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5篇
农业科学   129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鲜食糯玉米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栾春荣  王书勤 《玉米科学》2004,12(Z1):086-087
参照农作物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要求,结合苏中高沙土地区生产实践,总结了鲜食糯玉米无公害、标准化的生产技术,为鲜食糯玉米的产业发展提供生产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92.
不同施药方法对春玉米地下害虫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1995年度在本所试验田中以掖单13玉米品种为材料,采用不同用药方法防治玉米地下害虫。结果表明,“环株施药”苗期可减少虫断伤株,提高田间整齐度,成熟期可减少空秆,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93.
苎麻属三组五种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苎麻属(Boehmeria)三个分类学组中五个种的核型,其中二组四种为首次报道。序叶苎麻(B.clidemi0ides)的核型为:2n=28=6t 22T 1B;苎麻(B.nivea)的核型为:2n=28=4st 2t 20T 2st(SAT);大叶苎麻(B.longispica)的核型为:2n=42=6t 36T;悬铃木叶苎麻(B.platanifolia)的核型为:2n=42=8t 32T 2st(SAT);长叶苎麻(B.macrophylla)的核型为:2n=42=1m 8t 33T。通过核型比较,讨论苎麻属植物的染色体基数及进化趋势,首次提出苎麻属的染色体基数可能是7。同时指出,苎麻属的某些种类可能具性染色体。  相似文献   
94.
基于磷脂脂肪酸生物标记法的松茸生长土壤微生物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松茸生长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运用磷脂脂肪酸生物标记法(PLFA)分析了黑龙江省松茸生长地246 m(山下部)、397 m(山中部)、531 m(山上部)和659 m(山顶部)不同海拔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表现为山中部>山上部>山顶部>山下部,且差异显著(P <0.05);革兰氏阳性菌、真菌/细菌比值和磷脂脂肪酸总量表现为山中部>山上部>山顶部>山下部,但山中部与山上部差异不显著(P >0.05);放线菌表现为山上部>山中部>山顶部>山下部,且差异显著(P <0.05);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比值表现为山顶部>山下部>山上部>山中部,但山中部和山上部间差异不显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为山中部>山上部>山顶部>山下部。经主成分分析,不同海拔高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5.
本文首次报道国产龙须草(Eulaliopsis binata)的染色体核型.龙须草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是2n=40;核型公式2n=40=38m+2m(sat).并讨论了龙须草的倍性等核型特点.  相似文献   
96.
反季节扦插的时间一般选在10月以后,此时可利用休眠期修剪后的枝条作为插条,利于插条成活。  相似文献   
97.
红叶石楠扦插繁育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红叶石楠是蔷薇科石楠属的杂交品种和选育栽培品种群,常绿小乔木,因其红色新梢嫩叶而得名,在欧美、日本和韩国非常流行,近几年传入中国。总结了浙江森禾公司的工厂化繁育技术,建立采穗圃、剪取穗条、扦插繁育,自行研制基质配方、采用穴盘苗、现代化设施、自行配制“森生一号”生根剂、小拱棚、防病和炼苗等,该技术5 a来已累计扩繁扦插苗5 000余万株,在10多个省(区)(北京以南、西安以东)的园林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98.
梅花鹿钙磷比例失调引起跛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花鹿钙磷比例失调引起鹿跛行的疾病,临床少见。现报告我们遇到的一起病例。1 发病情况 2000年10月份,定陶县王双楼三鹿鹿业有限公司鹿场,从外地引进梅花鹿60余头,粗料以树叶、干草、玉米叶为主,精料喂以玉米、豆粕、麦麩。2001年4月下旬,发现有10余头鹿有轻微跛行现象,掌骨外侧有蝉样大小骨赘,主要发生于2~3岁鹿群,幼鹿少发。精神食欲均正常。  相似文献   
99.
八角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经济树种,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广西、云南、广东等省区。广西是主要产区,有林面积在22万多hm2以上,其主要产品八角、茴油,是广西大宗出口的重要土特产之一。近年来,由于价格节节攀升,群众的造林积极性空前高涨,八角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病虫害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一些原本次要的病虫害发生也逐年上升到主要位置,严重制约着八角的发展。查明八角病虫害发生情况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持续防治对策,对提高八角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根据多年的调查研究和试验,笔者将八角主要病虫害在广西的发生情况与综合治理措…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