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业科学   14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采用盐土培养法,对4个高丹草品种及2个亲本材料进行了萌发期耐盐性评价。结果表明:盐胁迫明显抑制了种子的萌发;幼苗长度、根长、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出苗率与材料的耐盐能力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耐盐性评价指标;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考虑了不同指标的权重,能够较准确地进行综合评价;土培法盐胁迫环境与盐碱地实际情况比较接近,试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实际应用效果较好;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冀草2号和冀草1号耐盐性较强,冀草3号和HG5B耐盐性中等,天农2号和S2006耐盐性较差。  相似文献   
72.
以珠江群体斑鳢为母本,分别与钱塘江群体、微山湖群体、洞庭湖群体、鄱阳湖群体乌鳢为父本进行杂交,在繁殖性能及杂交F1生长和形态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繁殖性能上各杂交组合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催产率方面,斑鳢与洞庭湖群体乌鳢组合催产率最高,斑鳢与微山湖群体乌鳢组合及斑鳢与鄱阳湖群体乌鳢组合催产率较低;在F1生长方面,斑鳢与微山湖群体乌鳢群体组合优势显著,而斑鳢与钱塘江群体乌鳢组合、斑鳢与洞庭湖群体乌鳢组合、斑鳢与鄱阳湖群体乌鳢组合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3.
杂交鳢"杭鳢1号"是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珠江水系斑鳢为母本、钱塘江水系乌鳢为父本,通过杂交获得的杂交种F1,于2009年经过全国水产原良种委员会审定,获得了新品种证书(品种编号:GS-02-003-2009)。"杭鳢1号"经苗种阶段人工驯  相似文献   
74.
三角鲂属鲤形目、鲤科、鲂鳊亚科、鲂属。学名鲂鱼、平胸鲂,又名塔鳊、三角鳊、乌鳊。因其顶鳍高耸、头尖尾长,从侧面看近似三角形而得名。它体大肉厚、骨刺比较少、肉质嫩滑,可称为淡水鱼类中的珍品。由于人工捕捞和水域环境的破坏,三角鲂自然资源目前正逐渐减少,以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水  相似文献   
75.
乌鳢主要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鳢病害主要有寄生虫病、真菌病、细菌病等,对乌鳢主要病害致病病原、流行状况、发病症状及诊断和防治措施等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我国乌鳢病害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6.
不同高丹草品种发芽期NaCl胁迫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法对高丹草及亲本进行发芽期耐盐性评价。结果表明:盐胁迫对种子发芽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5级评分法能够准确评价耐盐性;明确了胚芽长、胚根长、幼苗生物量、发芽率等可作为耐盐性测定指标;耐盐性强的亲本组配的杂交种耐盐性也较强;NaCl溶液耐盐性评价方法简单,结果准确;不同材料耐盐性强弱顺序为冀草1号、S2006、冀草2号、天农2号、冀草3号、S76、HB623B、HG5B、H239B;按不同种分析,高丹草耐盐性最强,苏丹草次之,保持系较差。  相似文献   
77.
结合铁岭市基本情况,以乡镇为单位,根据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导则,着重细分出3片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4片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为铁岭市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8.
春播高丹草在河北低平原区的播期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北低平原区,对高丹草Sorghum vulgare品种晋草1号进行了春播播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晋草1号具有明显播期效应.播期能对高丹草产草量和粗蛋白产量产生明显影响.4月15日播种鲜、干草产量和粗蛋白产量最高,4月22日播种鲜、干草产量较高;4月15日和4月22日播种出苗时间较短;株高、小区茎数、鲜干比不同播期情况下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以4月15-22日为春播的最佳播期.适期播种情况下,如果加强生长期间的田间管理并且及时刈割,最后1次刈割时期适当后延至10月10日,晋草1号高丹草在河北低平原区能完成3茬草的收获.  相似文献   
79.
利用L9(3^4)正交表,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初步研究了免疫多糖、低聚异麦芽糖和茶花粉等3种免疫增强剂对中华鳖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存活率为考察指标,影响程度排序为低聚异麦芽糖〉免疫多糖〉茶花粉,低聚异麦芽糖最适水平为0.3%;免疫多糖最适添加水平为0.1%或0.3%,两水平间无显著差异;不同水平的茶花粉对中华鳖存活率影响均不显著。以脾脏指数为考察指标,影响程度排序为低聚异麦芽糖〉茶花粉〉免疫多糖,但3种免疫增强剂的影响程度不显著;同样,以溶菌酶为考察指标,影响程度排序为茶花粉〉免疫多糖〉低聚异麦芽糖,但3种免疫增强剂的影响程度不显著。因此低聚异麦芽糖和免疫多糖比较适合用作中华鳖的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80.
赤眼鳟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进行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池塘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普通养鱼池塘,放养平均规格35 g/尾的1冬龄赤眼鳟鱼种,放养密度15 000尾/hm2,混养部分鲢、鳙、黄颡鱼鱼种和青虾,投喂粗蛋白含量30%~32%的人工配合饲料,经240 d养殖,赤眼鳟平均规格达0.41 kg/尾,平均单产5 839 kg/hm2,平均养殖净利润34 586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