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作物的田间小气候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发育。该文通过对作物的种植行向观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运用理论分析、图解法、理论计算法、实际观测等研究行向对农田中光照条件的影响。根据结论可以对作物的栽培行向进行改良,从而提高作物光照条件,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深松耕作和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目的]为了增加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方法]采用野外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深松和深松结合秸秆还田耕作技术对晋中北部地区两种主要类型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深松可以打破土壤犁底层,显著降低黏土和壤土10—30cm土层范围内的土壤容重;调节土壤孔隙度,增加了黏土10—30cm土层范围内的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同时增加壤土10—30cm土层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20—30cm土层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改善黏土和壤土20—30cm土层土壤固、液、气3相状况;深松结合连年秸秆还田进一步优化了壤土耕层环境,同时显著降低了玉米拔节期土壤地表结皮的厚度和紧实度。[结论]深松结合连年秸秆还田和深松耕作技术可以缓解土壤板结状况,增加降雨入渗。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大樱桃气候品质认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将大樱桃气候适宜性、生长期气候条件、田间管理水平确定为气候品质评价的关键影响因子,探索辽宁省大樱桃气候品质认证技术;通过建立大樱桃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对辽宁省大樱桃气候品质进行分区评价,大樱桃"特优"等级主要分布在大连市、金州区及瓦房店、普兰店大部地区等,这与大樱桃生产品质实际基本一致。本研究能够有效地提升大樱桃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同时为开展其他农作物气候品质认证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极端气象灾害预测预报提供依据,采用气候倾向率、湿润指数和积分湿润指数等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对辽宁中西部地区的沈阳、阜新及锦州等13个气象站1960-2014年农业生产期(4-9月)的气候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该时段内该区域降水变化及干旱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辽宁中西部地区4-9月降水年际变化呈减少趋势,其中中部平原、西南部沿海和西部丘陵区10年气候倾向率分别为-9.81、-10.431 和-10.786,分别线性减少54.0 mm、57.4 mm和59.3 mm.降水减少主要时段出现在7-9月,降水量减少达25.3%.湿润指数减小,气候干旱化明显,中西部平原区1995-2014年气候干旱化程度增加9.9%,西南部沿海区增加11.0%,西部丘陵区增加11.7%.辽宁中西部地区中、重度干旱存在9~11 年的准周期.降水的农业满足度整体下降,线性下降14.3%;1995-2014年降水的农业满足程度平均下降11.5%,造成干旱气候年增加7.3%~9.1%.辽宁中西部地区降水减少导致农业需水满足度下降,干旱频率增加,对大田农业生产已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5.
联用均匀设计与正交设计对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土壤中锌、铜、镍、铬含量的样品消解条件进行优化。固定微波功率后,利用均匀设计和正交试验对4个主要影响因素:称样量、盐酸和硝酸体积比、消解时间及消解最高温度进行优化,考察土壤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及加标回收率以确定最佳消解条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得到的最佳微波消解条件为称样量0.2 g,盐酸和硝酸体积比3:1,微波消解时间45 min,消解最高温度195℃,6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8%—1.12%,加标回收率为92.7%—102.0%。该方法可准确测定土壤中锌、铜、镍、铬含量。  相似文献   
16.
根据辽宁省55个观测站点的日平均气温和日降水量(1981-2010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温度与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辽宁省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而平均降水呈现阶段性变化特点,即21世纪以前降水呈下降态势,21世纪以后降水呈增加趋势;(2)辽宁省气候变暖对农业影响总体有利,表现为作物适宜生育期延长、作物品种由中晚熟替换早中熟、在水分为非限制因子的农区,作物产量为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在夏玉米季适当降低种植密度并连续两年施用有机肥,旨在了解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群体物质累积和产量构成对有机肥施用量和种植密度的响应,从而降低倒伏风险,确保稳产、高产。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高、中、低3个种植密度,分别为90 000株·hm-2、75 000株·hm-2和60 000株·hm-2,3个种植密度下设不同的有机肥施用量处理,其中高密度下设30 m3·hm-2一种施肥量,中密度下设30 m3·hm-2一种施肥量,低密度下设0 m3·hm-2、30 m3·hm-2和45 m3·hm-23种施肥量。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肥力。施用有机肥第1年,在中、低密度下对玉米干物质生产、群体生长速率和产量构成均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施用有机肥第2年,低密度下玉米群体衰老速率减缓,叶面积指数和棒三叶叶绿素相对含量在生育后期均维持在较高水平,花后群体生长速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且与中高密度无显著差异,群体花后生物量增加幅度最大,成熟期地上部总生物量显著提高甚至接近中高密度。低密度下施用有机肥后穗粒数和千粒重均大幅度提高,从而有效补偿了低密度下穗数的不足,最终低密度下施用45 m3·hm-2有机肥处理产量达10 838 kg·hm-2,与中、高密度下施用30 m3·hm-2有机肥处理的产量11 080 kg·hm-2和11 202 kg·hm-2基本持平且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通过适度降低密度并增施有机肥能够有效合理地调控群体花前花后生长,避免前期旺长和后期早衰,实现保穗保花增重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辽宁省大豆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辽宁省大豆种植合理布局提供依据,利用1981—2015年辽宁省54个气象台站的气候资料、大豆产量及大豆生育期资料,根据大豆生长发育对气象条件的要求,确定气候区划指标,采用GIS技术对大豆各区划指标进行网格推算并予以空间分析,进而将全省大豆种植划分为适宜种植区、次适宜种植区和不适宜种植区3个区域。通过分区评述和分析,提出辽宁省发展大豆种植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灌浆期低温对夏玉米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设置了6月15日(对照)、6月25日和7月5日3个播期,研究灌浆期低温对夏玉米光合性能、干物质生产转运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华北平原夏玉米充分利用热量资源、指导生产实践和实现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6月25日和7月5日播期的夏玉米在灌浆期均遭遇不同程度的低温胁迫,且随着播期的推迟受胁迫程度随之加剧,这2个播期的玉米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量与转运量、群体生长率均较对照呈逐渐降低趋势。3个播期的单位面积总粒数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千粒重在不同播期间差异显著,最终6月25日和7月5日播种的玉米产量较对照分别显著下降了17%和31%。因此,应该选择适宜的夏玉米播种时间,降低玉米在灌浆后期遭遇低温逆境的几率,进而保障玉米生育后期的正常灌浆,最终实现玉米抗逆高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辽西地区春季土壤相对湿度变化特征及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980-2015年辽西地区土壤相对湿度、降水、气温和80 cm地温资料,对该区春季土壤相对湿度年际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并通过相关性分析选取了土壤相对湿度主要影响因子,建立春季土壤相对湿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春季土壤相对湿度具有明显干化趋势,农业干旱加重;(2)春季土壤湿度主要与底墒、前秋降水、前冬80 cm地温和同期降水呈显著正相关,且与底墒相关性最为显著;(3)基于相关性显著因子建立春季土壤相对湿度预报模型,复相关系数达到0.78,拟合准确率在93.3%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