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6篇
农业科学   8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21.
转基因玉米是目前全世界种植最多的4种转基因作物之一。2007年,全世界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520万hm^2,占全球玉米种植总面积1.47亿hm^2的24%,种植转基因玉米的国家已经发展到15个。然而在关注转基因玉米所带来的巨大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同时,其安全性问题也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2.
中国马铃薯部分栽培品种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邸宏  陈伊里  金黎平 《园艺学报》2006,33(6):1349-1352
 采用AFLP方法分析中国各地79个马铃薯栽培品种, 获得了8对引物组合的扩增谱带, 为马铃薯品种的鉴定提供了分子依据。8对引物组合扩增结果共获得801条带, 平均每对引物组合产生100.13条带。其中493条为多态性条带, 平均多态性检出率为61.2% , 引物组合E11 /M51扩增的多态性比率最高。聚类分析将材料分成3类, 聚类结果与地域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3.
以经过2年田间接种鉴定发病率呈梯度分布的18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研究苗期接菌条件下可溶性糖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田间发病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5℃/25℃(黑/白天)变温、1%土壤接菌条件下,幼苗可溶性糖含量与田间发病率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R=0.824 1),二者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0.151 8x+15.753,卡方拟合检验效果好;幼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田间发病率间虽然呈极显著的正向相关(R=0.895 8),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32.419x+2 245.008,但卡方拟合检验效果差。  相似文献   
24.
低温冷害是北方春玉米区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通过种子低温发芽试验对8个东北地区生产上主要利用的玉米自交系进行芽期耐冷性鉴定。在常温(25℃)和低温(10℃)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发芽势、发芽率、平均发芽时间、发芽指数、幼苗干重和活力指数等,并以各性状低温与常温下测定值的比值(相对值)作为耐冷性鉴定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将自交系分为耐冷性强中弱3类,其中PH4CV、吉419和吉495耐冷性强,H21耐冷性中等,W9706、黄早四、丹黄02和四279耐冷性弱。相关性分析表明,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幼苗干重与相对活力指数呈极显著相关,可以作为玉米自交系芽期耐冷性鉴定指标。本试验为大规模鉴定和筛选芽期耐冷玉米种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5.
Bar基因的玉米花粉管通道法转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利用抗除草剂基因(bar)转化3个玉米自交系,D0代获得35株GUS阳性植株.其中17株PCR阳性植株,除草剂筛选获得抗性植株13株。研究发现DNA溶液浓度影响转化率,当浓度为100μg/ml时,转化率最高,为2.61%。DNA导入时间距人工授粉时间的延长,结实率升高,但转化率显著下降,人工授粉后1d导入DNA产生的转化株最多,为19株,平均转化率为1.35%。  相似文献   
26.
王昊辰  王震  张先宇  曾兴  邸宏  张林  王振华 《玉米科学》2018,26(2):40-43,52
以引进的17份欧洲玉米种质为材料,利用系谱法获得一批自交系。本试验以其中41份选系为材料,进行农艺性状、产量性状、耐密性、抗病性等鉴定。结果表明,该批供试选系熟期偏晚,生育期为126 d左右,对大斑病和丝黑穗病抗性较强,总体耐密性较好,但部分选系耐密性较差,区别于以往欧洲早熟玉米种质的特点。DNPA4-5-3-2、DNF26-6-1、DNP16-6、DNP15-5-1、DNF14-8-1和DNR11-10-1等6份选系综合表现优良,具有株高和穗位高适中、耐密好、自身产量较高、高抗或抗丝黑穗病和大斑病等特点。  相似文献   
27.
农杆菌侵染玉米芽尖转化BcWRKY1转录因子基因的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自交系鲁9801、K10芽尖为受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BcWRKY1转录因子基因,同时优化了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乙酰丁香酮浓度为100μmol/L、0.05个大气压下真空处理侵染10 min转化率最高。实验共筛选出98株除草剂抗性植株,其中23株PCR呈阳性,18株结实。  相似文献   
28.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春季地温变化及玉米播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4个代表市(县)哈尔滨、双城、泰来、肇东的近10年4~5月的5~10 cm土层日平均地温为基础数据,分析播种至出苗期间地温的变化规律,同时结合玉米种子萌发温度,确定该积温带的适宜播种日期。结果表明,日平均地温均随着生育进程在波动中增长,4月1~8日地温增长比较稳定,4月9~22日地温波动大,而后稳定上升;地温稳定通过6℃、7℃、8℃、9℃和10℃的平均日期分别为4月3日、4月5日、4月16日、4月17日和4月22日,但年际间差异较大;第一积温带的最早播种期建议为4月16日,适宜播种期为4月22日至5月5日。  相似文献   
29.
部分玉米自交系幼胚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12个自交系幼胚为外植体,通过离体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基因型对幼胚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2,4-D浓度为3 mg.L-1时愈伤诱导率最高,达90.5%;不同基因型差异显著,郑58愈伤诱导率最高,达到96.3%,地方种质东46未诱导出愈伤组织;基因型是影响愈伤组织状态以及分化的重要因素;1.0 mg.L-1 BA和0.5 mg.L-1 IBA有利于再生苗分化。  相似文献   
30.
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利用抗除草剂基因(bar)转化3个玉米自交系,D0代获得35株GUS阳性植株.其中17株PCR阳性植株,除草剂筛选获得抗性植株13株。研究发现DNA溶液浓度影响转化率,当浓度为100μg/ml时,转化率最高,为2.61%。DNA导入时间距人工授粉时间的延长,结实率升高,但转化率显著下降,人工授粉后1d导入DNA产生的转化株最多,为19株,平均转化率为1.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