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业科学   120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喷施生长素对烤烟酶活性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烤烟打顶后喷施生长素(IAA)对烤烟酶活性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生长素 (IAA) 后,根系、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的活性、叶片转化酶(INV)活性、根系活力有所下降,烟叶中钾含量升高,烟碱含量下降,还原糖、总糖稍有提高,总氮变化不大。喷施不同浓度的生长素:10 mg/kg、20 mg/kg、30 mg/kg,综合各种因素,30 mg/kg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72.
从烟株钾素吸收机理、分子生物学研究及烤烟后期钾含量降低的原因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烟草钾素营养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烟叶钾含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3.
烟草分子农业——烟草行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了烟草分子农业的含义,详细介绍了烟草分子农业生产的产品,例如抗体、疫苗等,并对比了烟草生产重组蛋白表达系统的优缺点,提出了发展分子农业的优势及烟草分子农业开发的现状,指出烟草分子农业可以成为烟草行业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发展烟草分子农业可以改变烟草生产仅限于制造卷烟的单一模式,从而使烟草行业发展具有更大的活力。  相似文献   
74.
下层土壤容重对玉米根系生长及吸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8  
 采用桶栽方法,探讨了下层土壤容重对玉米根系生长及吸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容重的增加,玉米根条数、根干重、根长和根系活力都呈现减少的趋势,且容重越大,减少的趋势越显著。玉米总根量和气生根数量随着整个土层平均容重的增加而降低。受土壤容重影响,根系在不同土层之间的生长具有一定的补偿效应,但作用有限,不足以弥补下层容重过大对根系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5.
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的结果证明;叶面喷洒烟草多效灵,能够明显促进烟草生长,提高烟草光合性能,改善烟叶内在化学成份,使上中等烟叶比例、单叶重、均价、级指提高,从而显著地增加烟草产量,明显地改善烟叶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6.
烤烟成熟叶片结构与叶位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烤烟成熟叶片栅栏组织细胞密度、细胞原生质浓度随叶位的升高而增加;成熟叶片叶肉细胞的原生质凝聚成丝网状均匀分布;叶肉的空隙(胞间隙)随叶位升高而减小;鲜叶厚度随叶位升高呈凹曲线形变化,而经正常烘烤干燥收缩后,叶厚顺序则为下部<中部<上部。观察还发现,在叶片中部海绵组织中有一种外观卵圆形、内部团丝状的异细胞,其密度随叶位的升高而增大;某些表皮细胞在叶片成熟过程中解体,成为具有分泌物(粘液)的粘液腔,表皮上还有许多染色重、细胞壁成条带状加厚的细胞。  相似文献   
77.
烤烟烘烤过程中烟碱、去甲基烟碱的变化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初步研究了烤烟NC89品种在不同变黄温、湿度条件下烟碱、去甲基烟碱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高温变黄 ,烤后烟碱含量低于烤前 ;低温变黄 ,烤后烟碱含量高于烤前。湿度对烟碱含量影响无明显的规律性。去甲基烟碱含量烤后较烤前增加 ,而且变黄期高温、高湿均有利于去甲基烟碱的形成和积累  相似文献   
78.
落葵提取液抑制普通烟草花叶病毒病的生理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落葵提取液对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TMV)的防效,结果表明,不论在烟株接种毒液前或后,用落葵提取液处理烟株的叶片与只接种毒液的相比,叶片MDA含量、O2-.产生速率及膜透性明显降低;抗氧化物酶SOD,CAT和POD前6 d活性增强后下降;Lox和PPO活性始终高于健康或接毒液的烟株(CK);PAL活性是先升高后短时间下降,随后又升高。先用落葵提取液再接种毒液处理的烟株对TMV的抑制作用优于先接种毒液再用落葵提取液处理,落葵对TMV的预防具有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79.
转几丁质酶基因烟草酶活性及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荧光定量法对转几丁质酶基因烟草T2植株的几丁质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烟草株系的几丁质酶活性明显高于未转基因烟草,同时发现,pH对转基因烟草中的几丁质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对转基因烟草接种烟草炭疽病菌进行抗病性鉴定。  相似文献   
80.
光周期对不同秋眠性苜蓿品种AB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苜蓿(Medicago sative)秋眠性(Fall dormancy)是苜蓿在秋季因日照长度变短和气温下降时的一种适应性生长特性,这种生长特性与苜蓿的抗寒性和生产性能相关[1]。自20世纪20年代Oakley发现苜蓿秋眠性以来,国外许多学者相继对不同秋眠性苜蓿品种的生长习性、根系形态、生产能力、抗寒性等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秋眠性苜蓿秋季刈割后顶端生长长度很短,产量低,但越冬性增强,非秋眠型苜蓿则相反[2,3]。20世纪70年代末在美国将苜蓿的秋眠性分类标准定为9级3大类,即秋眠(1、2、3级)、弱秋眠(4、5、6级)和非秋眠(7、8、9级),现已成为全美苜蓿评价和商业化生产的第一评定指标[4]。随着对苜蓿生产区域化的要求,国外对苜蓿秋眠性的研究日益加深,在苜蓿秋眠性的遗传、生理生化以及秋眠性测定和不同秋眠性苜蓿的生产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5],但对苜蓿秋眠性的激素调控研究报道很少[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