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业科学   9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4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广东省甜玉米在新品种选育、高产栽培生理、营养品质、合理施肥、栽培技术以及产业技术体系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综述,同时总结了在新品种筛选、高产栽培生理研究、良种繁育和种植技术以及产后加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思路,即:加强种质资源创新、深入研究栽培生理、培育优良新品种;加强良种繁育、提高品种质量、延长新品种使用寿命;加强优质、高产和周年性生产技术体系研究,满足社会、企业和国际市场对甜玉米的需求;加强产供加销产业链建设、提高农村区域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2.
玉米自交系的耐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鹏飞  张媛  蒋锋  张姿丽  陈青春  王晓明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5):3171-3172,3229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5个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通过在两种种植密度下的表现,利用玉米单株产量耐密系数分析了玉米自交系的耐密性,并对单株产量耐密系数与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个品种中,PH6WC的单株产量耐密系数最高,达27.35,明显高于其余自交系,耐密系数较高的自交系还有郑58、K12与掖478;产量相关性状与单株产量耐密系数相关性不显著.耐密系数可作为初步评价玉米自交系耐密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3.
蒋锋 《中国农资》2004,(4):10-12
近几年来,江苏省江都市供销社抓住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带来的新机遇,坚持为农服务的办社宗旨,紧紧围绕“助农增收”这一主题,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建立健全为农服务体系,积极参与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力打造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为活跃农村市场、搞活农村流通、促进助农增收做  相似文献   
44.
按双列杂交 Griffing II估算了7个糯玉米自交系及21个组合叶夹角性状的配合力,并对玉米叶夹角遗传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个自交系叶夹角性状的 GCA值大小顺序为 N22>N8>N28>N7>N23>N27>N4, N27的 GCA值表现为较大的负效应,其特殊配合力遗传方差较小,说明 N27可作为培育叶夹角较小、株型紧凑的优良组合的理想亲本。糯玉米叶夹角性状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叶夹角性状的增效受隐性基因控制,叶夹角性状的广义遗传率较低,为68.50%,狭义遗传率较高,为72.62%,在育种实践中,宜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45.
鲜食型甜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个甜玉米亲本为研究对象,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法Ⅱ,对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的遗传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8个自交系叶绿素含量的一般配合力(GCA)值为T1T33T8T3T7T5T4T14,其中T1、T8和T33叶绿素含量的GCA较高,可以提高杂交组合的叶绿素含量,但特殊配合力存在明显的组合差异。自交系利用价值的综合评价表明,T8和T33是选育叶片高叶绿素含量的理想亲本。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性状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以基因非加性效应为主,存在着显著的显性与上位性效应;控制玉米叶绿素含量遗传增效等位基因为隐性。广义遗传率为63.92%,狭义遗传率为15.90%。可见,在高光效育种工作中,对叶绿素含量选择宜在高代进行,同时利用叶绿素含量高的自交系作为亲本并广泛测配有利于叶片高叶绿素杂交种选育。  相似文献   
46.
鲜食甜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的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鲜食甜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的QTL定位,为加快高蛋白质含量甜玉米的育种进程及实现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籽粒蛋白质含量有极显著差异的超甜玉米自交系T8和T48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以232个F2单株为作图群体,构建了包含245个SSR标记位点、全长1 527.76cM的玉米遗传连锁图谱,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6.23cM,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在F2和F2:3家系中检测籽粒蛋白含量相关QTL。【结果】在F2群体和F2:3家系中共检测到10个鲜食甜玉米籽粒蛋白含量QTL,分别位于第2、4、5、6和9号染色体上,其中F2群体、F2:3家系分别定位到4和6个籽粒蛋白含量QTL,单个QTL可解释5.97%~16.52%的表型变异。【结论】有2个主效QTL在F2群体和F2:3家系中均可被检测到,分别位于2号染色体的bnlg1017-umc1823区间和9号染色体上的umc2119两侧,1个主效QTL在F2:3家系的2个重复中均可检测到,位于第4号染色体的umc1808-umc1871区间。这些QTL可以作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途径进行玉米遗传改良的依据。  相似文献   
47.
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对农学专业培养方案不断进行修改,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结合广东省农业实际情况以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学专业的特点,对农学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明确创业型人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制定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构建创业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实践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48.
超甜玉米果糖含量的遗传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8个超甜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Griffing Ⅱ双列杂交方法配制组合,利用Hayman法分析了超甜玉米果糖含量的杂种优势及遗传模型。结果表明:(1)果糖性状表现出较高的超低亲优势和超中亲优势及一定的超高亲优势;(2)果糖性状的遗传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的共同控制,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平均显性度为1.15,表现为超显性;狭义遗传力为10.92%,广义遗传力为94.15%;(3)控制甜玉米果糖含量性状遗传的基因最少有4对基因。因此,超甜玉米高含糖量亲本选育和新组合配制实践中,应在利用基因显性效应的基础上,协调加性效应及上位性效应,制定高效快捷的育种方案以提高超甜玉米的商品质量和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49.
为了研究玉米整个生育期有效积温以及钾肥使用量与茎粗的关系,通过设置不同钾肥水平处理的田间试验,定期定株测量甜玉米茎粗数据,以及同步记录相关气象数据,并利用CurveExpert软件进行拟合.结果表明,Richards模型和高斯模型拟合结果最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和0.996.该结果可以有效地估测各个生育期甜玉米茎粗的变化,可为甜玉米生产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0.
为了筛选适合广东省冬种的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品种,分别于2011、2012年对从国内外马铃薯主栽区引进的一批马铃薯品种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产量高的品种食味品质相对较差;费乌瑞它产量最高,而大西洋及陇薯8号食味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