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35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中药黄精套作玉米立体栽培模式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启建  赵致  谷甫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881-11882
[目的]为研究以黄精为主体作物的立体多熟种植模式提供借鉴。[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小区面积6.67m2,以双株玉米30000窝/hm2间作红薯为对照⑦,研究贵州省绥阳基地栽培黄精套作不同密度玉米的模式。[结果]各处理黄精产量依次是②单株玉米30000窝/hm2>①单株玉米19995窝/hm2>③单株玉米36000窝/hm2>④双株玉米19995窝/hm2>⑤双株玉米30000窝/hm2>⑥双株玉米36000窝/hm2,玉米产量依次为⑤>②>④>③>⑥>⑦>①,总产值是②>③>⑤>④>①>⑥>⑦,纯收入②>③>④>⑤>①>⑥>⑦,产投比②>③>④>①>⑤>⑥>⑦,劳动生产率为②>③>①>④>⑤>⑥>⑦,总投入⑦<①<②<③<④<⑤<⑥。30000窝/hm2黄精带状套种单株登海3号玉米30000株/hm2,产量、产值、纯收入、产投比、劳动生产率等均为最好,与当地常规栽培模式比较,总产值增加187.7%,纯收入增加339.0%。[结论]30000窝/hm2黄精套种单株玉米30000窝/hm2为当地黄精与玉米套作的最佳立体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22.
玉米栽培施用沼渣沼液的肥效试验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为了搞好沼气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利用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进行了玉米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沼渣、沼液表现出良好的肥效应,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和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其肥效应主要表现在前期生长旺盛,出苗快而整齐,茎秆粗壮,叶片宽大,叶色浓绿,后期生长稳健,果穗大,穗行数增多,单穗实粒数增多,产量提高.其中施用沼渣、沼液的A处理产量最高,达到576.5kg·667m-2,与对照C、D处理相比,增产幅度达到21.13%和12.44%,经方差分析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3.
通过四棱豆引种栽培试验,总结"湘棱豆1号"在湘西吉首种植的农艺性状表现及其关键栽培技术要求,包括整地、施肥、选种、播种、密植、田间管理等,以期指导四菱豆引种栽培,达到产量高、品质好,并获得良好经济效益之目的。  相似文献   
24.
在旱地采用脱毒马铃薯品种米拉与本地高产优质杂交玉米品种毕单10号套种,再分别与食用菌品种平菇、磨菇、木耳、香菇等间种,以传统模式玉米间大豆作对照,进行高产高效立体种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间作平菇、磨菇、香菇等3种模式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单位面积纯收入达2 200元/667 m2以上,产投比2.11以上,同时废料直接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生态效益良好,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5.
在旱地采用脱毒马铃薯品种米如与本地高产优质杂交玉米品种毕单10号套种。再分别与食用菌品种平菇、磨菇、木耳、香菇等间种,以传统模式玉米间大豆作对照,进行高产高效立体种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间作平菇、磨菇、香菇等3种模式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单位面积纯收入达2200元/667m^2以上,产投比2.11以上,同时废料直接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生态效益良好,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6.
在旱地采用本地马铃薯优良品种“威芋3号”脱毒种与普通杂交玉米、糯玉米、秋白菜、春白菜、葱、生姜、折耳根、胡萝卜等作物间套种植,进行马铃薯不同间套作高产高效立体种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投入产出效果最佳的模式是马铃薯套玉米间胡萝卜,其产投比和纯收入最高,分别达到2.6347和1155.00元/667m^2,适宜本地中海拔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7.
罗汉果的人工授粉试验及果实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湘西自治州从广西引种的罗汉果进行了人工授粉试验及果实的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及时采摘雄花和及时人工授粉,7∶00人工授粉的雌花坐果率达92%,12∶00和16∶00的的雌花坐果率下降至80%和66%。雄花在5℃冰箱中贮藏3 d和7 d后,其授粉的坐果率为70%~50%,在常温下贮藏3 d基本丧失授粉活力。营养成分测定显示,罗汉果果实所含营养成分丰富,其蛋白质和可溶性总糖与广西原产地果实中的含量相近,矿质元素含量有差异。  相似文献   
28.
栽培黄精的植物学形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黄精是百合科Liliaceae黄精属Polygonatum多种植物根茎的总称,我国有30多种。中国药典将黄精P.sibiricum Redoute.、多花黄精P.cyrtonemaHua及滇黄精P.kingianum Coll.et Hemsl.3种定为原生药。作为常用药材,黄精不仅具有提高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而且在研制新药和开发保健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随着黄精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和野生资源的不断减少,黄精人工栽培已成为市场供求之主体,规范化种植势在必行。而研究栽培黄精植物学形态特征,是进行黄精规范化种植的基本要求,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本试验对贵州省凤冈县西山黄精GAP试验示范基地的栽培滇黄精和多花黄精生长发育过程实行系统定点观察,研究其植物学形态特征,以期为黄精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西山基地黄精品种(Culti-varietas)的申报工作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29.
通过野外考察和实验室观察分析,结果显示:(1)贵州梵净山尖叶拟船叶藓的雌器苞在雌性单株上的平均着生数为4.54个,雌器苞在主茎和一到六次分枝上皆有着生;其雄器苞在雄性单株上的平均着生数为5.89个,雄器苞只在主茎和一到三次分枝上有着生.(2)雌、雄器苞皆在一次分枝上分布最多,并且与在主茎或其他各次分枝上分布的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 < 0.01);其次是在主茎和二次分枝上分布较多,在这两者上的分布之间没有极显著差异(P > 0.01),但是它们分别与三、四、五、六次分枝上分布的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 < 0.01).(3)雌、雄器苞在树干3个高度上的分布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 > 0.05).尖叶拟船叶藓的雌雄器苞的分布格局相似,但是雌株数和雌器总苞数分别远远大于雄株数和雄器苞总数.  相似文献   
30.
贵州黄精病害种类及发生情况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启建  赵致  谷甫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301-7303
[目的]调查贵州黄精的病害种类及发生情况。[方法]采用普查方式,于2004~2005年对贵州省凤冈县黄精GAP试验示范基地栽培黄精的病害种类和发生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初步弄清了基地栽培黄精的病害种类及主要病害的发生情况。[结果]基地栽培黄精病害共有7种,新记录3种,其中叶斑病、黑斑病、炭疽病发生严重,确定为优势种。优势种发病症状明显,主要危害叶片,7~9月发生严重,鉴定发现其病原均属半知菌亚门。进一步研究发现,叶斑病发生与土壤肥力水平、间套作方式、土质、地势等密切相关。[结论]该研究为栽培黄精的病害防治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