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4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森林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68个县森林资源现状为基础,探讨了森林承载力的概念,评价森林承载力的指标及提高森林承载力的途径。指出:森林承载力由森林生态系统物质产品的供应强度和非物质产品效能供应容量即环境负荷能力两个主要部分构成。通过合理调整农林结构,林种比例及树种配置,改善森林的内涵质等措施,显著地提高了森林承载力,使森林人口承载力和环境负荷能力由目前的超载转变为富余状况。  相似文献   
12.
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是生态系统中氮循环的两个重要环节,是氮素损失的潜在途径,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可向大气中释放温室气体,由此带来环境危害。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研究方法及其影响因子。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是两个非常复杂的生态学过程,针对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1)改进实验方法、加强对总硝化作用的研究;2)进一步探索森林生态系统中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规律;3)注重对土壤中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微生物学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川江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中骨干防护林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川江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需要出发,阐明了川江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中骨干防护林的涵义、布局的原则和依据,提出了骨干防护林布设区划和建设要点,对川江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以交错带森林段及其下缘地段为研究对象,选取干旱河谷段封禁造林地为参照,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的特征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交错带中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以及蛋白酶的活性均随着海拔的升高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多后减少。通过对交错带山地森林下缘3种植被恢复模式研究表明,恢复植被能显著提高土壤的养分,增加土壤的生物活性。同时,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变化均具有明显的空间层次现象,即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降低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4种土壤酶活性均与土壤pH呈负相关关系,与土壤其他养分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受植被、pH值、土壤养分和含水量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可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以广元市水土流失定位观测站内的3个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测定了湿地松纯林,刺槐纯林及湿地松刺槐混交林的土壤有机质与P素含量。结果表明:(1)混交林的土壤结构明显好于湿地松与刺槐纯林;(2)混交林中有机质含量高于刺槐与湿地松纯林,3个林地的土壤有机质多集中在土壤上层,并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3)土壤全磷与有效磷含量大小顺序基本为:刺槐林〉混交林〉湿地松  相似文献   
16.
嘉陵江上游低山暴雨区植被恢复对小流域产流产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嘉陵江上游严重退化区植被恢复对小流域产流产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小流域沟道侵蚀模数低于坡面径流,仅为农耕地径流小区的1/28~1/5,3种植被恢复模式小区的1/4~1/2;各小流域径流模数和侵蚀模数与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径流模数与侵蚀模数之间亦呈正相关;产沙量的多少与小流域径流面积关系不大,但不同小流域之间的侵蚀模数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其差别有减小的趋势。不同恢复阶段和不同恢复阶段一次性降雨的产沙量和侵蚀模数与初期相比都呈现出明显的减小趋势,特别是在植被恢复的最初几年,其减沙的效应就达到70%以上,表明植被恢复初期是体现水土保持效应的关键时间。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骨干防护林的涵义、布设原则和依据。把四川盆地防护林体系划分为5个骨干防护林区,并对川江流域骨干防护林进行了布局。提出了骨干防护林建设的要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研究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地貌、降水、土壤侵蚀的地域变化和组合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护林体系3个防护功能区和5个亚区的分区方案,并根据各区特点,提出了防护林体系布局方案以及林种和树种结构配置参数。  相似文献   
19.
广元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8个植被类型、2个农地和2个退耕地的土壤颗粒组成数据为基础,运用分形模型计算这12个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研究了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1)12个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介于2.8185~2.9249之间。与退耕地和玉米地相比,各林地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小;与1990年的2.8633相比,2006年土壤颗粒分形维数(2.8592)减小;各团聚体分形维数规律不明显。(2)决定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大小的首先是〈o.002mm的含量,其次是0.05~0.25mm和0.0020.02mm的含量;决定团聚体分形维数大小的粒级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5mm,0.5~1mm和1~2mm,其余粒级含量对分形维数影响较小。(3)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团聚体分形维数可作为侵蚀指标,前者与土壤可蚀性因子相关关系显著,后者也可作为渗透蓄水指标。(4)在坡耕地基础上的退耕地比生态退化后的营林地具有更有利于水土保持的土壤分形特征。  相似文献   
20.
把碗厂沟流域分成一系列的单元和作用层,以单位和作用层为基本单位,连续计算每个单元和作用层的水文过程和水文、气候要素变化,将各水文过程耦合起来而设计流域分布式水文效应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