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业科学   15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铅·镉单一及复合胁迫对玉米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启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036-2037,2048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重金属铅、镉单一及复合胁迫对玉米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浓度升高,玉米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比值均明显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均升高,细胞膜透性均明显增大,根系活力受到抑制;Pb、Cd复合胁迫对玉米幼苗的毒害作用高于单一胁迫;Cd胁迫的毒害作用强于Pb胁迫。  相似文献   
152.
目的 对水稻胚囊突变体的表型观察、遗传定位和基因克隆,将为研究植物生殖发育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从粳稻品种宁粳4号突变体库中筛选出一个雌性败育突变体female abortion(fa),对野生型和突变体不同发育时期的胚囊进行细胞学观察并统计胚囊类型。以突变体杂合型为母本,N22为父本构建定位群体,对该表型进行遗传分析,采用图位克隆方法精确定位目的基因。结果 表型分析显示,突变体雌蕊在外观上没有表现出差异,但成熟时植株完全不育。与野生型相比, 该突变体胚囊发育异常,不能形成七细胞八核胚囊结构,而且形成多种类型的异常胚囊。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我们将该基因初定位在第1染色体的分子标记L1和L3之间,通过扩大定位群体,最终将基因定位在分子标记L10和L11之间,物理距离为117 kb。测序分析发现该区间内LOC_Os01g68870外显子上有一个单碱基替换,由胸腺嘧啶(T)替换成胞嘧啶(C),氨基酸由亮氨酸变为脯氨酸,从而导致该表型的出现。qRT-PCR结果显示,相对于OsMADS13OsAPC6OsTDL1A基因在突变体fa胚囊中表达量而言,OsDEES1基因在突变体fa胚囊中表达量变化最为显著,FA可能是OsDEES1的上游基因。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该蛋白定位于质膜。结论 FA是多孢囊基因MULTIPLE SPOROCYTE 1(MSP1)的新等位基因。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该基因对于水稻胚囊发育的重要性,可为探明它所在的调控网络体系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53.
介绍了西北参区--留坝县西洋参产业发展历程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实际对本区西洋参产业的发展思路、方向、途径进行了探讨,对本产业的持续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