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6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4篇
农业科学   117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8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122.
白蜡又名虫蜡,是一种动物蜡,在工业和医药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文章主要介绍了白蜡虫的人工养殖方法以及蜡花采收技术.  相似文献   
123.
本文根据宁武县芦芽山毛尖茶生产的实际情况,利用宁武县2008—2017年近10年的温度、日照时数以及降水量气候观测资料,分析了宁武县芦芽山发展毛尖茶的适宜气候资源,并提出了宁武县芦芽山毛尖茶生产发展建议,以期为不断提升宁武县芦芽山毛尖茶的产量与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4.
当前,我国的森林防火事业已经发展到现代化林火管理阶段,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融入到林火监测领域上,但在我国北方地区,受地理环境因素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瞭望塔监测技术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瞭望监测技术当中,根据参与定位的瞭望塔的数量可以分为单塔定位法和多塔定位法,本文主要介绍单塔定位法的原理、方法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25.
农产品农药施用行为对农产品的安全影响巨大。因此,分析农业生产者农药施用行为选择的内在因素,对农业生产者农药施用行为选择与农产品安全提出建议,旨在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者教育体系,提高农产品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6.
苹果不套袋栽培可以显著降低生产成本,近年相关研究增多。本文通过对苹果套袋与不套袋的相关研究进行部分梳理,希望通过相关研究的对比,帮助读者建立客观合理的相关认知。  相似文献   
127.
不同泌乳期高产奶牛TMR技术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MR饲喂技术是指根据不同生长发育及泌乳阶段奶牛的营养需求,按照营养专家提供的配方,用特制的TMR饲料搅拌机对日粮各组分进行科学的混合,提供奶牛自由采食的全混合日粮.TMR日粮保证了奶牛所采食的每一口饲料都是营养均衡的,饲喂TMR全混日粮能使奶牛场养殖效益大幅度提高,能够使奶牛场从传统的养殖方式顺利地过渡到现代化的饲养方式.为了验证TMR饲喂技术对高产奶牛泌乳前期的饲喂效果,课题组按首次产犊第一泌乳期母牛,第二、三泌乳期母牛和第四泌乳期以上母牛分别进行了应用TMR饲喂技术的试验,以确定不同泌乳期母牛TMR的结构和饲喂技术.  相似文献   
128.
有毒有害物质如致病微生物、生物毒素、农药、兽药及添加剂残留等会造成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风险监测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代谢组学技术通过考察生物受到有毒有害物的刺激或干扰后代谢产物的变化,进行系统的定量定性分析,获得具有高度敏感性及特异性的代谢组学投影,适用于对多种微量毒物的鉴别监测。同时,代谢组学技术可反映出毒物代谢过程中可能的生物标志物,为毒物代谢过程和毒理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因此,以色谱质谱联用、核磁共振等为代表的代谢组学方法逐渐成为检测和研究有毒有害物质的关键技术,为其风险评估提供依据。同时各种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及检测方法的优化将进一步促进代谢组学技术在毒物监测中的实际应用。作者介绍了代谢组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总结了代谢组学技术对常见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代谢组学技术在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9.
为研究快速定量检测牛血清中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抗体的方法,试验通过优化抗原表达条件等步骤,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可溶性的3A-3B融合蛋白,并基于纯化的可溶性融合蛋白建立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抗体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试剂盒。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能够检测牛血清中的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抗体,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对其他相关的牛类病原无交叉反应,其组内与组间变异系数分别低于10%和15%,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对300份临床牛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同Procheck公司的口蹄疫非结构蛋白抗体试剂盒进行比较,阳性样品符合率96%,阴性样品符合率93.3%,总的符合率95.7%。重复性试验组内与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文章首次建立了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抗体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方法,同传统的ELISA方法相比,该检测方法特异性相当、敏感性更高,操作更简单、快速,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0.
为了定量评估呼伦贝尔草原的生产能力,明确气候因子对草原生物量累积过程的影响,利用近18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净初级生产力(NPP)产品(MOD17A2H),结合同时期气象数据,基于像元定量分析了呼伦贝尔草原NPP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000-2017年呼伦贝尔草原净初级生产力(NPP)均值为306.97 g C·m-2, 18年来NPP变化呈波动中增加的趋势,最低值为2001年的241.60 g C·m-2,最高值为2014年的372.10 g C·m-2。NPP高值区(>400 g C·m-2)分布于低地草甸;中值区(250~400 g C·m-2)分布于山地草甸和温性草甸草原;低值区(<250 g C·m-2)出现在呼伦贝尔西部的温性草原,不同草地类型NPP值整体变化趋势表现为:低地草甸>山地草甸>温性草甸草原>沼泽类>温性草原。呼伦贝尔草原NPP与降水的相关性高于与温度的相关性,降水是NPP积累的主要影响因子,温性草甸草原和温性草原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总体比低地草甸和山地草甸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