed.In the system, pig videos in the piggery were captured by IP cameras and transmitted remotely to PC systems for objects tracking and trajectory extraction, and the piggery environmental data such as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harmful gases were collected by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 nodes.Traditional Camshift tracking algorithm was improved.The average root mean square errors of traditional and improved algorithm were 78.07 and 32.29, indicating the improved algorithm reduced error and improved tracking stability.The results of the real-time monitoring of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WSN showed that the hydrogen and ammonia concentrations, and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were all kept in the normal range, while the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was exceeded, and the air humidity was slightly high.Through data mining, precise welfare monitoring and breeding management were realized.  相似文献   
73.
番茄施用硅肥的肥效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硅肥的研究与应用在中国起步较晚,且大部分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华北、东北地区基本上是空白。包头市土壤肥料工作站通过对番茄的硅肥肥效试验,验证了硅肥的增产效果:在同一试验条件下以硅肥为基肥,增产率为14.3%-27.8%。投入产出比为1:66。从而为硅肥在番茄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4.
本文报道了云南甘科所(23°37'N,海拔1050米)3年来的光周期诱导技术研究。1991-1993年,在自然条件下不能开花的66个甘蔗品种,经过光期诱导后,有22个抽穗开花,从44个杂交组合中获得52个杂交花穗及大量的实生苗,其中,43个是割手密和斑茅的F1代花穗。结果说明: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可以成功把进行甘蔗光期诱导开花和有性杂交育种。本文还详细讨论了当地影响诱导开花的因素及其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5.
甘蔗种质资源杂交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报道了云南甘蔗研究所1998-2002年甘蔗种质资源杂交利用研究进展状况。经过几年的研究,了解掌握了不同亲本材料诱导开花所需的株龄和甘蔗种质资源的光周期诱导技术,不仅使热带种开花率逐年提高,还促使开花迟的F1花期提早,难开花的F1、BC1能够开花,且提高了花粉发育率。同时,通过不断完善杂交技术,降低成本,提高了花穗杂交有效率,并从热带种、地方种、常用亲本与野生种的杂交组合中选育出一批含热带种和野生种血源的F1、BC1优异创新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76.
刘强  李燕  赵京峰  马丽 《现代农业科技》2007,(8):121-122,124
盛夏季节出现的持续干旱高温灾害性天气对济宁地区的工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健康带来了很大影响。通过对济宁历年夏季出现的持续干旱高温天气的降水、气温及大气环流背景等分析研究,发现1997年6月、7月份盛夏季节发生的持续干旱高温天气异常严重,为历史罕见。为此,提出相应的预报与防御对策,需要相关部门的统一协调综合治理和全社会的支持。  相似文献   
77.
11 3个甘蔗种质剥芽后浸泡于冷水中 2 4小时 ,并在 - 3℃低温下处理 1 2小时后定植于田间 ,根据低温处理后萌芽率的高低确定耐寒性强弱。结果表明 :1 1 3个材料中 ,耐寒性强的 2 8个 ,中等的 5 4个 ,弱的 31个  相似文献   
78.
一种天然红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食品添加剂、氧化剂、还原剂、温度及PH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食品添加剂中柠檬酸、苯甲酸钠、磷酸钠对色素的稳定性有一定程度影响;蔗糖对色素稳定性影响不大,该色素耐氧化性较差,耐还原性好,PH=5时色素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79.
茶翅蝽的行为与控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有效控制茶翅蝽对果实产生的严重为害,分别在室内、外不同条件下,以声、光干扰方法研究该虫行为变化及其防制途径。结果表明,饥饿12 h的茶翅蝽蛰后对食物反应敏感;触角是嗅食、确定食物方位的主要器官;在10 cm范围内视觉对食物形状及取食位点产生作用;桃、梨、苹果的果实为其最喜食物;取食过程分寻找、定位、刺入、取食、结束和离去6个阶段;成虫取食、爬行与飞翔等行为受气温变化影响明显,25℃以上时行为敏捷;触角间夹角与温度上升呈显著正相关,在5~35℃范围内变幅为45°~150°;气温<23℃时初显假死行为,然后随温度渐降而加深;突然的声、光干扰能使其假死坠落,假死深度与气温下降和干扰源功率呈正相关。选择气温<21℃的适宜日时段,以棒击震树落虫,地面喷药触杀,可取得高效、安全的防治效果,且单株药物用量较常规药量降低88.4%。  相似文献   
80.
论述了英语口语教学,介绍了当代学好英语,特别是英语口语的重要意义,在英语教学的实践中,总结出学好英语口语,首先要进行听力训练,掌握辨别音素、语音及语调的基本要素,其次在口语的练习中,还要多学、多读、多用、多实践,人而提高英语口语的会话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